熱心網友
三藏十二部正法佛經都是佛入滅后弟子根據佛說而集結的。佛經的結集比較重要的大約6次。如佛入涅磐不久大弟子摩訶迦葉主持,在王舍城外的七葉窟,共500人參加。當時由阿難陀誦出佛所說的“經”,由優婆離誦出佛為僧伽團體所制的儀規戒律,由此形成佛教的“經”和“律”。第二次佛滅百年后耶舍長老召集700人結集,并分裂出上座、大眾二部。第三次在佛滅235年,由孔雀王朝的阿育王召集1000人結集,并派人到緬甸、斯里蘭卡以及中亞、西亞傳教,使佛教成為世界宗教。中國取經僧人中最著名的有三人,其中以玄奘即唐三藏法師更為成績卓著,為一代佛教大師。佛經往往開頭語都是“如是我聞”。意思是說,我是這樣聽佛說的。或者說,如此佛說是我聽到的。你應該注意到,往往還記錄一部佛經當時說法的地點,以及參加的聽眾,還有問答等,非常生動而精彩。
熱心網友
一切聽佛講
熱心網友
我聽佛說的~~
熱心網友
我佛如來對我說
熱心網友
【如是我聞】 (雜語)如是者,指經中所說之佛語,我聞者阿難自言也,佛經為佛入滅后多聞第一之阿難所編集,故諸經之開卷,皆置此四字。又,如是者,信順之辭也。以信則言如是,不信則言不如是故也。佛法以信為第一,故諸經之首舉阿難之能信而云如是。又外道之經典,開卷有阿(無之義)、傴(有之義)二字為吉祥之表,是諍論之本也,故佛教為避諍論列如是等之六成就。如是二字為信成就,我聞二字為聞成就。凡諸經之首有通別二序,通序稱為證信序,中列六事。是佛入滅時告阿難使置于諸經之冠首者。出于集法藏經。佛地論一曰:‘如是我聞者,謂總顯己聞,傳佛教者言,如是事我昔曾聞如是。’探玄記三曰:‘如是總舉一部文義,謂指己所聞之法故云如是。’理趣釋曰:‘如是者所謂結集之時所指是經也,我聞者蓋表親從佛聞也。’智度論一曰:‘問曰:諸佛經何以故初稱如是語?答曰:佛法大海信為能入,智為能度,如是者即是信也。(中略)不信者言是事不如是,信者言是事如是。’注維摩經一:‘肇曰:如是信順辭,經無豐約非信不傳,故建言如是。’法華文句一曰:‘對破外道阿傴二字不如不是對治悉檀也。’法華義疏一曰:‘立此六事為簡外道,外道經初皆標阿傴二字,如來教首六事貫。’FROM:【丁福保《佛學大辭典》】。
熱心網友
"我所聽到佛講的"或是"我聽到佛這樣說的"
熱心網友
如是我聞——這些是我聽到的。
熱心網友
一切佛經凡明示佛說,皆以此句開頭最早由阿難使用
熱心網友
佛滅度后,佛經是由弟子們集結的。開頭總有一句是“如是我聞”,意思是:這是我聽佛這樣說的。
熱心網友
如是我聞,就是“我聞如是”的倒裝句,意思就是我聽(佛)說的就是這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