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們家孩子已經一歲四個月了,就是不開口說話,只會叫爸爸,心里真著急孩子什么聽的懂,就是不愛說。有什么方法能夠刺激他嗎?
熱心網友
寶寶語言的發展是寶寶智力成熟的重要標志。具有優秀語言表達能力的寶寶,在很多方面的學習都表現出來了一定的優勢。絕大多數寶寶在2歲的時候開始出現了多詞句,這表明了更復雜語言的出現。 但有一些寶寶卻不是這樣的,他們直到2歲仍然不會說話,甚至連一個字的表達都不會,當他們有需求的時候總是用手來“比畫”,最多配合一些簡單的發音。 您的寶寶有這樣的情況嗎?您一定非常著急? 現在,您需要一些“診斷”,看看到底是什么原因造成寶寶“不喜歡說話”的? ※語言發育“診斷程序” 一、生理性診斷 1。看看寶寶的舌息帶是否有粘連? 2。帶寶寶去醫院檢查聽力? 3。其他病灶,比如腦癱等。 如果寶寶是因為生理性的原因不會說話,您需要趕快給寶寶治療了,千萬不要錯過治療的黃金時間。如果這些原因都沒有,就接著找其他原因。 二、語言環境診斷 1。您經常和孩子說話嗎? A。經常。 B。有空就說。 C。偶爾,比較少。 2。除了您,和寶寶說話的其他人多嗎? A。很多。 B。不一定。 C。很少。 3。您家里的人講幾種語言(包括地方方言和外語)? A。比較統一,都講普通話。 B。和孩子講普通話,但成人間不一定。 C。口音很雜。 如果您的答案大部分都是C,那寶寶不會講話的原因很可能就是語言環境不利造成的。您給寶寶提供的語言環境太過單調或太過復雜,孩子沒有得到有效的刺激,導致了語言發展的滯后。您需要立即改變,應多和孩子說話,暫時統一全家人的口音,讓寶寶容易理解和模仿。 如果您的答案大部分都是A,那您給寶寶營造的語言環境是健康的,我們接著找找其他原因。 三、交流方式診斷 1。當您看到寶寶用簡單的手勢表達需求時,您的反應是: A。一般都能理解,幫助寶寶完成。 B。即使理解也要教寶寶盡可能說出來。 如果您的答案是A,那造成寶寶“不會說話的原因”很可能是語言惰性。您對寶寶的肢體動作太理解并馬上滿足寶寶的需求,使得寶寶沒有必要說話了。您需要逐步要求寶寶必須要說出來才理解他的意思。 2。您和寶寶說話的時候一般用什么樣的語句呢? A。正常語句,就象和其他成人說話差不多。 B。簡短的語句,并放慢語速。 如果您的答案是A,那造成寶寶“不喜歡說話的原因”很可能是交流形式太難,寶寶不容易理解和模仿,或者從心理上造成了壓力,認為只有像大人那樣才能說話。您應該稍微改變一些說話的方式,和寶寶說短句或用肢體語言配合簡短語句共同表達,接近寶寶表達能力,讓寶寶可以和您平行地交流。 四、心理原因 1。當寶寶開口模仿您說話的時候,您是怎么做的: A。及時地糾正寶寶的發音,并乘機反復鞏固。 B。不管寶寶的發音如何,及時地給予鼓勵。 2。當寶寶用手勢表示某種需求的時候,您很想讓寶寶說出來,您是怎么做的? A。一定要讓寶寶說出來才幫助他,否則就不滿足他。 B。反復教他2、3次,實在不愿意說就不強迫他,滿足他的要求。 3。您和寶寶興致勃勃地看動物圖片,您想乘機教寶寶說說動物名稱。他的反應是: A。您一教,他就表示出很煩躁的樣子,甚至連圖片也不看了。 B。您教的時候,寶寶偶爾能模仿您發音,他表示煩躁的時候你就立即停止。 如果您的情況大部分時候都是A,那寶寶不愛說話的原因很可能是您造成的,您對寶寶的要求太高了。您需要示范如何用語言形式進行交流,而不是強調使用標準的發音和語法句型。 對于有明顯厭惡“學講話”的寶寶,您甚至要對寶寶任何的交流形式表示理解,并進行平行的交流。否則,這類型的寶寶還會減少和您的任何交流,當有什么需求的時候,他不再愿意和您表示,而是自己來,或干脆放棄需要。這樣對寶寶的心理健康發展是非常不利的。 五、遺傳原因 造成寶寶說話晚的原因還有遺傳原因,您還可以查查家族史。 對照上面的“診斷程序”,您找到寶寶不會說話的原因了嗎? ※致家長的話 不要逼孩子說話,如果他不會說話,首先要找找原因。 。
熱心網友
貴人說話遲,別著急。有空多與他對話,讓他聽兒歌
熱心網友
是男孩嗎?我侄子小時候就不愛說話,說也是1個字1個字的說.后來上學就好了,現在有10歲了簡直是話嘮了.整天沒完沒了的說.你別著急,以后長大也許就好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