希望具體一點,簡單一點,比較容易組成演講稿的。謝啦

熱心網友

·行萬里路,讀萬卷書 目前,親近自然與熱愛山林已成為現代人們生活的最佳方式,自助旅行成了人們的普遍鐘愛。背包族們的身影出現于小溪、峻嶺、清泉、茂林、綠池、青柳間,目覽神留,徜佯在山水波光之間;逍遙自適,動情于鶴鳴蟲吟聲中。他們的游覽范圍已不局限于御苑別墅,而是擴展到野外人跡罕至的自然山水,似乎在那險峻的山水環境中,目擊澗水長流、古木高聳,傾聽高山空林里的虎嘯鶴鳴,動心于山風凄緊、百籟俱鳴之中,更能引發他們的觀賞興味和"物得于我心"的感受,達到"天地與我并生,而萬物與我為一"的神超形越的境界。   當人們說起世界上哪個行業的從業人員平均壽命最長時,美國有關部門的調查表明:郵遞員在世界各行業中壽命最長。據說主要原因是他們經常騎自行車。   運動學專家也對自行車運動普遍看好,認為騎自行車與跑步、行走、游泳一樣,具有鍛煉內臟器官的耐力和提高心肺功能的作用。無怪乎《美國新聞與世界報》報道,目前在美國有2000萬人騎自行車健身;在歐洲,騎自行車"一日游"也成為最時髦的運動方式之一。   我國自行車的擁有量約5億輛,以自行車作為代步工具的人數在6億左右。曾有人形容中國,是架在自行車輪子上的國家。但是隨著人們生活質量的提高和生活觀念的轉變,自行車在擔當代步工具的同時,更成為了運動休閑活動的最佳工具。   騎著自行車外出旅游的人稱之為山地車一族。對騎車旅行的人來說,讓自己整個地暴露在自然中,日曬、流汗、翻山越嶺,在輕松地轉向、騰起和跨越的瞬間體會到無拘無束的暢快。。。。。。這就是騎行本身的樂趣。   騎自行車旅游不但可以減肥,而且還可使身材勻稱。由于自行車運動是需要大量氧氣的運動,所以還可以強化心臟功能,同時還能防止高血壓,有時比藥物更有效。踩自行車有助于壓縮血管,使得血液循環加速,大腦攝入更多的氧氣,會覺得腦筋更清楚。騎在車上,你會感覺十分自由且暢快無比。   在國外很多國家,騎自行車旅游已是一種很普遍的外出游玩方式,既可鍛煉身體,又能從容欣賞路兩邊景色。近年,隨著人們環保意識的增加,選擇燃燒脂肪而不是燃燒汽油更是大勢所趨,自行車旅游在國內也日見流行。騎車旅游的愛好者在策劃者的組織下,騎車四處游歷,尋找屬于自己的健康生活。   騎著自行車相約三五知己,結伴同游,一路上可以隨意停留,或在林中小憩,或于古跡駐足,輕松悠閑,不亦樂乎。去過陽朔的人們,會對這個騎車旅行的天堂留下深刻印象。自行車甚至已成為陽朔西街風景的一部分,街兩旁擺放著各式各樣的自行車,租金由10元至15元不等,租一輛適合自己的車,騎上就可以出發了。可以走平坦寬闊的公路也可以走羊腸崎嶇的小路,不同的路線有不同的風景和不同的感受。   A 騎車前的準備   騎車遠游之前要做充足的準備,尤其是數千公里以外的遠距離騎行。做好準備工作,將會大大減少在路上麻煩的發生,實在是有備無患。   a。 身體   好的身體是騎車遠行的基本保障。當然主要是耐力訓練,可以做一些長跑運動,其次為了加強腿部和腹部的肌肉力量,可以進行俯臥撐、仰臥起坐、引體向上、蛙跳和壓腿等運動。如果有的朋友想騎車進藏的話,那就得進行耐寒訓練,必須有一副能耐冷的好身板,盡可能地避免感冒,因為感冒在缺氧的高原上會加劇或轉為肺氣腫而危及生命,所以可以通過擦冷水澡來提高身體抗寒能力。先從夏天開始,經過秋天的適應,到了冬天已經可以在室外用冷水擦身了,只要能堅持下去,不僅能使你的抗寒能力大大加強,而且能使你的身體更加健康。在日常生活中,不再會因乍寒乍暖而感冒。   鍛煉身體的同時,還要充實大腦,豐富你的知識,廣泛收集沿途地區的自然風光、人文景觀、氣象地理、少數民族和風土人情等各種資料,以防走馬觀花。讀萬卷書,行萬里路,二者缺一不可。還要進行模擬騎行訓練。長途騎車之前應先做一些短途旅行,從中積累經驗,鍛煉身體,從而增強戰勝困難的自信心。   b。 選車   由于自行車是旅行中的主要交通工具,所以旅行的成敗與自行車的好壞有著直接密切的關系。最好選用輕型優質的自行車,因為選一輛適合自己的自行車可以減少很多在路途中遇到的不必要的麻煩。自行車旅行可分成普通自行車旅行和特殊自行車旅行。前者選用一般的加重型或標定型自行車;后者可選用特制的賽車、山地車等。特種自行車運動速度快,在不同的路線行駛時,也更加靈活有力。最重要的部位是自行車的座位,一個軟硬適中的座位可以讓你把更多的精力集中在路旁的美景。   山地車起源于美國,是美國青年為了尋求刺激,在摩托車比賽的越野場地上駕駛自行車進行花樣比賽而派生發展起來的車型。山地車具有剛度大、行走靈活等特點。騎行時不必選擇道路,無論街巷漫游還是休閑代步都獲得了廣泛的好評,騎車者可以在各種路面環境上盡情地享受舒適的騎行樂趣。   山地車因其堅固、粗獷、新穎的外形、繽紛奪目的色彩和優越的騎行性能,很快成為都市青年追求的目標。不知從何時起,山地車刺耳的剎車聲已經深深地融入了都市自行車交響曲中。   山地車各種部件均不同于普通自行車,具有緩沖作用、抗震性能好的輪胎,牢固結實、材料剛度大的車架,不易疲勞的把手以及即使在陡峻的坡道上也能夠暢快地騎行的變速器等,都使山地車更加適合于爬山越野、郊游旅行。山地車車速一般有10速、12速、15速、18速和21速。正確運用變速器,能應付平路、上下坡、土路、頂風等復雜路況和氣候,比普通自行車快速省力得多。   長途騎行,應適時變換調速器,充分發揮山地車的特長。一般來說,應以腳下略感有力為宜,若覺得有點"空",就應馬上換高速比;相反,若感有些吃力,就應及時換成低速比。   c。 調車   出發前,對自行車各部分的機件要做全面徹底的檢查,觀察其是否靈敏可靠,性能良好。一般自行車旅行是邊騎邊看,自由自在,速度不是很重要,重要的是方便、舒適。要事先檢查一下傳動是否連貫,前后制動是否靈敏。可在前后帶內胎里放一些補漏液,如有漏氣,在檢查并拔除刺入物后,將破孔朝地,充足氣就可以自動補帶。還有一個辦法,是在內帶與外帶之間放一條較厚的帆布,效果也很好。自行車尾部要加上反光條,以保證夜間騎行時的安全。   一般來說,車座較低并有5-10度的后傾更便于長途旅游。低車座有很多好處:一是蹬車靈活,可用腳的不同部位輪流用力,這樣可使腳的各種肌肉輪流休息,延長耐久力;二是人的位置相對降低,可減少空氣阻力,也便于伏在車把上;三是車座低,微后傾,可使身體挺直,臀部受力均勻,減少疲勞感,同時又可減輕雙臂的負擔,保護手腕;四是有利于安全,在遇到緊急情況時,雙腿伸直便可著地,這樣可避免造成危險。因此,旅游時對車座的調整,應以低車座為最佳,這對保持體力、速度和耐力都有很大的好處。   這些工作做好了,這輛車就不會在路上給你添麻煩了。   d。 工具   為防萬一,還應帶一些與你選用的自行車相配的工具、零件及最常用的修理工具。如剪刀、小木銼、多用扳手、旅行氣筒?可架車上、膠水、剪銼好的小塊膠皮、鉗子及各種易損壞的備用零件,如滾珠、車條、內帶、外帶、氣門心、閘皮等,以備發生故障時及時修理。在裝配上,如有不合適的地方,應重新調整裝配,使其保持最靈活的狀態。   e。 服裝   一般長途自行車旅行多選擇夏、秋季,最好選用短裝騎行服,它的優點是緊身,不額外增加阻力。騎行褲內有真皮墊或仿真皮墊,防磨、透氣。如果是雨季,當然少不了防雨設備。現在市場上有一種騎行服是既保溫又擋風還防雨,最適合去氣候多變的地區,當然價格較昂貴。如果沒有騎行服,特別是騎行褲,也可穿高彈力的平滑短褲,直接與身體接觸,里面不要再穿任何服裝。最好在常磨的部位,涂一些凡士林之類的油。如遇天冷,可在胸內襯一兩張報紙,保溫效果極佳。為了防風和小飛蟲,還要戴上騎行眼鏡。無色的眼鏡,適用于陰天;有色的眼鏡,可防陽光直射;還有淺黃色的眼鏡,是為夜間設計的。有些外國人喜歡在旅行時戴頭盔,以防出交通事故。其實自行車小帽更實用、更舒服,經濟實惠。騎行手套是為了防滑防磨,這要根據個人情況決定是否需要。腳套除了能幫助你有一個正確的放腳姿勢外,它還可以幫你節省體力。當然不會用或者用不習慣者不如不用,不然會造成緊張,反而不安全了。自行車專用包分為掛包式和背包式兩類。掛包式既可背著,也可將包掛在自行車前把或后貨架上;背包式主要用于需要高速度騎行的自行車旅行。自行車包上都帶有可反射燈光,在夜間會給后面的車輛提醒,以提高安全性。   B 騎車技術   自行車旅行特別是長途旅行,掌握好騎自行車技術是很重要的,目的是為了節省體力,保證安全。騎自行車旅行選擇適當的速度非常重要。一般來講,普通自行車,在體力正常、道路平坦等條件下的長途旅行,速度應保持在每小時15公里左右,體力好的可加快到每小時20公里。自行車旅行貴在保持適當的速度,切忌忽快忽慢,有勁拼命騎,沒勁步步停的現象。途中休息也可保持每2至3小時一次,不要想停就停,應堅持到時間或預定地點再休息。   掌握騎行速度,以鼻吸鼻呼為最佳狀態。在干燥地區旅行,可在鼻腔內適量涂一些凡士林油,可避免鼻腔干燥,保障呼吸順暢。如果需要用口呼吸,那么就是強度大了或是累了,這時應當減速,調整變速器。上坡下坡時,使用變速器不要一下變好幾個檔位,這樣會一下不適應,反而更累。在特殊道路條件下行車,車速的把握尤為重要。路遇淺河、水洼、碎石時,別習慣性減速,快車速反而易順利通過;行車在泥濘的路面時,不妨拆下前后擋泥板,以免泥堵死擋泥板和車輪間的縫隙;下坡時,前后閘都要捏,不是緊急情況,不要一下把閘捏死,不然外帶損失很大。夏天遇到柏油融化的路面,千萬要避開,如別無選擇,先上土路讓車輪沾些黃土,以防被粘住。出發前多多喝水,以免虛脫,同時也要備好路上喝的水。防曬工作也要做足,戴一頂遮陽帽,又美觀,還能遮陽。   騎自行車旅游者計劃每天騎行的里數,最好不要超過100公里,并間以適當的游覽、休息,以便始終保持旺盛精力。選擇路線要考慮到風向,在逆風條件下騎車特別吃力,如果是長途遠行,體力消耗過大則很難持久。遇到這樣的天氣,與其騎車前行還不如下車推著前行。騎車的速度不宜過快,遇有交叉路口、橋梁或上下坡時,尤其要注意安全。攜帶物品要盡量輕便,除生活必需品外還可以視各人的不同情況帶些攝影、繪畫工具。所攜帶的物品,要擺放整齊放入袋內,外罩塑料包,既可防雨,休息時又是一個舒適的坐墊。   自行車旅行,對道路要求比較高。旅行時應選擇平坦、易于通行的道路,除非迫不得已,應盡量避免去坡道、土道,這對人對車都有損害。因此,只有在土路很明顯是抄近路,或非去不可的情況下,才能走土路。一般情況下,寧可多走幾里,也要避開。俗話說:"寧走十里平,不走一里坎",對于自行車旅行來講是很有道理的。另外當你騎車出發時,要切記安全第一,要注意路上過往車輛,別刮著、碰著,產生不必要的麻煩。   C 騎車旅行的樂趣   烈日炎炎,人們需要涼爽的周末。忙了一周,人們要出去溜達溜達。緊張的神經,需要放松一下。。。。。。一句話,人們不愿窩在家里,一定要出去走走。去哪兒呢?一起騎車去郊游吧。   騎行在鄉間,陽光包裹著騎行人,藍天白云、青山綠水、農舍牛羊也始終伴隨著他們。這群逃離都市的行者,張開心肺盡情的深呼吸,把潔凈的氧氣注入肺里,讓一貫在城市里飽受委屈的肺好好接受"負氧"的洗禮。有時候,他們默然前行,就想聽風掠過耳際的沙沙聲,享受原野里的那份寂靜;有時候,他們又放開喉嚨吶喊、唱歌,一切都無拘無束;有時候,還別出心裁在自行車上表演雜技,但是摔得再難看也沒人罵他"笨豬"。。。。。。一群騎行人就這樣隨心所欲,活脫脫是一個個精神和肉體的自由精靈。   愛上騎車旅游,還因為它的隨心所欲。人們可以邊騎邊看,走走停停。見到池塘可以垂釣,見到果園可以采摘。餓了停下來野餐,累了隨時歇息,困了可以隨時搭帳篷,體驗露營的快樂。。。。。。   怎么樣,心癢難耐了吧?趕快行動起來,一起騎車旅游去吧!相信你的收獲一定不光是"踩棉花"吧?腿太累了走起路來是不是像踩棉花!   騎車旅游的樂趣多多:   一是可以挑戰自我,磨煉意志。幾十公里乃至上百公里的路程或平坦或崎嶇,都是對自己體力、耐力和意志的考驗。同時,同伴之間的相互幫助,對于培養團隊意識、互助精神也大有裨益,而這一點正是現代人所必須具備的品質和能力。   二是邊騎邊游,隨心所欲。這是騎車旅游最具吸引力的地方。在自行車旅行途中,別只記得騎車趕路,忘了欣賞路邊迷人的景色。可以一邊慢悠悠地騎一邊極目遠眺:綠草青山、藍天白云,夕陽紅、炊煙白,滿眼綠色接地連天;春、夏、秋三季各種鮮花交替怒放,層層疊疊,五顏六色;田園、農舍中比比皆是的臥牛、白羊,穿插于斯的野兔、飛鳥,還有那涓涓溪水。。。。。。輕風過處,草流翻涌,陽光下,宛若置身于波光粼粼的海灣,無處不風光,處處是景致,再加上人跡罕至,更是一派城市不可比擬的悠閑與安寧。   三是可以健身與減壓。騎車是很好的健身方式,郊區空氣清新,地廣人稀,又有很好的植被,許多地方都堪稱天然"氧吧",特別適合騎車健身。騎車不僅能增強腿部肌肉力量、減輕心臟負擔,還能提高人體的有氧代謝能力,大大提高人的心肺功能。   四是可以結交一群勇敢、自信和樂觀的朋友。   怎么樣,久在都市"鴿籠"的你,心動了嗎?心動不如行動,快快加入到騎行人的行列中來吧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