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十年以后中國能否成為世界軍事強國,經濟發展了,軍事是否能跟上?在國際地位上能否與美國一教高下?
熱心網友
中國的經濟地位還會升高,政治地位也會得到提升。
熱心網友
不會變化太大,因為中國和發達國家的差距還很大。
熱心網友
個人覺得很微妙, 得看 臺灣問題是怎么開始,進程和結束了.
熱心網友
若照此發展下去當然挺好,跟美國距離會拉近,但不會接近,可能成為真正的大國強國但由于美國與日本的壓制坎坷再所難免。關注印度,一個不可小看的國家。注意同西歐的關系,有很大發展潛力。關注太空,未來兵家首爭之地。不過必須注重教育問題特別是青少年的思想教育,這是非常重要的一個關系國家前途與生存的問題
熱心網友
中國在世界上的地位向來是一個重要的現實國際問題。在一個變化的世界上,在一些重要領域,中國雖然享有一個大國的地位,但是在另一些尚未受到重視的領域,似乎又很難與大國地位相稱。總體看,中國未來的國際地位面臨著嚴峻的長期挑戰。因此,需要高度重視研究中國的國際地位問題。本文從理解中國的地緣政治特征、中國力量的特點與結構等入手,分析中國目前的國際地位及其趨勢,提出如何在變化的世界上追求國家地位的迫切問題) 中國的國際地位問題 本文所說的國家在國際上的“地位”( Plac 。),不是指地理意義上的,也不僅是指一個國家在國際上受到外交承認的多少,本文強調的國際地位主要是一個國際關系概念,指一國在全球體系和國際社會中的位置、分量,與一個國家在全球與國際社會的“角色,' ( rol 。)這個概念十分相關。 全球體系和國際社會是一種宏觀復合結構。按照國際關系的現實主義解釋,國際社會是一種等級結構( h ierarchy ) ,國家之間事實上是不平等的。國家是全球與國際關系中的主要行為者之一,一個國家的國際地位指的是它在這個結構中所處的位置高低、發揮的作用大小。全世界已有近200 個國家,但不同的國家處于非常不同的地位。 國家的國際地位問題是國際問題研究的傳統問題之一,而且是一個“永恒”的研究對象,除非國家不再存在或無足輕重。國家的地位問題包括兩個內容:一是如何客觀地認識某個國家在世界上現有權力結構中的位置,二是對這個國家可能的未來地位目標的主觀界定。美國學者內森與羅斯在《 長城與空城計》 ① 一書中的第一章就以《 中國在世界上的位置》 為題。一些中小國家的學者和研究機構反復地探討一個問題:“我的國家在世界上的地位”,圍繞這個題目召開的會議和寫作的文章很多。例如,新西蘭人老是在說,他們的國家雖小(特別是人口少),但卻在世界上發揮著一些獨特的作用。新加坡是世界上領土面積最小的國家之一,沒有什么自然資源,人口不過300 萬,但新加坡人衡量自己的國家在世界上的地位不是拿領土、人口、經濟、軍事實力和自然資源,而是別的眾所周知的非傳統力量,例如,該國作為東南亞甚至整個東亞的事實上的國際事務中心、金融和運輸中心、知識中心等,他們認為“國家領土大小并不重要”,由此在國際事務中給國家贏得自己遠比一些中等國家還要重要的經濟、外交和文化地位。那么大國的學者呢?他們同樣更重視自己國家在世界上的位置。世界上最大的超級大國美國時刻關心著自己的全球地位,這是無需多說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