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年人做了子宮切除術,術后護理時應注意什么?吃些什么食物為好?
熱心網友
老年婦科手術前后護理 老年婦科手術前后護理與老年外科手術前后護理有許多共同之步(參照外科手術前后護理條目),但由于女性生殖解部特點在護理上有特殊性,近年來由于手術技術及設備條件的改進,盡管老年婦女有許多并存癥、機體抵抗力差、手術風險大,但實踐證實老年婦女是可以接受大手術治療,關鍵是加強手術前后護理。1、術前準備(1)心理護理:婦科老年患者平素很少到醫院查治,一旦生病易...
熱心網友
老年婦科手術前后護理 老年婦科手術前后護理與老年外科手術前后護理有許多共同之步(參照外科手術前后護理條目),但由于女性生殖解部特點在護理上有特殊性,近年來由于手術技術及設備條件的改進,盡管老年婦女有許多并存癥、機體抵抗力差、手術風險大,但實踐證實老年婦女是可以接受大手術治療,關鍵是加強手術前后護理。1、術前準備(1)心理護理:婦科老年患者平素很少到醫院查治,一旦生病易產生恐懼心理,對手術治療憂心重重,甚至悲觀,加之不習慣醫院環境、飲食,同意接受手術治療的病人亦缺乏安全感,盼望兒女伴同照顧。為此要重視心理疏導、工作細心、服務態度熱情、主動、盡量由專人負責,達到互相了解,互相信任,增加交談機會,使感情融洽,對老年人術前衛生宣教要重視,因老年反應遲鈍,語言理解力下降(尤其農村婦女),需耐心,采用現實教育,使其樂意接受各種治療及檢查。(2)陰道準備:凡經腹子宮切除及根治手術病人,術前3~5天每日生理鹽水沖陰道一次,以保持陰道清潔度。外陰及陰道手術每日進行陰道沖洗外,從術前第5天開始,每日以1:5000高錳酸鉀液坐浴。手術晨需以10%肥皂水大棉塊擦洗陰道,并以生理鹽水沖凈后再以0.1%新潔爾滅棉塊擦洗宮頸及陰道四周。廣泛性子宮切除手術,術晨陰道常規消毒后。用1:5000呋喃西林液紗布填塞陰道,尾端留于陰道口外。老年婦女陰道萎縮,沖洗時使用器械要因人而宜,操作困難時可用小窺具或陰道灌洗頭沖洗,動作要輕柔,注意沖洗液溫度適宜(39~40℃)需坐浴時由護士配制液體,調節好溫度,一般43~45℃為宜,中間隨時調溫,每次20分鐘,避免燒灼或燙傷,并觀察病情。(3)皮膚護理:對由于家庭中衛生設施差,行動不便,或衛生習慣不良的病人,要重視術前清潔護理,體弱多病者可分段清潔。術前備毛包括腹部及會陰部范圍。備毛后需協助洗澡、更衣。由于老年婦女腹部皮膚松弛、無彈性,特別是經產婦有較多的陳舊性妊娠,剃毛時應沿著妊娠紋路進行,防止破潰,并注意臍孔清潔。(4)腸道準備:根據手術范圍按醫囑進行灌腸。老年婦女平素活動少,腸蠕動慢,常有便秘,為減少術中及術后脹氣需洗凈腸道,一般采用低壓肥皂水灌腸,每次量為500~700ml左右,個別老人肛門括約肌松弛,灌腸液不易保留,洗腸時需準備好便盆,老年病人多有二種以上并存癥,灌腸時觀察病情變化與灌腸效果是同等重要的。(5)留置導尿管:為防止術中膀胱膨脹,影響手術操作及術后尿潴留,影響切口愈合,常于術前留置導尿管(陰道手術在術中放置),導尿管型號根據尿道口情況用12~14號,保留時間長者應選用氣囊導尿管。老年婦女雌激素水平低,外陰防御力差,易發生下尿道感染,加之導尿管刺激可誘發尿道炎及膀胱炎。必須嚴格無菌操作,還可因陰道萎縮,前壁變短,尿道外口移位,不易分辨,放置尿管時要準確分辨,為減少刺激,插入導尿管前端應浸蘸消毒石蠟油,以增加滑潤度。2、術后護理(1)病情觀察:手術完畢回術后恢復室,每小時觀察血壓、脈搏、呼吸一次,注意有無滲血,各種引流引流性質及量,6小時平穩后,每4小時觀察一次,老年病人常伴多臟器疾患,病情變化常有隱匿性和突發性的特點,有些癥狀臨床上表現不典型,故在護理中應有足夠認識,如出現嗜睡、精神萎糜不振、低熱、意識朦朧時都應考慮并發肺炎、心血管管疾患、腦供血不足等,為防止術后心腦肺并發癥,常在術后采用低流量給氧,為防止水電解質紊亂,需認真記錄出入量。(2)體位:手術當日平臥位,24小時后隨意臥位或半坐位,其優點可使腹壁肌肉松弛,減輕傷口疼痛,有助排痰及盆腔陰道滲出物引流,定時協助病人翻身、拍背,有效咳痰,對臥床時間長者下肢主動與被動活動中護士應嚴密觀察病情變化,防止體虛、頭暈者摔倒。(3)引流管護理:術后留置尿管時間一般3~5天,病情需要10天左右,在保留尿管期間應鼓勵患者多飲水,保持通暢,每日用0.1%新潔爾滅棉塊擦洗清潔尿道口,并以消炎藥膏涂敷尿道口及尿管,減少尿路感染機會,取尿管前需夾管定時開放(每4小時一次,共2天),恢復膀胱功能,廣泛性子宮切除術停尿管后6小時,排尿后測殘余尿,如殘余尿超過100ml需繼續保持3天,然后再測殘余尿,反復上置至殘余尿少于100ml為止。(4)陰道填塞紗條的護理:陰道填塞紗條者,于術后24小時內取出,切口有引流條者,外敷濕透時隨時換藥,保持敷料清潔。雙側腹股溝部有負壓引流管時,應觀察引流量,性質,每日局部傷口換藥一次。(5)飲食:根據病人胃腸功能恢復程度,24小時內小腸功能恢復者,可以進食少量流食,48小時進半流食,以清淡易消化飲食為主,逐漸增量,質量為高蛋白、低脂肪、高維生素、促進機體修復,增強體力,對進食量不足者應靜脈補充營養及電解質。(6)藥物使用:各種藥物對老年病人都帶來不良刺激,用藥量,時間與年青病人亦不同,尤其需輔以化療者,用藥時更應準確,注意觀察用藥效果、反應。(7)基礎護理:加強老年病人的基礎護理,是防止并發癥的關鍵,是手術成功的重要保證。手術前要制定周密的護理計劃,監督計劃的實施,并依據病情變化隨時修定,以能順利的度過手術關,早日康復。(8)出院指導:是促進老年病人健康長壽的重要環節,使其治療有信心,保持心胸開朗,并根據體力強弱做自己力所能及的活動,保持良好的生活、衛生習慣,注意飲食的質量,控制體重,堅持定期普查普治。用藥需醫生指導,不得濫用。對不愿到醫院檢查者需講明防病的重要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