熱心網友

繼建行、中行之后,6月27日、28日,中國農業銀行和中國工商銀行相繼公布2004年年報。自此,四大國有商業銀行的2004年“成績單”全部公之于眾。 工行、農行的年報顯示,在利潤保持增長的同時,工行、農行的不良資產率和成本收入率仍停留在較高的水平。這也意味著,作為最后進行股改的兩家國有商業銀行,工行、農行在計劃于2006年底上市時間之前,依然還有諸多難題待解。   “工行在國家注資前最后一次公布其經營狀況,農行則是在股改方案上報國務院等待批復的關鍵時候發布,市場對兩行的年報格外關注。”中央財經大學金融系教授賀強表示,選擇在此時機發布公告,工行和農行旨在“劃斷新老”。“劃斷新老”其實就是說明這兩大行目前的情況,給今后的進展做鋪墊,“先把問題擺出來,到時候出現困難,不會造成大的影響。”

熱心網友

繼建行、中行之后,6月27日、28日,中國農業銀行和中國工商銀行相繼公布2004年年報。自此,四大國有商業銀行的2004年“成績單”全部公之于眾。工行、農行的年報顯示,在利潤保持增長的同時,工行、農行的不良資產率和成本收入率仍停留在較高的水平。這也意味著,作為最后進行股改的兩家國有商業銀行,工行、農行在計劃于2006年底上市時間之前,依然還有諸多難題待解。“工行在國家注資前最后一次公布其經 今日焦點: · 影視公司員工自曝招聘演員內幕 招演員賺報。。。(圖文) · 各路資金紛紛撤離股市 上證綜指1000點岌岌。。。 · 德隆內部報告解密:208億資金鏈如何造就 。。。 廣告 · 冰淇淋店賺錢百分百 · 家庭設計大賽贏等離子 · 投資5萬,年利60萬! · 前景在線 互動天下 營狀況,農行則是在股改方案上報國務院等待批復的關鍵時候發布,市場對兩行的年報格外關注。”中央財經大學金融系教授賀強表示,選擇在此時機發布公告,工行和農行旨在“劃斷新老”。“劃斷新老”其實就是說明這兩大行目前的情況,給今后的進展做鋪墊,“先把問題擺出來,到時候出現困難,不會造成大的影響。”盡快消化包袱據各家銀行年報,工行按貸款五級分類標準,不良貸款率降至18.99%。但1999年以來新增貸款不良率為1.57%,已經達到國際先進銀行的風險控制水平。建行降低到3.92%,中行為5.12%,農行則為26.73%,僅比上年下降3.93%,位列四大行之首。事實上,如果按傳統會計制度,要核銷國有商業銀行形成的巨額歷史不良資產,以各大行目前的不良資產損失準備,是遠遠不夠的。“這也就是各大行幾乎把近幾年來全部的利潤都用于增加不良資產損失準備的原因。”北京師范大學金融研究中心主任鐘偉分析。工行2004年的呆賬準備較上年增加了158.7億元,就是用利潤填補的。國務院經濟發展研究中心金融研究所副所長巴曙松指出,就目前情況而言,真正能反映其經營業績的應該是撥備及消化歷史包袱前的經營利潤。而成本收入率才是銀行競爭力水平的主要參考指標。年報顯示,2004年末,工行成本收入率為41.98%,建行則下降至39.17%,中行幾乎沒有任何下降,仍是40.02%。但農行并未公布此項。收入結構決定競爭力。

熱心網友

繼建行、中行之后,6月27日、28日,中國農業銀行和中國工商銀行相繼公布2004年年報。自此,四大國有商業銀行的2004年“成績單”全部公之于眾。 工行、農行的年報顯示,在利潤保持增長的同時,工行、農行的不良資產率和成本收入率仍停留在較高的水平。這也意味著,作為最后進行股改的兩家國有商業銀行,工行、農行在計劃于2006年底上市時間之前,依然還有諸多難題待解。   “工行在國家注資前最后一次公布其經營狀況,農行則是在股改方案上報國務院等待批復的關鍵時候發布,市場對兩行的年報格外關注。”中央財經大學金融系教授賀強表示,選擇在此時機發布公告,工行和農行旨在“劃斷新老”。“劃斷新老”其實就是說明這兩大行目前的情況,給今后的進展做鋪墊,“先把問題擺出來,到時候出現困難,不會造成大的影響。”

熱心網友

兩大難題待解 工行、農行股改負重前行 --------------------------------------------------------------------------------    2005年07月02日 14:59   來源: 中國經營報   繼建行、中行之后,6月27日、28日,中國農業銀行和中國工商銀行相繼公布2004年年報。自此,四大國有商業銀行的2004年“成績單”全部公之于眾。   工行、農行的年報顯示,在利潤保持增長的同時,工行、農行的不良資產率和成本收入率仍停留在較高的水平。這也意味著,作為最后進行股改的兩家國有商業銀行,工行、農行在計劃于2006年底上市時間之前,依然還有諸多難題待解。   “工行在國家注資前最后一次公布其經營狀況,農行則是在股改方案上報國務院等待批復的關鍵時候發布,市場對兩行的年報格外關注。”中央財經大學金融系教授賀強表示,選擇在此時機發布公告,工行和農行旨在“劃斷新老”。“劃斷新老”其實就是說明這兩大行目前的情況,給今后的進展做鋪墊,“先把問題擺出來,到時候出現困難,不會造成大的影響。” 盡快消化包袱   據各家銀行年報,工行按貸款五級分類標準,不良貸款率降至18.99%。但1999年以來新增貸款不良率為1.57%,已經達到國際先進銀行的風險控制水平。建行降低到3.92%,中行為5.12%,農行則為26.73%,僅比上年下降3.93%,位列四大行之首。   事實上,如果按傳統會計制度,要核銷國有商業銀行形成的巨額歷史不良資產,以各大行目前的不良資產損失準備,是遠遠不夠的。“這也就是各大行幾乎把近幾年來全部的利潤都用于增加不良資產損失準備的原因。”北京師范大學金融研究中心主任鐘偉分析。工行2004年的呆賬準備較上年增加了158.7億元,就是用利潤填補的。   國務院經濟發展研究中心金融研究所副所長巴曙松指出,就目前情況而言,真正能反映其經營業績的應該是撥備及消化歷史包袱前的經營利潤。而成本收入率才是銀行競爭力水平的主要參考指標。   年報顯示,2004年末,工行成本收入率為41.98%,建行則下降至39.17%,中行幾乎沒有任何下降,仍是40.02%。但農行并未公布此項。收入結構決定競爭力水平,成本收入率過高則表明管理效率低,盈利水平低,據此可以確定的是,建行的經營效益應該是最好的,而農行的利潤率是四大行內最低的。   對于各家銀行的利潤持續增長,但利潤率和成本收入率兩大指標并不理想的現象,北京虎杰投資咨詢有限公司首席分析師張寅分析,這屬于階段性表現。這些銀行當前首要的工作是先做好組織、資產的架構,所以“通俗地說,是還顧不上考慮這兩大指標。”   雖然不及中、建兩行的發展樂觀,但工行和農行的收入結構,都已得到有效地調整。   2004年,工行收入渠道從傳統的客戶貸款向非信貸渠道逐步拓展,其中中間業務收入123億元,增長44.5%,占營業收入比重由上年的7.92%提高到9.71%。而農行也實現了71.72億元的收入,同比增加36.62億元,增幅104.3%,占營業收入比重同比提高了1.97%。 股改上市加速   “可以肯定,無論工行、農行前進步伐如何沉重和緩慢,但大方向都已經非常明確,就是爭取在最短的時間內完成股改,力求上市。”鐘偉透露。   據了解,按照時間表,工行最遲將于2006年上市。也就是說,要完成剝離不良資產、成立工行股份公司、發行次級債券以便讓資本金充足率達到8%,然后引進戰略投資者、路演發行等諸多工作,工行最多只有一年半的時間。   目前工行已經基本完成600億元不良資產的剝離,股份公司掛牌障礙已經基本清除。最新的消息是國際會計師事務所安永會計師事務所已進入工行進行初步審計。工行1000億元次級債的發行申請也獲得批準,近期即將發行第一批次級債,規模可能超過100億元。   鐘偉指出,國有銀行不能只為上市而上市,最為重要的還需要通過上市來對銀行財務進行重組,來引進戰略投資者,建立完善的現代公司治理機制等。據了解,成立股份公司后,工行將當即引入戰略投資者,時間不會超過年底。到目前為止,包括瑞士信貸第一波士頓銀行、匯豐銀行以及日本一些銀行都傳出對工行股權感興趣的消息。   “盡管四大行的上市模式會截然不同,但經過中、建兩行的探索,工、農兩行可從中獲得寶貴的經驗教訓。” 張寅向記者分析。   比較之下,農行的股改進程顯然要押后了很多。6月28日,農行總行有關負責人在廣東參加該省分行存款超4000億元的新聞發布會上披露,農行的股改方案已上報,但目前尚沒有得到國務院的批復。其準備工作正在緊鑼密鼓地進行。   農行總行副行長楊琨透露,農行正在集中精力進行一系列的內部資源整合,包括人力資源的改革、經營結構的調整和金融產品的創新等等。   據了解,業務量居全國農行系統首位的廣東省分行日前啟動了人力資源改革試點。根據該改革方案,農行邀請了美國漢威特公司對銀行內部結構、職能部門進行了重新的劃分,大大強化了銷售職能,并成立了專門的大客戶部對第一批41家公司客戶進行貼身服務。   社科院金融研究所金融發展室主任易憲容表示,農行股改難度還相當大,尤其是其在農村遺留問題的處理難度很大。顯然,消化歷史包袱成了工行和農行上市共同的“攔路虎”,尤其是農行,在財政向其注資前,依然有大量的工作要做。周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