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7個月的大小都是有規律的,為什么到了8月份也是31天,是個大月呢?每個月的天數是怎么確定下來的?
熱心網友
這涉及到現行歷法的來歷。我們現在用的是儒略歷法。儒略即凱撒大帝——儒略·凱撒,他規定一年分為十二個月,從一月份開始凡單數的月份都是三十一天,雙數的月份是三十天。同時,因為他的生日是在七月,七月份也就被用他的名字來命名(所以七月份叫July,七月份以前都是以羅馬眾神的名字命名)。由于這樣算下來,一年是366天,比一般意義上的一年多一天,凱撒規定從專門執行死刑的二月份中減去一天,二月份只有29天了。后來,凱撒大帝的繼任者是奧古斯都大帝,他的生日是在八月份,他為了顯示自己的尊貴,規定八月也是三十一天(所以八月份叫August)。為了避免使三個大月的月份連在一起,九月份和十一月份就成了小月,只有三十天;十月及十二月則加長到三十一天。但是這樣一來又有了問題,一年算下來又多出了一天!怎么辦呢?奧古斯都大帝便又將二月份減去一天,這樣二月份就只有28天了。這里順便說一下英文中的月份名稱的來歷。英文中的月份名稱也是來源于前面說的故事,一月至六月都是用羅馬眾神的名字命名,六月份以后則直接稱呼為七月、八月、九月、十月……在英文中是加一個代表數字的前綴,如:September, October, November, December等等。它們后面的字母都一樣,只是前面的前綴不一樣。但是因為前面故事中說的原因,七月和八月都分別稱為July和August了,那么月份的稱呼就只好往后順延。所以在英語中的九月(September)原先是七月,英語中Sept這個前綴是代表“七”的意思;同樣的,十月(October)原先是八月,Octo是代表“八”的前綴,英語中的八爪魚就叫Octpus;其他如十一月、十二月也相同。這些月份的來歷是否挺有趣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