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不是哪個叫逗你玩的人是馬三立么?要是還是不是他是怎么知道這件事地?或許~~~期待一個精彩的回答~~~
熱心網友
馬三立生于1914年,與侯寶林是同時代人,也是最負盛名的相聲表演藝術家。他祖籍甘肅省永昌縣,本人生于北京,回族。出身曲藝世家,祖父馬誠方是評書藝人,外祖父恩培是相聲藝人,父親馬德祿和哥哥馬桂元都是著名的相聲藝人,母親恩萃卿年輕時也曾演唱過京韻大鼓。馬三立從小受到藝術熏陶,在天津長大并上學。15歲拜周德山為師正式習演相聲,先后與耿寶林、劉奎珍、侯一塵和張慶森搭檔,表演對口相聲,擅演“文哏”和“貫口”一類的節目,其中的《文章會》、《西江月》、《窩頭論》和《繞口令》均膾炙人口。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后,加入天津市曲藝團。在表演對口相聲的同時,還表演單口相聲。所演《吃元宵》、《賣掛票》、《黃鶴樓》等對口相聲節目最為拿手,特別是他說演的著名相聲作家何遲的名作《買猴兒》,因為塑造了一個工作上馬馬虎虎,生活上大大咧咧,作風上嘻嘻哈哈的典型人物“馬大哈”,而使該作成為傳世的相聲藝術精品。節目中表現的那個上級讓他采購十箱猴牌肥皂,他馬虎記錯了,反買回十只猴子的主人公“馬大哈”,由此成了漢語中辦事不認真者的代名詞,影響非常深遠。馬三立表演的單口相聲,更是魅力獨具,不僅當時聽著可樂,過后回想依然讓人能笑出聲來,很耐琢磨。比如《逗你玩》中表現了一位母親讓孩子在門口看護自家洗晾的衣物不要讓外人拿走,孰料小偷技高一籌,告訴小孩他名叫“逗你玩”。于是當孩子告急有人偷東西時,母親問是誰,孩子答“逗你玩”。事件本身聽著可樂,但其中反映出的純真被利用的可悲事實令人警醒。又如《家傳秘方》中的一個人,上當買回一包治搔癢的假藥,一層層打開包裝后,卻見包裹紙里寫著令人啼笑皆非的兩個字:“撓撓”。馬三立的單口相聲就是這樣:以小寓大,舉重若輕,平凡中蘊含著雋永,淺白處透露出深意。凡此都使得馬三立的相聲藝術充滿著平民的情懷。他的相聲說演,無論對口節目還是單口節目,表演起來都是細聲慢氣,不躁不鬧;語言通俗,語氣平易;雖屬冷面滑稽,卻滿懷著古道熱腸。馬三立因而被譽為“平民藝術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