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姑娘現在一歲七個月,以前家里親戚來,都會主動把吃的讓給長輩,可最近幾天突然變得很小氣,誰都不給,動她的玩具也不行,給她講道理不聽,說她也不聽,各位有沒有好辦法啊

熱心網友

是不是周圍的小朋友是這樣的人,學到拉

熱心網友

多陪她玩,多教她給東西給人,其實,父母是孩子最好的老師。

熱心網友

好像每個小寶寶都有這個階段多讓寶寶與其他人一起玩最好是同齡段的慢慢引導

熱心網友

1樓

熱心網友

讓孩子多接觸人,多到外面和小朋友玩,引導他和小朋友分享玩具。孩子是有一段時間是這樣的,不愛理人,不愛說話。在他和人接觸時,把自己的東西給別人時,你要及時的夸獎他、親親他、鼓勵他,這樣,以后他就會越來越大方。

熱心網友

寶寶“小氣”怎么辦? 孩子“小氣”的情況較多,孩子越小這種情況越普遍,獨生子女更容易發生這個問題。 孩子“小氣”和大人的自私不能等同,孩子小氣與嬰幼兒的心理特點有很大的關系,這時期的孩子,其心理狀態具有自我中心性,基本是從自我出發,難以換位想到別人,所以小孩子多有“獨”的現象,而獨生子女在家庭中的特殊地位,更助長了“獨”的傾向。 可見,這個問題不足為怪,但要注意調教,不然,發展下去就會形成不良的個性,不利于孩子的交往,不利于人際關系等。 對此,“責備”和“說教”是沒有意義的,要采取適合孩子的方法進行引導,細水長流地進行調教,就會見效的。 針對孩子的“自我中心性”,要引導孩子換位從別人的角度著想,例如:“寶寶玩不到這個玩具難受不難受?玲玲玩不到這個玩具是不是也很難受?”讓孩子體驗對方的情感和需要,出自內心地愿意和對方共享。平時要多方面地啟發孩子體會他人的心情,例如,看圖書時,想一想書上人物的心情;講故事時,想一想故事中角色的心情等。 多讓寶寶結交朋友,多和同伴玩耍,讓寶寶在群體中逐漸去“獨”,在此過程中,要有意識地引導寶寶與他人共享,當寶寶與他人共享時,要讓寶寶體驗共享的樂趣,肯定他的共享行為,寶寶就會逐漸習慣與他人共享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