KS1A是由什么樣的導彈?
熱心網友
中國自制的KS-1(凱山1A)中程防空導彈于1989年試射成功,并在1994年結束了有關的技術試驗。是第一種采用相位陣列雷達技術的中程地對空導彈。1998年第一次在珠海航展上展出。凱山-1甲導彈吸取1999年科索沃戰爭爆發,可攔截入侵的轟炸機、高空偵察機、無人機、武裝直升機和空地戰術導彈等,有全方位,大作戰空域的多目標攻擊能力。 據中國精密機械進出口總公司提供的資料,這是一種有多目標截擊和追蹤能力的武器系統,標準的凱山-1甲導彈作戰單位包括24枚導彈、一套相控陣雷達系統、四套雙聯裝發射架和支援設備等。該導彈的外形接近英國的輕劍導彈,但彈體體積要大的多,導彈全長5。6米,彈徑400毫米,彈重900公斤,戰斗部重量超過100公斤,導彈的最大作戰高度為24000米,最小作戰高度為500米,最大作戰斜距42公里,最小作戰斜距7公里,目標最大速度750/秒,目標機動過載5g,最大飛行速度大于4馬赫,導彈采用少煙藥粒,減少尾焰對TVM導引信號衰減和干擾。 最值得稱道的是,它算是中國第一種采用相控陣雷達技術的防空導彈,所以在技術堪稱目前中國國產最先進的國產導彈。凱山-1甲導彈系統配用的SJ-212相控陣搜索/導引雷達,搜索距離115公里,追蹤距離80公里,制導距離大于50公里(導彈有效射程42公里),方位掃描角120度,工作頻率可能是G波段,某些數據與愛國者的AN/MPQ-53裝置在下方,形狀也不相同。兩者的外型相似,都有一個接近圓形的主天線陣負責搜索,但是SJ-202的敵我識別(IFF)天線裝在主天線上方,面非MPQ-53則置于3個地方,數量為5個,形狀6角形。負責TVM的導引天線,MPQ-53只有右下方的一個,但SJ-202則有左右上角和右下方共3個。前者能夠同時控制3枚導彈,后者應能導引2枚導彈,整個雷達共計可導引6枚導彈同時攻擊3-6個目標,具有較強的抗干擾和抗空對地導彈的能力。由于其外觀和愛國者系統神似,港臺媒體曾不斷爆出所謂“以色列將愛國者的技術轉移給中國,才會出現性能優良的凱山系列導彈”的傳聞,但中國精密機械進出口總公司已在多個海上防務展等場合駁斥了這些無稽之談。根據日本《航空愛好者》雜志的評價,凱山-1系列防空導彈除了射程較近外,其它性能優于中國臺灣年研制的天弓I型防空導彈。據說,馬來西亞已決定從中國購買裝備兩個營的該型導彈及設備。。
熱心網友
學習
熱心網友
此導彈沒有裝備解放軍部隊,裝備的防空導彈都是紅旗-?
熱心網友
補充一下,此導彈沒有裝備解放軍部隊,裝備的防空導彈都是紅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