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不知我的孩子算算膽子小,所以特地一請教一下專家。男孩,37個月,所有么不清的東西,他都不動,自我保護意識極強。如:有坑的地方他不騎,即使再小的坑他也怕摔。小動物他都不動,怕咬手,別人抱著也不絕不敢動小狗的尾巴。特戀舊,喜歡聽熟悉的歌,看熟悉的書。這一切屬于正常嗎?
熱心網友
性格使然。
熱心網友
這種情況也不能完全算是膽小,像你說的,可能是孩子天生的這種自我保護的意識比較強。這是孩子的性格因素決定的。有些人的性格就是外向的,樂于嘗試新事物,勇于探索,而有些人與生俱來就是小心謹慎的,戀舊型,不太愿意接受新事物。 其實孩子的這種性格,是被父母平時的所做所為潛移默化的。父母在做事態度上無形的教育,容易讓孩子產生很多顧忌。為了避免孩子日后這種性格向自我封閉型發展,父母要多多地對孩子進行正確的引導,比如,不要過于限制孩子的活動,適當的時候允許孩子單獨外出,盡量讓孩子多接觸同齡伙伴,增加孩子的交往能力;如果是孩子自己的事情,父母不要事事包辦替代,使孩子喪失鍛煉的機會;對孩子不要過分嚴厲。 要讓孩子學會在自我保護的基礎上,適當地對生活進行拓展性地探索,不用怕小坑,摔了下次就繞著走;小狗的尾巴也沒什么可怕的,只要用愛心去對待小動物,小動物也愿意和我們做朋友;老歌老書固然好聽好看,但是那么多新鮮好聽的新歌和新鮮好看的新書對我們也很有誘惑力啊!父母在這個時候的態度是最能夠給予孩子正確的引導的。所以,父母一定要注意自己的做事態度。 1、創造一個溫馨祥和的家庭氣氛,讓孩子自由自在地生活,并讓孩子有充分發揮的余地。 2、端正父母教育態度,從思想上認識對孩子的嬌寵、包辦,或過分保護,只會造成孩子怯懦的性格。父母要樹立起糾正孩子怯懦性格的信心,只有教育得當,才能使年幼的孩子得到健康發展。 3、平時,處處注意培養孩子的獨立性、堅強的毅力和良好的生活習慣,鼓勵孩子去做力所能及的事情,讓他(她)學會自己照顧自己。當孩子遇到困難時,不要一味包辦,而要讓他(她)自己想法解決。當然,開始時父母要予以必要的指導,使孩子慢慢學會自己處理各種事,而不能一下子就不問不管使孩子手足無措,更加膽小。 4、帶孩子到大自然中去,使孩子敞開胸懷,開拓眼界,還要教給孩子適當的技能,如唱歌、繪畫、手工等,使孩子堅信自己并不笨,從而增加自信心,敢于參加小伙伴的活動,勇于參與各種新奇的有創造性的活動。 5、鼓勵孩子與人接觸交往。可以多帶孩子到各種集體場合,別人表示的對孩子的友好尊重,能使他感到快樂,孩子也會注意與人交往。最主要的是要孩子和同齡伙伴多接觸,有意識地邀請一些小朋友到家中來,讓他做小主人。平時注意幫助孩子結交新朋友。 希望在父母的努力下,孩子能夠很快地展現他本該活潑、好奇的本性來!。
熱心網友
正常的 不要擔心 多多交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