熱心網友

全國哪有許多春秋樓呀,只有一許昌市的這一座。至于民間為了紀念關公,以各種形式立碑建廟雕像,并不能稱之為真正意義上的春秋樓吧。 春秋樓,又名大節(jié)亭,座落在許昌市中心文廟前街中段,興于唐、宋,盛于明、清。傳說是關羽讀書的地方。漢建安五年(200年)正月,曹操東征劉備,劉備兵敗投奔袁紹,曹操在下邳俘虜了關羽和劉備的夫人。曹操禮賢下士,先拜關羽為偏將軍,后封為漢壽亭侯。并賜一宅,讓關羽與二位皇嫂同住,關羽將一宅分為二院,讓二位皇嫂居內院,自己居外院。關羽晨夕問安,秉燭夜讀《春秋》,通宵達旦。后人贊頌關羽節(jié)操,就在此修建了春秋樓和關帝廟。 春秋樓被譽為大節(jié)亭,也稱通宵達旦處。清代甄汝舟頌曰:“秉燭中宵暫避嫌,宅分兩院亦從權。依曹已久仍歸漢,留得英風在潁川”。此處為許昌才景之一:“兩院英風”。 春秋樓是關帝廟的主體建筑,磚木結構,重檐歇山式,高達30余米,殿頂覆蓋綠色琉璃瓦,面闊三間,周圍16根廊柱,樓上樓下均帶回廊,青石柱礎上雕有花、鳥、蟲、魚和人物等圖案。建筑結構嚴謹,造型大方,廓軒昂然,金碧輝煌。 春秋樓為該廟的最高建筑。有彩塑關羽夜讀《春秋》的坐像,形象逼真。兩翼有刀樓和印樓,藏有關羽的青龍偃月刀和漢壽亭侯印,東院分前宮、后宮,有二位皇嫂的塑像。院內并有花園、問安亭等。 春秋樓下有石碑兩通。一通是明景泰六年(1455年)所立《關王辭曹操之圖》石碑,上為關羽辭曹操書原文,下為關羽辭曹圖,關羽勒馬橫刀,大義凜然,正向曹操揖別,圖案線條清晰流暢,人物形象栩栩如生。另一通傳為唐畫圣吳道予所畫關公像,為劉宗周翻刻。關羽騎赤兔馬,提偃月刀,雙眸放光;長髯飄撒,氣宇軒昂,威嚴而不憎,剛毅而不呆,活生生一幅儒將雄風。關羽坐騎昂首仁立,四蹄如柱,環(huán)眼尖耳,大有一呼即奔之勢,真是威武雄壯。上述兩碑文筆俊逸,書法冠絕,刻技精湛。 整個關帝廟主次分明,左右對稱,殿閣巍峨,飛檐斗拱,松柏抑云,楊柳拂煙,庭院幽靜,竹木蕭疏,景色如畫。 關羽在我國歷史上,被公認為武圣,與文圣孔丘齊名。關羽字云長,山西解州常平里人。由于他終生效忠劉備,“義不負心,忠不顧死”,因而歷代統(tǒng)治階級樹為臣子的楷模。宋代朝廷封他為忠惠王,到明代,更加封帝的尊號,并改忠烈廟為關帝廟。

熱心網友

有需求就有供應

熱心網友

供關羽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