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代杰出畫家陳洪綬為什么號“老蓮”?緊急?。。≈x謝大家。
熱心網友
陳洪綬(1598—1652)字章侯。幼名蓮子,號老蓮,又號小凈名。明亡以后,自號僧悔、悔僧、云門僧、九品蓮臺主者、悔遲、老遲、弗遲等。他是明末清初充溢著真摯感情的詩人和善于刻畫世情的散文能手,又是一位不甘傍依古人而能自創一體的書法名家,更是一位擅長人物、精工花鳥、兼能山水的藝術大師。其中繪畫造詣最高,當時與北方的崔子忠齊名,號稱“南陳北崔”。前人評論他的人物畫“力量氣局,超技磊落,在仇(英)、唐(寅)之上”,當代國際學者推尊他為“代表十七世紀出現的許多有徹底個人獨特風格的藝術家之中的第一人”。 他仕途功名毫無成就,屢試屢敗,只是“諸生”(秀才)。素懷“濟世匡國”之志,但黑暗的現實終使他的理想歸于破滅。明朝覆滅后,四十九歲那年出家在紹興云門寺為僧,常縱酒狂放,借以發泄“故國遺民”的悲怨。到晚年在紹興、杭州一帶以賣畫為生,又不肯阿諛權貴,貧病終生。 他的畫多題老蓮名,寄寓不染污泥之意。無論工筆、意筆、重彩、淡墨等,均賦予了鮮明的個性,把他的情感在此充分淋漓地發揮出來。他在構圖、設色方面主要傾向簡素淡雅,多用中鋒圓勁的線條,泰然自若,深得悠雅之趣,從而達到了“以唐之韻,運宋之板、宋之理,行元之路”皆大成,形成了“少而妙、壯而神、老則化”三個不同時期的藝術風格。 。
熱心網友
真的好佩服大家啊,找到那么準確的答案,實在是讓我羨慕啊,想知道你們是怎么做到的呢
熱心網友
陳洪綬(1598-1652)字章侯,號老蓮,是明末清初繪畫、書法、詩文俱佳的藝術大師。其中造詣最高的是繪畫。前人評論他的人物畫“力量氣局,超拔磊落,在仇(英)、唐(寅)之上”;當代國際學者推尊他為“代表十七世紀出現許多有徹底的個人獨特風格藝術家之中的第一人。” 陳洪綬出生于中國歷史上大禹治水會師之濱、越國古都、西施故里——諸暨市的楓橋鎮長道地(今為陳家村)。得天獨厚的人文積淀開啟了他的早熟和勤奮,傳說他愛看廟里的民間宗教壁畫,四歲自畫關公像于壁,十歲濡筆作畫使老畫家孫杖、藍瑛驚奇,十四歲可懸畫市中賣錢。他曾在《隱居十六觀圖冊》上題詩回憶: “老蓮無一可移情,越山吳水染不輕。”
熱心網友
陳洪綬,幼名蓮子,故自號老蓮
熱心網友
因為他的幼名為“蓮子”,故號“老蓮”,人們習慣稱之為“陳老蓮”。陳洪綬:(1588-1652)明代杰出畫家。字章侯,號老蓮、蓮子,晚號悔遲,更號弗遲、老遲,又號云門僧,九品蓮臺主等。諸暨楓橋(今屬浙江)人。曾師蘭瑛,長于花鳥、山水、尤精人物。家貧喜與窮人接近,個性傲兀,,生活放縱,不拘禮法。他反對文人墨戲,一般人稱他為狂士。崇禎時曾一度到宮里臨摹過歷代帝王像。明亡后,逃到山里,改裝為和尚,名悔遲。后來在杭州賣畫。他的花鳥、山水畫構思新穎,設色濃麗,各臻妙境。他畫人物,構圖簡括,造型夸張,勾線勁挺,富有節奏感和裝飾情趣。畫仕女,裝束古雅,眉目端凝,能從古拙中看出嫵媚。又熱心和民間刻工合作,為《西廂記》等戲曲小說作插圖,造型簡練概括,有血有肉,生活氣息濃厚。與當時勢北方人物畫家崔子忠齊名,時稱“南陳北崔”。其作品有有版畫《水滸葉子》、《博古葉子》、《西廂記》、《鴛鴦?!?、《九歌圖》、《屈子行吟圖》以及卷軸畫《戲嬰圖》、《生魯居士四樂圖卷》、《仕女圖》、《花卉山島圖》等,著有《寶綸堂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