熱心網友
柿子性味歸經 性味 性寒,味甘澀 歸經 肺經 功效 肺生津,清熱止血,澀腸健脾,解酒降壓。 忌食 螃蟹 白薯 外觀柿子,扁圓,不同的品種顏色從淺桔黃色到深桔紅色不等,大小從2厘米到10厘米,重量從100克到350克。產地和品種柿子原產中國,在各地分布較廣,栽培已有一千多年的歷史。 中國、日本、韓國和巴西是主要產地。柿子的品種有1000多個,主要分為甜柿和澀柿子兩類,前者成熟時已經脫澀,后者需要人工脫澀。品種有河北北京一帶的磨盤柿、蓮花柿,甜心柿,山東的牛心柿、耿餅柿,鈴燈柿,雞心柿,紅柿,干帽柿、馬奶頭,綿柿,大紅袍柿,羅田甜柿等。食用甜柿可以直接食用,澀柿需要人工脫澀后方可使用。 脫澀的方法一般有放置一段時間,和用溫水或石灰水浸泡等方法。除鮮食外,柿子整個曬干之后可以制成柿餅。柿子還可以釀成柿酒、柿醋,加工成柿脯、柿粉、柿霜、柿 茶等。在北方,尤其是山東一些地區,有用柿子來做柿子煎餅。營養和保健柿子營養成份表每100克食物中 總熱量 48千卡 -脂肪 0。9千卡-碳水化合物 44千卡-蛋白質 2。8千卡蛋白質 0。7克總脂肪 0。1克碳水化合物 11克無機鹽 2。9克常量元素 - 鈣 10毫克- 磷 19毫克微量元素 鐵 0。2毫克鋅 19毫克柿子含有豐富的蔗糖,果糖,纖維素等碳水化合物,還含有蛋白質、鈣、磷等營養成分。柿子的澀味是由鞣酸(又稱單寧酸)引起的,故不宜多食。中國傳統醫學認為,柿子味甘、澀,性寒,歸肺經。《本草綱目》中記載“柿乃脾、肺、血分之果也。其味甘而氣平,性澀而能收,故有健脾澀腸,治嗽止血之功。”同時, 柿蒂,柿霜,柿葉均可入藥。習俗在中國一些地方的民俗中,有過年吃柿子的習俗,取“事事如意”之吉利。柿子五不吃 柿子富含果膠,是一種水溶性的膳食纖維,有良好的潤腸通便作用和保持腸道正常菌群生長的作用。但是吃柿子也得分人分時分量。 空腹不吃因柿子含有較多的鞣酸及果膠,在空腹情況下它們會在胃酸的作用下形成大小不等的硬塊,如果這些硬塊不能通過幽門到達小腸,就會滯留在胃中形成胃柿石,小的胃柿石最初如杏子核,但會愈積愈大。如果胃柿石無法被自然排出,那么就會造成消化道梗阻,出現上腹部劇烈疼痛、嘔吐等癥狀,曾在手術中發現大如拳頭的胃柿石。 不吃柿子皮引起澀柿澀味的物質基礎是鞣酸,柿子中的鞣酸絕大多數集中在皮中,在柿子脫澀時,不可能將其中的鞣酸全部脫盡,如果連皮一起吃更容易形成胃柿石,尤其是脫澀工藝不完善時,其皮中含的鞣酸更多。 不與蟹、魚、蝦等一起吃中醫學中,螃蟹與柿子都屬寒性食物,故而不能同食。從現代醫學的角度來看,含高蛋白的蟹、魚、蝦在鞣酸的作用下,很易凝固成塊,即胃柿石。 糖尿病病人不能吃柿子柿子中含10.8%的糖類,且大多是簡單的雙糖和單糖,因此吃后易被吸收,使血糖升高。 不能多吃柿子中的鞣酸能與食物中的鈣、鋅、鎂、鐵等礦物質形成不能被人體吸收的化合物,使這些營養素不能被利用,故而多吃柿子容易導致這些礦物質缺乏。又因為柿子中含糖較多,所以人們吃柿子比吃同樣數量的蘋果、梨更有飽腹感,從而影響食欲,一般認為,每次吃柿子不超過200克為宜。根據以上的介紹,你可以了解到柿子是一種很好的水果,但又不能多吃啊。特別是柿子含眼豐富的熱量和糖份,太吃多了也是發胖的因素哦。
熱心網友
俺只知道吃過柿子不要吃雞蛋
熱心網友
不要與海鮮一起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