熱心網友

未來的天戰如何打?軍事航天技術的發展極大地拓展了現代戰場的空域,使現代戰場發展為陸海空天由五維一體化戰場。而太空又成了現代戰爭中新的“制高點”。天軍和天戰的出現不再是科學幻想,而太空戰的戰法主要會有如下幾種。太空支援戰。指利用各種衛星為“地面”部隊提供情報、氣象、通信等支援服務。主要包括太空情報支援、太空通信支援、太空運輸支援、太空裝備技術支援和太空后勤支援等。主要支援方式包括:一是偵察監視敵方的部署和行動,為本國和盟國及時提供戰場態勢和軍事情報等。比如英阿馬島戰爭中,英軍利用美國“大鳥”衛星提供的數據,擊沉了阿軍“貝爾格拉諾將軍”號巡洋艦。二是為己方行動提供保障。即通過運用氣象、通信、導航、測地等衛星快速而準確地為己方服務。比如美國在海灣、科索沃戰爭中都運用了導航星(GPS)全球定位系統為陸海空軍提供導航,使各部隊的協調控制能夠有條不紊地進行。太空攻擊戰。指天基作戰部隊利用天基武器系統對敵太空、地面、海上、空中目標進行攻擊的太空戰行動。主要方法一是衛星摧毀法。即用己方衛星通過變軌道飛行與敵方衛星同歸于盡,或發射反衛星導彈及向能武器將目標摧毀;二是衛星捕獲法。即利用航天飛機或載人空間站上安裝的反衛星武器系統,由人來操縱捕捉敵方衛星將其帶回,或改變其星載儀器的工作狀態,令其為己方服務,變敵方衛星為己衛星。三是太空對“地”攻擊戰。即利用各種空間武器,從外層空間攻擊對方的各種地面重要目標。太空封鎖戰。是指使用天基武器系統,對進入或經過太空戰場的敵航天器進行封鎖打擊,以阻止敵向太空戰場增援,孤立敵太空部隊的作戰行動。主要戰法包括設障封鎖。如在敵軍用衛星、航天站等飛行器的飛行軌道上設置大量的太空雷、鐵球等障礙物,并保持足以破壞敵衛星的相對速度,使敵軍用衛星望而卻步;攔截封鎖。主要是針對敵方發射的洲際彈道導彈。據悉美蘇兩國都先后研制并部署過反導武器系統,用于在大氣層外攔截來襲核彈頭。太空電子戰。是指利用太空戰場電子戰武器裝備,查明、削弱、干擾、阻止敵方使用電磁頻譜及保護己方使用電磁頻譜的電子對抗活動。主要戰法包括使用無線電干擾敵方衛星、太空武器系統的無線電接收機,發射指令使航天器出故障,或離開軌道、迷失航向或遠離攻擊目標;利用微波武器、激光武器攻擊衛星和其它航天電子設備,造成目標結構性的破壞等。太空威懾戰。是指利用完善的天基武器系統來形成對敵的強大“制太空”優勢,迫使敵甘拜下風的心理威懾戰。如利用照相偵察衛星拍攝敵方的戰場衛星照片,以傳單的形式散發到敵人和敵國人民中間,造成對方心理上的恐慌和意志上的瓦解。利用衛星攻擊來襲導彈可以將其消滅在助推段的設計,迫使對方在發動導彈攻擊時,不得不考慮如果自己的導彈被攔截在本國領土上空,其結果會是“搬起石頭砸自己的腳”的危害等。《中國國防報》。

熱心網友

在人類和平利用太空資源的同時,軍事航天技術也在迅速發展。可以想見,未來的戰爭很有可能從地球表面轉向宇宙空間,形成“天戰”的趨勢。  所謂的“天戰”,并不僅僅指在太空中進行各種武器的直接對抗,更主要的是指空間技術的較量。例如,能進行超遠距離探測和監視的偵察衛星,高效率、大容量地進行信息傳遞的通信衛星,能為各種武器導航定位的導航衛星等。顯然,誰的太空衛星更先進,誰就有可能在太空中占據優勢,并進而控制地球表面的海、陸、空戰爭。而為了保證本方的軍用衛星,或破壞敵方的軍用衛星,就必須要有專門的天戰武器,也會誕生全新的兵種———“天軍”。  天戰武器將包括各種空間作戰飛行器和反衛星武器。空間作戰飛行器能在太空中執行多種任務,如空天飛機就能對敵方在太空中或地球上的目標實施攻擊,還能在太空中進行防御、維修、運輸、指揮、預警等。反衛星武器以破壞敵方的各種衛星為目的,可以設置在地球上,也可以設置在宇宙空間站,例如太空雷、智能卵石等。還有一些天戰武器采用微波束、激光束和粒子束來殺傷對方,因此威力巨大。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