熱心網友
過橋米線 過橋米線由三部分組成:一是湯,二是切成薄片的各類嫩肉,三是米線和時鮮蔬菜,制湯考究,選用武定壯母雞、本地老母鴨和豬筒子骨煨制,制湯的要領是選料講究,原料與水來格按比便投放,中途不準加水,要用旺火燒開,撇去浮沫、改用小火煨制。鮮湯制好,經用精鹽、味精、胡椒粉調味后,裝碗時在湯內注入熱雞油,油浮在湯的表面起保溫作用。肉片根據不同價格檔次分高中和大眾款式。一般檔次有白肉片、火腿片、豬脊肉片、腰片等,五種原料分別裝盤各為一件,高檔有水發海叁、豬肚頭、烏魚片、水發魷魚、豬脊肉片、鮮雞脯肉片、火腿片等。過橋米線檔次的高低主要根據肉片的種類、是否加有海味以及份量的多少、裝盤的形式而定。除肉類原料外,還有時鮮蔬菜如豌豆尖、韭菜苔、草芽、蔥花、芫荽末,水發豆腐皮等。 吃時用大磁碗一只,先放入熟雞油、味精、胡椒面,然后將雞、鴨、排骨、豬筒子骨等熬出的湯舀入碗內端上桌備用。此時滾湯被子厚厚的一層油蓋住不冒氣,但食客千萬不可先喝湯,以免燙傷。要先把鴿蛋磕入碗內,接著把生魚片、生肉片、雞肉、豬肝、腰花、魷魚、海參、肚片等生的肉食依次放入,并用筷子輕輕撥動,避免粘連在一起。待鮮肉片已發白成熟即可撈出蘸佐料下酒食用。此時油湯碗內立即放入各種蔬菜、豆腐皮、米線。撒上蔥花、芫荽即可食用,亦可肉片燙熟后即將蔬菜、米線放入燙熟共同食用。吃起來味道特別濃郁鮮美,營養非常豐富,常常令中外食客贊絕口。過橋米線集中地體現了滇菜考究而豐盛的原料,精湛的技術和特殊的吃法,在國內外享有盛名。 由于過橋米線湯一般都在80攝氏度以上,湯上桌后,切記不要急于去品嘗,不然會燙傷嘴唇、舌尖。這是一道飯菜合一、自烹自調而食的有強烈地方特色的小吃,進餐者可按照自己的口味的各種動物性原料經過燙制成熟,并將半成熟狀態的蔬菜、米線等入湯升溫使其完全成熟。由于各種肉片是利用鮮湯燙熟,異常鮮美滋嫩可口,老少南北皆宜。湯水寬厚、油重、米線滑潤,久吃不厭。雞絲涼卷粉 雞絲涼卷粉是流行于云南民間大眾的米類制品。采用粳米淘洗干凈,浸泡數小時后帶水磨成漿,放入特制的蒸屜攤薄蒸熟,晾涼后取出卷成筒狀,食時用刀切成塊,放入碗中待用。 雞絲涼卷粉軟糯、滑爽,咸鮮帶酸甜微麻辣,久吃不膩,味雋美且長久。此小吃多于夏季流行。豌豆粉 豌豆粉是云南人十分喜愛的雜糧制品。豌豆性味甘,微寒。具有補中益氣,解毒利用的功效。適用于小便不暢,下腹脹滿,消渴,婦人乳閉等癥。 豌豆粉是用干豌豆粒磨瓣去皮,用水泡發后,摻水磨成漿,經過濾、熬者成糊,冷卻后凝固而成。質地細膩滑嫩,色澤姜黃,口感有豌豆的特殊芳香,經刀功成形后烹調可熱吃或涼吃。滇味炒面 滇味炒面酥脆與柔軟兩者兼有,咸鮮與辣甜并重,面條香鮮而帶韌性,調配料口味豐富多變而不顯多贅,韭菜、豌豆尖的清香加上胡椒粉的辛香諧和并存,特別是云南獨有的調料甜醬油余味悠長,使人難以忘懷。燕麥炒面 燕麥炒面是云南的傳統食品。滇東北、滇西北高寒山區多以燕麥炒面作主食。燕麥是禾本科一年生植物,主產于滇東北和滇西北高寒山區。燕麥營養價值高,蛋白質含量高達15%,含有大量可溶性纖維素,各種維生素和礦物質含量也較高。所以燕麥具有較高的食療效果,有降低膽固醇和甘油三脂的作用。 加工燕麥炒面,過去多為手工操作,現部分改用機械操作,其工藝流程為:選洗、焙烤、粉碎、篩分和計量包裝。加工時要嚴把兩關,一是選洗時,除洗去塵埃外,并把砂石淘洗凈,保證含砂量低于規定標準;二是掌握好焙烤火候,火小了不熟,火大了容易炒焦,有苦味。 燕麥炒面色澤淺咖啡色,香氣撲鼻,糯而不粘,特別適合老年人食用,是高血脂病患者必備的食品。其吃法簡單,用開水沖燙調勻即可食用,也可涼水和面拌勻,搟成薄餅,上蒸籠蒸制,趁熱卷入菜肴,其味極佳。 燕麥制成燕麥粉后,還可加工成燕麥片,其工藝為:配料、熟化、軋片、焙烤,冷卻后計量包裝。燕麥片吃法簡單,可干食,多用熟牛奶或開水沖調后食用。燕麥片由于加工時加入了各種配料,如維生素、微量元素和各種味料,營養更加全面,麥香馥郁,深受人們的歡迎。 呈貢臭豆腐 臭豆腐是云南民間頗為盛行的一種名特豆制品,以昆明市呈貢縣所產品質最佳,且歷史悠久。呈貢臭豆腐相傳始于清康熙年間,最早是由該縣七步場村的王忠發明的。康熙帝品嘗后,對其美味甚是贊賞,列為"御膳坊"小菜之一,并賜名為"青方臭豆腐"。 呈貢臭豆腐以優質黃豆為原料。制作工藝較為復雜,黃豆經過篩選、脫殼、浸泡、磨漿、過濾、煮漿、點漿、成型、劃塊、發酵等十道工序。呈貢臭豆腐質地軟滑,散發異香。先人贊譽云:"味之有余美,玉食勿與傳"。它不僅有很高的營養價值,而且有較好的藥用價值。古醫書記載,臭豆腐可以寒中益氣,和脾胃,消脹痛,清熱散血,下大腸濁氣。常食者,能增強體質,健美肌膚。 臭豆腐食法較多,主要有兩種,一種是蒸吃,即將臭豆腐用水漂凈,置入碗內,配以食油(最好是雞、鴨油)、食鹽、辣椒面,放在鍋里蒸熟,食之美味可口,鮮嫩無比。一種是燒吃,即將臭豆腐切成小方塊,擺在涂油的鐵簾上,用栗炭火慢慢烤燒,來回翻動,直至兩面呈金黃色。另用一只小碗,放入甜醬油或咸醬油,以及鹵腐汁、椒麻油、蒜泥、辣椒面兌面佐料,再放上芫荽末或薄荷末,蘸著吃;或蘸上食鹽,味精、花椒面、胡椒面、辣子面混成的干粉后,亦可食之。一般都是邊燒邊吃。摩登粑粑 摩登粑粑是昆明市的著名小吃。"摩登"一詞源于法語,意為時髦,昆明人當漂亮講。因品種的創制者是原昆明綏靖路的姐妹倆,他們年青漂亮,經營有法,制作的粑粑銷量日增,不幾年后人們就把這家小吃店稱為摩登粑粑了。摩登粑粑入口表皮香脆,其他部分柔軟易嚼,口感甜而不膩,兼有奶油的鮮香。 大救駕——騰沖產的餌 細糯、色白、有筋骨,切成菱形片,加鮮豬肉片、火腿片、酸菜、蔥花、菠菜、番茄、糟辣子、雞蛋等炒香,又加入少量肉湯燜軟,再用醬料調味,最后還配一碗酸湯,就可以上桌。吃起來辣而香,非常美味。 出水芙蓉餌絲——把包著肉的小蛋卷、烤肉和騰沖餌絲一起煮,餌絲吃起來十分柔軟細膩,湯則十分鮮美。 騰沖酸腌菜——酸腌菜是昆明老百姓的家常菜,把曬干的青菜切段,撒上粗鹽,拌以辣椒、花椒、生姜、八角、小茴香和些許料酒,放入陶罐腌制一個月就可食用。吃起來酸辣適中,有一股特別的甜味,口味獨特,十分開胃。 泡菜—— 有傳統的泡黃瓜、泡海帶、折耳根、泡苦瓜、泡龍抓菜,吃起來辣卻有獨特的香。特別推薦辣藕和辣毛肚,藕香軟,毛肚香脆,辣味十足。 泡水果——傣味菠蘿、辣草莓、辣楊梅、辣酸木瓜。當新鮮水果被辣椒包裹會是怎樣,你一定不敢想會是什么味道。其實除了放入口中時感到微辣,吃起來卻依舊是水果的香甜。 涼螺螄——小的去殼螺螄被辣椒、咸辣醬等多種作料混合攪拌,口味十分獨特。螺螄脆而辣,十分誘人。 豆花米線——是涼米線中的一個最具風味的品種。“豆花”即水豆腐或嫩豆腐,放在米線上,配以甜辣醬、甜咸醬油、韭菜、酸腌菜、花生末、油辣椒、胡椒面等其他作料。吃時把豆花攪拌開,和米線、作料拌起來享用,味道甜而辣,口感很好。 豆面湯圓——把湯圓放到裝有豆面的盆里輕輕搖晃,湯圓就裹滿了香香的豆面,再放進一些紅糖稀,使湯圓不那么干。湯圓軟軟的,外面的豆面很香甜,味道很好。 鹵餌絲——把餌絲放進小銅鍋內,放一點甜咸醬油,用小火煮,待湯汁快干時放入韭菜、酸腌菜、豆芽、肉絲不停的翻炒,小鍋內會發出 的響聲,十分好聽。湯汁快收干時,淋入紅油,出鍋裝碗。吃起來偏甜,鹵汁香濃,微微有點干,可隨意打店里提供的筒子骨湯喝,味道很好。 石屏鹵豆腐——石屏的豆腐是用很香的黃豆磨制出來的,口感十分細膩。由20種藥材專門配置的鹵藥配以醬油制成口味獨特的鹵水,專門鹵制石屏豆腐。咬上一口,皮脆而香,豆腐口感十分細膩,有很香的黃豆味和鹵水味。 小鍋米線——用一個小鐵鍋,把韭菜、酸腌菜等作料和碎肉、米線等放到一起煮,一次正好可煮一碗,是很傳統的正宗昆明小吃。 罐罐系列——罐罐腦花、罐罐牛肉、罐罐臭豆腐、罐罐粉條、罐罐血旺、罐罐洋芋、罐罐海帶、罐罐藕,品種實在是多。用紅燒牛肉的湯料,在小土罐里加入粉條或臭豆腐等不同材料,再放入香菜、薄荷、酸腌菜、豆瓣醬等作料,用小火煮,關火前加入一大勺香噴噴的肉帽,味道絕對是一流的好。 調糕藕粉——把米糕放在小竹蒸籠里蒸上5、6分鐘,放進現調的藕粉里,再撒上紅糖稀和芝麻、白糖、紅絲綠絲,顏色十分好看。把米糕和藕粉一起攪拌開了吃,味道香甜,不過要趁熱吃,不然稀掉后便沒有了柔韌的口感。 冰稀飯——用糯米煮成的稀飯,加入冰塊、紅糖稀、芝麻、紅綠絲,攪拌后吃,糯米軟而香甜,冰涼的感覺讓人忘記了先前的辣,十分適合夏天吃。此外還有:豆燜飯 都督燒賣 洗沙蕎包 破酥包子 云南春卷 包谷粑粑 洋芋粑粑 麻醬燒餅 路南乳餅 鹽餅子 路南鹵腐 南壩豆腐 雞哈豆腐 燒豆腐 燒餌塊 富民腌雞樅 干巴菌韭菜花。
熱心網友
昆明的好吃的多得很,你要來親自感覺一下
熱心網友
樓上說的不對,如果真的去地州上,那多費事啊!!!!我介紹幾個去處,文化巷,滇池電影院,全景,西南大廈后面!!!最老的那就去官渡古鎮吧!!!!
熱心網友
樓上說的都不是昆明的名吃,你是吃不到地,昆明沒有名吃.要吃只有去地州上!
熱心網友
如果要說地道的昆明小吃,好吃的不多,但是還是有的。比如小鍋米線、豆花米線、官渡小吃等。如果你現在在昆明,介紹一本書給你《昆明的慵懶時光》。很不錯哦,上面有很多美食介紹。可以讓你在昆明吃好玩好。更能讓你體會到昆明的精神。
熱心網友
大救駕-炒餌絲味道非常好。建議你到景星街去吃吃,回來自己做。
熱心網友
其實都不好吃。好吃的都不是昆明的,而是云南別的地方的。像過橋米線。煮好雞湯后,準備好一些可以即熟的食物,看你自己愛好準備。然后放到雞湯里去燙。差不多2分鐘后把米線放進去燙上2分鐘就可以食用了。味道還不錯。注意,雞湯一定要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