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想要一個北京的仿真花的市場調查,哪位可以提供一下??

熱心網友

園林在線4月21日消息:春季,是北京的花卉市場在與商戶續簽合同之時。有消息傳來,記者熟識的國內幾家經營仿真花規模較大的商戶,卻已經退掉了部分攤位或正在做著退攤的準備。這幾年,國內仿真花消費勢頭正勁,他們為什么還要淡出呢?    仿造成風生產商利薄    隨著近年來仿真花消費市場的擴大,從業者增多,目前國內仿真花生產中的一個問題凸顯———仿制。就拿北京仿真花一級批發最集中的天隆昌市場來說,往往是一家的產品擺出來,一看好賣,最快只是一個月的時間,就有仿制品出現了。有的仿造者從各個環節偷工減料,例如花枝長度、花朵大小、花朵數量、布片的薄厚等等。    仿造品省去了前期的開發、設計的成本,以低價沖入市場。在這種壓力下,仿真花的生產商目前已經分化。以滌綸花全國聞名的河北燕鑫工藝花廠,現在卻改換模具,做起了科技含量高,不易被模仿的木頭花、金屬花,并優先供應國外市場。據了解,一些國內有實力的仿真花廠,在提高產品生產技術的同時,放棄國內市場,或者只將國內作為出口剩余產品的返銷地。另外絕大多數中低檔產品的生產者,不得不面臨著殘酷的價格競爭:發現一種利潤可觀的新產品上市,大 家競相投入生產,然后互相壓低利潤,拼用料、拼人工,直到最終賠錢,大家陸續撤出來,此時產品的市場價已經低于成本,行業稱之為“做死了”。據說去年的仿真蝴蝶蘭就剛經歷了這一輪大戰,至今許多廠商尚聞之變色。    流通混亂批發商艱難    北京的另一個花卉市場中,一位做中檔仿真花批發的商戶今年退掉了部分攤位,他說,按正常商業規律,廠家是按照直銷、代理、批發的順序,分開時段依次供貨的,并且遵循不管是哪種銷售方式,一個地區只給一家供貨的原則,以保證各級銷售商的應得利益。而現在,很多零售商直接到廠家拿貨,批零幾乎沒有差價,造成許多商戶批發業務難以維持。另一位正在斟酌是否退出的仿真花零售商戶說,銷售環節的混亂,使自己拿貨常需眼觀六路、耳聽八方,甚至不得不親自長途跋涉跑到廠家交易,增加了經營成本。不良的市場秩序還會衍生出一些不良現象———在大家互相壓價銷售的同時,客戶趁機提出賒賬的要求,而要賬也相當困難。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