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兒兩歲半,活潑聰明.由4個月開始流口水,現乳牙已出齊20只,可口水仍在流,今年夏天情況好了許多,但天氣一轉冷后,他的口水也多了,一天要換幾個圍兜.他平常嘴巴總不合攏,提醒他合嘴,但轉眼又忘記.
熱心網友
1、 小兒生后“流涎細胞”尚不發達,所以唾液分泌的很少。到3-4個月時,唾液分泌逐漸增多,到4-6個月時,開始出牙,牙齒的萌出又刺激了三叉神經,由此小兒唾液量就增多了。但此時小兒的口腔淺,自己又能不會把過多的唾液咽下去,于是就流出來。 2、 中醫認為“涎為脾之液,口為脾之竅”。如果脾胃虛寒,就不能收斂津液,故涎從口出,有的小兒不僅流口水,口唇也是紅紅的。這是“脾經濕熱”總之,遇到這種情...
熱心網友
1、 小兒生后“流涎細胞”尚不發達,所以唾液分泌的很少。到3-4個月時,唾液分泌逐漸增多,到4-6個月時,開始出牙,牙齒的萌出又刺激了三叉神經,由此小兒唾液量就增多了。但此時小兒的口腔淺,自己又能不會把過多的唾液咽下去,于是就流出來。 2、 中醫認為“涎為脾之液,口為脾之竅”。如果脾胃虛寒,就不能收斂津液,故涎從口出,有的小兒不僅流口水,口唇也是紅紅的。這是“脾經濕熱”總之,遇到這種情況請中醫辯證施治為好。 3、 小兒口或咽部粘膜發炎。面神經麻痹、腦炎后遺癥等也會引起流口水,應請西醫診治。 口水,就是唾液腺分泌的唾液。人體唾液腺主要包括舌下腺、頜下腺和腮腺,它們分泌的唾液都通過細小管道直接排放到口腔。一般說來,新生兒由于中樞神經系統和唾液腺分泌唾液的功能不完善,分泌唾液很少。但出生5個月后,嬰兒的中樞神經系統和唾液腺的發育逐漸比較完善,唾液分泌量增加。6-7個月以后的嬰兒由于出牙對口腔內神經的刺激造成唾液大量增加,這時口水流的更多,但此時嬰兒主動吞咽唾液的能力尚未形成,因而常流口水,加之嬰兒口腔底部較淺,當其變換體位,咿呀學語的過程中,口水就流出來了。嬰兒流口水是一種正常的生理狀態,等到嬰兒逐漸長大,吞咽功能和中樞神經系統功能進一步完善,到1-3歲后會自然消失。若孩子長大了,還流口水,那就可能是神經系統有了毛病或腦子發育不良,這就要請醫生診治了。當孩子生口瘡、牙齦發炎、咽炎、腦炎后遺癥,先天性腦發育不全等,均可引起小兒流口水。 嬰兒唾液常為酸性,還含一些消化酶和其它物質,因此對皮膚有刺激作用,唾液經常浸泡頦、下頜部直至頸部皮膚,會使局部皮膚發紅,甚至糜爛,脫皮。對于經常流口水的小兒,應經常用溫水洗凈頦部、下頜部及頸部,然后涂以油脂,以保護皮膚。 嬰兒唾液常為酸性,還含一些消化酶和其它物質,因此對皮膚有刺激作用,唾液經常浸泡頦、下頜部直至頸部皮膚,會使局部皮膚發紅,甚至糜爛,脫皮。對于經常流口水的小兒,應經常用溫水洗凈頦部、下頜部及頸部,然后涂以油脂,以保護皮膚。
熱心網友
小兒流口水在中國古代中醫理論學中稱之于“疳癥”。“疳癥”:此脾熱而因心熱也,遂至口中流涎不止,若不平其心火,則脾火更旺,濕熱上蒸而口涎不能止。
熱心網友
2歲多的孩子為何仍流口水第二軍醫大學附屬長海醫院兒科教授 方鳳 我的孫兒已2歲2個月了,至今仍流口水,每天都要經常換圍兜。經當地醫生檢查,既無病理現象,也無口腔炎癥,智力和神經系統都較好。請問該如何治療? 新疆 李正蓉李正蓉讀者 : 口水在醫學上稱唾液,是由口腔內的唾液腺分泌的。一...
熱心網友
2歲多的孩子為何仍流口水第二軍醫大學附屬長海醫院兒科教授 方鳳 我的孫兒已2歲2個月了,至今仍流口水,每天都要經常換圍兜。經當地醫生檢查,既無病理現象,也無口腔炎癥,智力和神經系統都較好。請問該如何治療? 新疆 李正蓉李正蓉讀者 : 口水在醫學上稱唾液,是由口腔內的唾液腺分泌的。一般來說,新生兒的唾液腺不發達,唾液分泌較少;4個月到18個月的孩子,常常會流口水。3~4個月的時候唾液分泌開始增多,每天口水量達200多毫升;5~6個月時更顯著增多,但這時候,孩子的吞咽功能尚不協調,而且孩子出牙前口腔較淺,口水往往來不及吞咽而流到口外。隨著年齡的增加,流口水現象會自然消失。但每當長新牙時,由于刺激唾液腺,又會流口水,這是正常現象。 根據病情,提示你的孫子仍然屬不會咽口水的原因。本癥沒有特效的藥物,但可以幫助孩子建立吞咽口水的習慣,方法是:讓孩子做閉唇和吞咽動作,家長和孩子一起做,象做游戲一樣。如果沒有疾病因素,流口水現象是會逐漸消失的。另外要注意護理,如流口水可能會引起口角和下頜部的皮膚損害,所以局部的皮膚要保持干燥。經常保持奶瓶、食品和玩具的清潔衛生,定期消毒,勤喂開水,多漱口或清潔口腔,防止口腔炎的發生。 第二軍醫大學附屬長海醫院兒科教授 方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