熱心網友

醫學上把收縮壓(高壓)低于90mmHg以及舒張壓(低壓)低于60mmHg并伴有不適癥狀的現象,稱為低血壓。如果僅有血壓偏低,但不伴有頭暈眼花、神疲乏力、心悸氣短、指端發涼等表現時,可不必過慮。但是如果血壓偏低并伴有上述癥狀時,即應給予足夠的重視。 醫學界目前對于產生低血壓的原因尚知不多,特別是對于原發性(體質性)低血壓的發生機理認識并不一致。多數研究者認為與神經、體液、血管舒縮功能、遺...

熱心網友

醫學上把收縮壓(高壓)低于90mmHg以及舒張壓(低壓)低于60mmHg并伴有不適癥狀的現象,稱為低血壓。如果僅有血壓偏低,但不伴有頭暈眼花、神疲乏力、心悸氣短、指端發涼等表現時,可不必過慮。但是如果血壓偏低并伴有上述癥狀時,即應給予足夠的重視。 醫學界目前對于產生低血壓的原因尚知不多,特別是對于原發性(體質性)低血壓的發生機理認識并不一致。多數研究者認為與神經、體液、血管舒縮功能、遺傳等因素有關。實踐表明,低血壓多見于體型修長的中青年女性。 對于低血壓的防治(主要針對有較重不適癥狀者),首先要從飲食方面進行調理,必要時需配合中藥治療。主要治療措施如下:1.適當加強營養,防止過于消瘦,體重指數(體重kg/身高m2)保持在23~25左右為宜。2.平時多補充水分,同時飲食不要過于清淡,以保持足夠的血容量,利于維持正常血壓。3.采用糯米釀成的酒釀煮雞蛋,加入少許紅糖后吃,既有營養價值,又可升高血壓。4.中醫根據辯證論治將低血壓分為心陽不足、中氣下陷、脾腎兩虛、氣陰兩虛等類型,可用桂枝甘草湯加味、補中益氣湯加減、四君子湯合參黃甘杞湯加減或生脈散加味等藥方進行治療。5.取百會、神闕等穴位進行針灸治療也可達到較好的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