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需要印度教的簡介,概況。
熱心網友
印度教是印度的傳統宗教,也是第一大教。它源于古印度吠陀教及婆羅門教,.一般認為,約在8世紀,印度歷史上著名的改革家商羯羅吸收了佛教和耆那教的某些教義,對婆羅門教進行改革而形成了印度教。 印度教的神 了解印度教首先要了解印度教中所崇拜的神。印度教的神實在是太多,沒人能說得清究竟有多少。但是,印度教中的大神主要有三個:創造之神梵天、破壞之神濕婆和保護之神毗濕奴,圍繞這三大神又衍生出很多其他的神。印度教濕婆 梵天的形象有時是一個英俊的成年人,有時又是個白胡子老人。他身有四頭,坐騎一只白天鵝。梵天被認為是世間萬物的創造者,關于他的傳說很多。據說他的妻子薩拉斯瓦蒂是司掌教育與文化的女神,就是從他的大拇指上生出來的。梵天有兒子十多個,都不是他妻子所生,而是他自己生出來的。隨后他兒子的兒子們一代接一代生出了世界萬千生靈。梵天創造世界后,大地動搖不已,他命蛇神在地下支撐,世界才算平穩。 濕婆的形象十分可怕,他頭長三只眼,頸繞眼鏡蛇,四只手分拿三叉戟、手鼓、水罐和念珠,坐騎一頭白牛,頭頂一彎新月。濕婆能降魔伏妖,額上第三只眼的神火威力無窮,曾把印度教中的愛神燒成灰燼,因而印度教中的愛神有“無形”之稱。濕婆神善舞,傳說他創造了剛、柔舞蹈兩種,是人間舞蹈的開端,所以,印度人也奉他為舞神。 濕婆的妻子是雪山女神帕爾瓦蒂。她的前身是薩蒂,因父親看不起其丈夫濕婆,她怒而跳火自焚,后來“薩蒂”就成了印度貞婦自焚殉夫的代名詞。帕爾瓦蒂還有兩個化身,一是難近母,二是伽利女神。這也是印度教教徒十分崇拜的女神。 濕婆的兩個兒子也是有名的神,一是象頭人身的智慧之神格納希,一是戰神犍陀。關于格納希,傳說很多。有一種傳說說,有一天,帕爾瓦蒂在家沐浴,她讓兒子格納希在門口守護,不要讓任何人進來。這時濕婆恰好外出歸來要走進家門,有母命在身的格納希死活不讓父親進去。濕婆大怒,揮刀砍下兒子頭顱。當濕婆明白原委之后,知道錯怪了兒子,于是采取補救之法。他讓妻子出門把見到的第一個動物的腦袋砍下來,安在兒子的脖子上,兒子就能起死回生。帕爾瓦蒂出門見到的第印度教加利女神 一個動物正好是一頭象,于是,格納希就成了象頭人身。 濕婆還有一個讓印度教教徒供奉的很特別的物件,那就是在好多濕婆廟中可以看到的石雕圣物“林伽”,這其實是濕婆的生殖器。傳說梵天曾同他商量如何創造世界,他沒有理會而是沉人大海去修行了,待他出海歸來,世界已經創造完畢,與他不相干了。濕婆一氣之下,把生殖器割下來,扔到了人間。 印度教起源與教義 古代印度由于地居溫帶,因而物產豐饒,促使人民富干玄想。公元前1500年左右,雅里安(Aryans)民族侵入北印度,他們最初帶給當時西北部五河地方民族的宗教文化是“四吠陀典笈”,這時期宗教思想的特點是崇拜他們陸續塑造出來的神——多神教。公元前800年左右,吠陀時代的思想逐漸由西北方轉向于恒河流域的中印度,而多神教的崇拜也轉為一神教——即對所謂“梵天”的信仰。隨著“梵天”的確立,他們又創造出“梵天生四姓”之說,即婆羅門(僧侶)、剎帝利(貴族)、毗舍(平民)、首陀(奴隸)階級制度,十分嚴厲,作為掌握政權的剎帝利階級,其重要決策及宗教大事還得聽命于婆羅門階級。“梵天生四姓”之說在當時的印度已占統治地位,但不滿這一理論者仍在在有之,于是諸派哲學都應運而生,如數論、勝論、瑜伽、吠槽多……都有各自的不同宗教主張。后來,各派中的吠槽多派既遠承古籍又有所發展,對紛歧的各派哲學作了調和,成為印度宗教思想的正統者,也稱為印度教。 印度教各派在不同時期有不同的求取“解脫”的方法,但他們的方法雖異,而萬變不離其宗,又有其共性。如吠陀時代重在祭祀儀式,欲仗“神力”以求解脫。吠槽多則反對繁雜的祭祀儀式,主張以“梵”為中心,把人們引到“梵”去,達到梵我合一的解脫境界。對世界是如何形成的問題,歸結為“梵”和“神”的創造,“梵”是宇宙萬物的創造主。其說法之基本精神與《創世紀》所說確是異曲同工。 隨著歷史不斷的前進,印度教的各派修行方法,也向兩個極端分別轉化:一是縱情的享受,他們認為人是“梵天”所生的,既成為人,就必須縱情享樂,不計因果。二是修極端的苦行,如赤身、拔發、投淵、投灰、絕食……妄圖用這些苦行以求得死后的“快樂”。這兩種偏于極端的修行方法都是片面的、錯誤的。 印度教對于靈魂和肉體的關系是這樣認為的:生命不是以生為始,以死而終,而是無窮無盡的一系列生命之中的一個環節,每一段生命都是由前世造作的行為(業)所決定。動物、人和神的存在都是這個連鎖中的環節。一個人的善良品行,可以使他升天,邪惡則能令他來世墮為畜類。一切生命,即使在天上,都必有終期,不能在天上或人間求得快樂。虔誠的印度人的愿望是獲得解脫, 在那種不變的狀態之中獲得安息,這稱為梵和涅。 牛被印度人看作是神的化身,受到人們的保護不被宰殺。牛被稱作“如意牛”,也代表幸福吉祥;印度人使用牛糞來治療皮膚病和一般的外傷,療效非常好。恒河是印度的圣河,她孕育了印度的文明,人們稱天河,每年的許多節日和祭典都在恒河河畔舉行,小孩子的成人禮也需要恒河水來淋浴。我們經常可以看到人們在恒河中洗浴身體,人們希望通過圣水消除疲勞、驅除疾病、洗凈身體的罪惡。 人們還通過制作護身符來建立自己與神和神力之間的聯系,幾乎每一個人身上都有不止一個的飾物。這些物品大都是懂得祭祀的人精心制作的,是老師給弟子的禮物,也是朋友之間的信物或是來自施法的祝福。不管怎樣,那都是代表生命親近另一生命的善意的行為。。
熱心網友
支持第三樓
熱心網友
我也想知道
熱心網友
看看這個
熱心網友
你可以到這里看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