熱心網友
1、科學核算成本,這是成本控制的基礎;2、建立成本分析體系,方法為指標分析結合專題調研;3、建立成本改進機制,對癥開方,跟蹤落實成本控制措施。
熱心網友
90年代以來,隨著科學技術進步,計算機技術的飛速發展和廣泛應用,特別是電子信息產業的崛起,高新技術企業已漸深人各行各業,其勢必將主導21世紀世界產業經濟發展,高新技術企業成本管理亦越來越重要。高新技術企業的特點是"高,快,靈"。"高"指產品技術含量高,附加值高,經營風險高。即高風險,高收益。"快"指產品更新換代快,市場發展快,企業成長快,"靈"指企業對科學技術發展反應靈敏,對市場外界條件變化感應靈敏,企業組織,管理方法及技術手段都更為靈活。企業提供產品和服務應是高品質的,同時要具備先進的信息科技,這一切較傳統企業生產過程,成本構成,人們管理觀念,組織結構均有重大變革。因此,我們有必要注意高新技術企業與傳統企業成本管理的比較。1高新技術企業與傳統企業成本管理不同傳統企業標準成本制度和責任成本,其成本管理觀念的中心是控制,即根據企業實際經營情況和目標利潤要求,對各項成本費用進行事前科學預測,確定可控制的標準成本,然后進行核算,對實際成本與標準成本的差異,進行分析,評價,考核,找出原因,并采取相應措施減少差異,保證企業目標利潤實現。高新技術企業成本管理觀念的中心則是創新,即通過不斷地投人各種資源,尤其是對有可能取得突破的專項技術加大投人力度,使其能形成領先于競爭對手的優勢,并利用這種優勢來謀取具有高附加值的經濟回報,其高利潤產生于其高附加值,而高附加值的取得需要高智力人才不斷創新。可見,二者的區別在于傳統企業成本管理側重于通過成本控制而使企業目標利潤順利實現;高新技術企業則側重于通過創新和成本投人謀取高附加值,獲得高額利潤。2高新技術企業與傳統企業對成本核算與控制需求不同 傳統工業企業特別注重對制造成本的核算與控制,將其視為產品成本。這不僅由于制造成本是企業在材料采購過程和產品生產過程中各項費用匯集的結果,而且還由于在企業的費用構成中占據了舉足輕重的地位。因此,傳統企業把對制造成本核算放在最重要的位置。高新技術企業核算制造成本,期間費用的主要目的是對外編制損益表,評價會計期間經濟效益,由于這兩項在成本費用總額中所占的比重很低,所以對其加強控制的要求比傳統工業企業要弱。對于產品壽品周期成本,物耗成本,質量成本和人力資源成本的核算與控制,傳統企業更多地是出于造勢或滿足外部某方面要求的考慮,而不是企業自覺自愿非做不可的行為需求,對高新技術企業就不同了,這些成本形態或遲或早都要進行核算,其中需求強度較大的是產品壽命周期成本和物耗成本。即使需求強度相對較弱的質量成本和人力資源成本,對其核算與控制的需求也比傳統工業企業要強。對于產品壽命周期成本核算,由于高新技術企業的產品更新換代快,壽命周期短而在核算上更具有現實可操作性,而且高新技術企業評價產品經濟效益的模式也要求對其進行核算與控制,因為高新技術企業一方面在產品研究開發方面有相當大的投人,另一方面又在產品售后服務上有較大的投人,同時還要承擔比傳統企業更多的產品降價風險。高新技術企業對物耗成本核算與控制需求,更多地是出于價值評價和價值分配方面制度創新的考慮。3高新技術企業與傳統企業成本費用構成比重和管理重點不同企業成本費用主要由制造成本和期間費用組成。高新技術企業與傳統企業兩者在成本構成方面所占比重具有很大差異,因而它們的管理重點也就不同。一般情況下,傳統工業成本構成中直接材料,直接人工,制造費用組成制造成本較高,企業要提高經濟效益必須控制這些成本。因此,成本管理重點是制造成本,管理當局更注重成本核算是否準確,通過成本核算反映的信息找出原因,38。茂術創新。2000年第17卷第8期科技進步與對策(總第112期)現代企業管理模式及其合理化的選擇朱培軍(武漢糧油食品進出口公司,湖北武漢430015)摘要論述了現代企業管理模式的選擇與設計的相關因素及其確定的一般程序,分析了六種管理模式的利弊,指出比較現實的管理模式是模擬事業部制的直線職能制管理模式。關鍵詞企業管理模式選擇中圖分類號f271企業管理模式的選擇與設計的相關因素每一個企業都有其不同的外部環境與內部因素,并且這些因素的變化都會對企業內部結構與管理模式產生重要的影響。那么,我們在設計一個企業的管理模式時有以下幾個因素必須給予充分的考慮:(1)企業外部環境。企業管理模式離不開一定的外部環境,有效的管理模式必須是與外部環境相適應的模式。企業的外部環境主要是社會政治經濟的形勢能夠對企業管理有影響的環境。(2)企業規模的大小。一個企業在其發展過程中,在不同的發展階段,其組織結構也是不同的。尋求成本降低的有效方法,盡量用較少物耗獲取效益。這種管理是以生產量為基礎的直接成本核算與管理。高新技術企業成本費用構成相反,通常是制造成本低,期間費用高,因此,高新技術企業成本管理重心在產品研究開發和技術服務方面,產品研究開發費用與銷售費用使用的合理性,往往決定著高新技術企業的整體競爭實力。其產品成本在相當大的程度上是由設計所決定的,而其產品的銷售狀況如何又在相當大程度上取決于技術服務。另一方面,從產品生產周期來看,傳統企業盈利主要在產品成熟期,企業成本管理的目的是使企業滿足市場需要,通過降低成本提高產品生命力,延長其成熟期。科技知識的不斷創新,導致產品生產周期日益縮短,投人期和成長期對產品利潤賺取所起的作用越來越大,特別是對高新技術企業來說,其產品的成熟期和衰退期時間很短,幾乎可以忽略它的作用,這給產品設計與開發帶來了巨大風險,這些決定了企業產品風險管理重心應前移到設計階段,相應地,成本管理重心也由成本控制轉向成本計劃。高新技術企業是高風險,高收益企業,其成本風險與傳統企業不同,因此,在成本管理中還應重視風險控制與管理。4高科技企業與傳統企業降低成本費用的主要途徑不同傳統企業降低成本費用的主要途徑有三條:第一,通過技術革新與技術改造降低生產過程中的物耗與能耗,同時對技改項目投資實行嚴格的預算控制;第二,建立健全各項規章制度,用監督和激勵手段向管理要效益;第三,通過擴大企業經營規模來降低單位產品費用,謀取規模效益。高新技術企業降低成本費用的主要途徑是:第一,加強研究開發管理,通過加強文檔建設,提高設計產品零部件適用性,進行價值工程分析,優化設計部件結構和加工工藝,盡量能使先天性產品成本結構合理地減少因修改設計而導致的物料損失;第二,提高對市場信息的預測,準確設計程序,利用網上銷售改善物料計劃管理,統籌兼顧,合理安排,減少因物料供應不配套帶來的存壓庫和停工待料;第三,建立內部信息通道,加快信息傳遞速度,提高對顧客需求的回應能力,盡可能增大銷售收人,降低單位產品固定費用;第四,建立激勵機制,積極開展合理化建議活動,調動科技人員和管理人員的積極性,不斷挖掘改善管理,降低費用的潛力。總之,高新技術企業的成本管理是在繼承傳統工業企業成本管理的基礎上展開的,尤其在成本計算方法,成本項目設置,成本分析方法和成本控制方面都不同程度地繼承和借鑒了傳統企業成本管理的成功經驗。高新技術企業成本管理,一方面應注意創新,注意發展教育在人才培養方面的投人;另一方面,應建立考評激勵制度,使員工的利益與企業經濟效益密切聯系起來,形成成本降低的機制。這樣,才能更好地勝任成本管理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