現在很多的股票都開始創新低了!真是拿它沒辦法,哪個人有好的辦法?。?/p>

熱心網友

股市從來就沒有很好地轉變其向股民掠奪財富的錯誤定位,股改和近期推出的權證都是為某些利益集團服務的,股市能好嗎?這是股改剛開始的一篇文章,請交流。 解決“股權分置”的九個比喻一、 共識——搶光了衣服還一條褲頭的“共識”。據管理層和某些專家們說,當前進行的解決股權分置方案是各方取得了“共識”。根據是絕大多數流通股股東投了贊成票。尤其試點公司復牌后都漲停了。但廣大流通股股東都十分清楚,尤其管理層更是心知肚明,這只是流通股東無奈的選擇。根本無公平、公正所言?,F在有許多專家稱試點公司的方案是“沒有最好,只有次好”的選擇。這是站在管理層和上市公司大股東的立場上說的。在他們看來,什么是最好——當然是無條件將他們手中的非流通股直接上市流通。以一元錢的成本(通過歷次分紅恐怕只有幾角錢的成本了),流通上市后搏取幾倍(二級市場上股價是幾元就是幾倍)甚至幾十倍的暴利。而對于廣大流通股股東來說,他們的損失已是不堪提及。兩市超過萬億的市值灰飛煙滅可以粗略的計算出來。許多人已經是傾家蕩產,甚至走了老馬(6月8日因把股票割在地板價上股市又突然大幅反彈,因極端懊悔猝發心臟病而死)的路。在這種情況下,對于任何哪怕是一丁點的“補償”也是饑不擇食。如同一個即將葬身大海的人,一根稻草也要抓??;一個饑餓難耐的人,給一塊發餿的窩窩頭也趕快吞食一樣。但這絕不能說這是他們對撈一根稻草、吃發餿的窩窩頭已打成了共識。何況上有“保持國有股的控股地位”,下有試點公司對于極少“對價”的“這是底線”的威脅。在他們來說,只有最壞(什么也得不到)和次壞(多少有一點“小意思”、“小施舍”)之間進行選擇。廣大流通股東被掠奪后的狼狽,很像被強盜扒光了衣服,羞愧難當。這時,強盜良心發現,拋回一條小褲頭讓其暫時遮羞,她當然很快接受并穿在身上,這總不能說他們是打成了“共識”,以后就照此辦理就行了!二、 對價——芝麻開門的咒語對于非流通股,無論出多大的“對價”,只要獲得通過,就是得到了“芝麻開門”的咒語,可以進入“山洞”取得大量的“財寶”。以第一批試點的四家公司為例。有人算過帳,實施他們各自的方案,一次就可獲取74億元的暴利!比以前股市中任何掠奪形式撈得都“過癮”。而對于廣大流通股東,甭說手中沒有試點公司的股票,就是有,最大收益也只不過相當于平時的兩、三個漲停板,還得及時拋出,否則看一下600031等“自動除權”的走勢就知道,這點可憐的“補償”弄不好很快就成了“狗咬尿泡——一場空!可以說“對價”是一場零與無窮大的極不對稱的比較。三、溝通——巨人與侏儒的較量。在確定“對價”的過程中,管理層選擇了最“公平”的方式——大股東與中小流通股東通過互相“溝通”(討價還價)確定。有人恰切地將其比喻為“狐貍與小雞的談判”;我看更像是把一個巨人和一個侏儒硬推到拳擊臺上進行較量。廣大中小流通股東,散亂在全國各地,他們很難形成合力,甚至沒有微機或不會用微機進行投票;而大股東不但實力雄厚,還擁有各方面的優勢(宣傳、輿論、組織、甚至采用收買等經濟手段),在這場“談判”中處于絕對的強勢、掌握無比的主動權。他們是在“最大暴利”和“次級暴利”之間進行選擇;而中小流通股東只能在“死亡”和“傷殘”中選擇,四、 基金和券商——成了猶大。在這場利益的搏弈中,基金手中拿著、賺著廣大流通股股東的錢,按理應該成為廣大流通股股東的代表,與他們在同一條“戰壕”里“戰斗”,然而從幾家上市公司中投票的實際情況看,結果正好相反,他們背叛了廣大流通股股東。致使這些明顯損害流通股股東利益的不公平方案得以通過。不過這可以理解,眼前的經濟利益使他們放棄了對長遠利益和公眾利益的權衡。這也不是第一次,如在通過寶鋼的增發方案時,先是反對增發,后被收買而“反水“,使這家“不缺錢”的公司圈幾百億錢獲得成功。從而也把寶鋼請上了“無誠信”的寶座。五、 非流通股上市流通——脫了馬夾又再來了對于非國有股,雖然有法律規定不能上市流通。但管理層和上市公司在巨大利益的誘惑下,上市流通的欲望異常強烈。不惜違背法律規定試圖上市流通,但原來是采取比較隱蔽的“曲線流通”的辦法,如曾經遭到反對的“以股抵債”、開放“C股市場”等。在受到質疑和反對后,就干脆來個“脫了馬夾”赤膊上陣,利用廣大投資者對“分置”的強烈不滿,以解決“分置”為借口,直接運作上市流通。六、 解決“分置”總動員——超級大忽悠。最近,管理層一反過去對股市上長期存在的問題漠然置之的常態,對這次運作解決“分置”試點,從文件下發,選擇試點公司,輿論宣傳造勢、動員各方力量積極配合,都發揮了空前的高效率,在大部分人對諸多問題還弄不明白的時候,就讓其“生米做成熟飯”,并有就此推廣的架勢。不能不使人感到這是一次超級的大“忽悠”,但這次不是忽悠一對拐杖和一輛擔架車,而是廣大投資者的生命財產。七、 補償——對亡靈的祭奠“殺人償命、欠債還錢”是最普通不過的道理。而面對牽涉面如此之廣,人數和資金如此之大、政策性如此之強的大一系列問題,上面卻至今沒有一個全面、明確的說法。其實大家都明白,其“對價”的實質是非流通股為了上市流通而付出的“解禁和流通”的的買路錢。與“補償”根本掛不上號。首先,既然是“補償”,起碼得先弄明白為什么要補償、補償原則、補償數量、對誰補償、如何補償等最基本的問題。然而直到現在,打出“協商”、“溝通”二字就把如此多的問題一把抹平了!這么多重大問題都還糊涂著就射出不回頭的“箭”。筆者認為,“補償”根本談不上,因為那些最應該付出“補償”的公司,有許多已經爛掉了,有的根本沒有補償的能力,就是勉強補償也沒有什么價值。而最有補償能力的又往往是上市晚、業績好,他們又很不情愿為別人“埋單”。補償對象方面,現在流通股東的構成,與過去已是物是人非;不用說老馬們已撒手人寰,更有許多人已忍痛離開了股市,他們最應該得到補償然而已無法得到補償了。至于最近大量新開戶的股民,他們則沒有受到損失或損失較小,他們得到“補償”純粹是意外之財。也有可能陰差陽錯碰巧了把父親應得的補償補給了兒子,但這種概率極小。從微不足道的“補償”和雙方身份的變遷,更像是對“老馬”及老一輩股民的一點祭奠。八、 都要進行“股改”——趁她懵懂,都來強奸。最近管理層推出的“利好”令人眼花繚亂。推出的方案也五花八門,連人們還不熟悉的“權證”也出臺了。甚至還有中集集團不肯補償而要申請退市的消息來“震?!睆V大股民,告訴他們不要期望太高了。在這鮮花與毒草共生,鬼叫與甜歌齊吼的狀態下,大部分試點公司方案得以通過,而廣大流通股東在多方夾擊下,除了無奈選擇極端不公平的“次孬”。別無更好的路可走。于是管理層在這種以行政手段營造的“大好”形勢下,頻頻開會進行動員,發出了所有公司都要進行試點的號召。并不再進行第三批試點。這無疑是讓他們趁流通股股東還懵懵懂懂時,一齊上來進行強奸。九、 人造牛市——豆腐渣工程。無論通過試點方案的公司非流通股鎖定幾年(連法律規定的非流通股流通問題都能說變就變,這種口頭的承諾只能是騙局一個,怎能靠得住?)后上市,中國股市未來幾年面臨超過兩倍的擴容大躍進是不爭的事實。成本只有幾角錢的非流通股面對二級市場上幾元甚至幾十元的套現“錢景“,其誘惑力比現在要大得多,不套現才怪。其“保持控股”之說只能理解為臨時裝傻,日后他們若在高價賣出,等股市在沉重的擴容壓力下大幅下跌后再買回來,不是控股更多嗎?何況那時既無法律約束和流通的任何屏幛,又無流通股東的指責,何樂而不為!但是在上市公司質量等根本問題上,領導層并沒有下那么大的氣力。許多要害問題至今無根本轉變。因此這種一口氣吹起來的“牛市”,在完成“大股東”又一次空前掠奪后,只能像“豆腐渣工程”很快崩塌。受到禍害的還是廣大被“保護”的中小流通股東。總之,當前對“分置”問題的解決辦法,是極不嚴肅,極不負責的;后果也是極其嚴重的。如繼續進行下去,必將釀成歷史上又一個重大冤案。強烈要求管理層如他們所說的“三個代表”、“執政為民”和“保護中小投資合法權益”的精神,立即停止現在的做法,并實事求是地重新制定公平合理的“補償”方案。。

熱心網友

7000萬股民倒下了,又一個7000站了起來-當然是踩著前面7000萬的尸體上。中國最不缺的就是人,最不值錢的也是人,這里面最最最不值錢的就是炒股的人了,等著吧,新一輪屠殺即將開始了,先從中小板開始。

熱心網友

到時,在股改總結報告或呈述報告里,"成功"一詞的出現決不會少于X次的.

熱心網友

良心和忠心都被破壞了,只有上天才知道誰對?

熱心網友

你覺得沒用。

熱心網友

我覺得股改很成功,因為大部分都通過了。很多散戶以為股改期間不會跌很多這是一相情愿

熱心網友

股改失敗沒有標準!

熱心網友

跌不代表股改失敗,至少證監會這么認為.

熱心網友

失敗的是股民啊

熱心網友

關鍵是沒有真正的讓利于民,還富于民,只給流通股東一點點蠅頭小利,就想把自己的籌碼拿出來換錢,結果兩敗俱傷,市值蒸發,投資者怨聲載道。。。。

熱心網友

現在是沒辦法?。?/p>

熱心網友

股改未完還會跌的。

熱心網友

這爛股市,恨不得把它炸掉!

熱心網友

是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