孝子求助;家里老人有頸椎病,到冬天脖子發涼,疼痛,有什么良方!!!! 以前是由于硬傷原因,使頸椎有四節增生,在醫院也治療過,現在有心慌的癥狀,不只是增生的原因???

熱心網友

有頸椎病的人冬天一定要讓頸部保暖,無論是在家或是出門都要著高領的毛衣保持頸部不受涼。另一點就是平時注意要多抬頭做事,不要低著頭做事。睡覺是最好不要用枕頭,平躺著睡覺。以上是對日常生活的一點小提示,如有效果不妨介紹給其他有頸椎病的朋友試用。

熱心網友

我建議你及時帶您的父親去醫院檢查一下.不知道以前做得是理療還是手術治療.如果是 保守治療.我建議您檢查后根據情況,是否需要其他治療.心慌估計不是頸椎病引起的.我建議您去北醫三院,那里看的不錯。

熱心網友

你好,頸椎病癥狀錯綜復雜,主要癥狀是頸肩痛,放射至頭枕部和上肢,少數有眩暈、摔倒,或一側面部發熱、出汗異常,嚴重者雙下肢活動受影響,甚至截癱。具體來說,病人可以有脖子發僵、發硬、疼痛、頸部活動受限、肩背部沉重、肌肉變硬、上肢無力、手指麻木、肢體皮膚感覺減退、手里握物有時不自覺地落下等表現;有些病人出現下肢僵凝,似乎不聽指揮,或下肢綿軟,有如在棉花上行走;另一些病人甚至可以有頭痛、頭暈、視力減退、耳...

熱心網友

你好,頸椎病癥狀錯綜復雜,主要癥狀是頸肩痛,放射至頭枕部和上肢,少數有眩暈、摔倒,或一側面部發熱、出汗異常,嚴重者雙下肢活動受影響,甚至截癱。具體來說,病人可以有脖子發僵、發硬、疼痛、頸部活動受限、肩背部沉重、肌肉變硬、上肢無力、手指麻木、肢體皮膚感覺減退、手里握物有時不自覺地落下等表現;有些病人出現下肢僵凝,似乎不聽指揮,或下肢綿軟,有如在棉花上行走;另一些病人甚至可以有頭痛、頭暈、視力減退、耳鳴、惡心等異常感覺;更有少數病人出現大小便失控、性功能障礙,甚至四肢癱瘓。當然不是所有的表現都會在每一個頸椎病病人身上表現出來,往往是僅僅出現部分癥狀,而且大部分病人表現輕微,病程也比較長,所以完全沒有必要聞頸椎病而色變,更不要隨意對號入座。 下面介紹幾種治療頸椎病的偏方供你參考,希望對你有幫助: 1.高粱根7只,雞蛋2個。高粱根洗凈,水煎去渣。取汁煮雞蛋,熟后加少許糖食之。久服有效。 2.葛根、威靈仙各30克,木瓜、透骨草、雞血藤、狗脊、白芍、仙靈脾各15克,青風藤12克,全蟲、桑枝各10克。水煎,每日1劑,2次分服。 3.人參、半夏、川芎各10克,當歸、威靈仙、五靈脂各15克,夏枯草、羌活、菊花各12克,乳香6克,蜈蚣2條。水煎,每日1劑,2次分服,20日為一療程。 4.半夏、天麻、全蝎、僵蠶各9克,白芍、夜交藤各24克,鉤藤20克(后下),茯苓15克,丹參30克。加水煎取500毫升,每日1劑,2次分服。15日為一療程。 5.葛根、黃芪、川芎各30克,丹參、威靈仙、白芷各15克,烏蛇10克。共研細末,混勻。每次取20克與適量洋芋(連皮)搗為泥狀,外敷于頸部,用紗布包扎,每日1次,7天為一療程。 6.白花蛇(焙黃)10克,乳香、沒藥、肉桂、川烏、草烏、白芥子、川椒各5克,麝香1.5克。加冰片少許,共研為細末,裝瓶閉封,用時取藥粉少許撒在3*4厘米的膠布上,貼于頸部壓痛最明顯處,每周換藥2次,4周為1個療程。 7.伸筋草、透骨草、荊芥、防風、防己、附子、千年健、威靈仙、桂枝、路路通、秦艽、獨活、羌活、麻黃、紅花各30克。共研粗末,裝入長15cm、寬10cm的布袋中,每袋150克。將藥袋加水煎煮20-30分鐘,稍涼后將藥袋置于患處熱敷,每次30分鐘,每日1次,2個月為一療程。 8.伸筋草、五加皮、乳香、沒藥各12克,秦艽、當歸、紅花、土鱉蟲、路路通、桑葉、桂枝、骨碎補、川烏、草烏各10克。加水煎煮20分鐘,過濾取藥液溫浴患處,每次20分鐘,每日1次。 9.烏梢蛇、自然銅、當歸、川芎、鹿銜草各15克,全蝎10克,蜈蚣2條。加水煎2次,將藥汁混合,每日1劑,2次分服。 10.仙靈脾、威靈仙各50克,米醋1500毫升。共煎沸10分鐘,離火。取較大生姜一塊,切開,用切面蘸藥液自上而下擦頸椎及兩旁3厘米許,頸部要保持藥液濕潤,擦至皮膚發紅為度,疼痛部位也可擦,每日1次。 11.三七10克,川芎、血竭、乳香、沒藥、姜黃、杜仲、天麻、白芷各15克,川椒5克。共研為細末,放入150毫升白酒中,微火煮成糊狀,攤于紗布上。再取麝香2克(研末)撒在上面,敷于患部。干后可取下重新調成糊狀再用。每劑可連用3-5次,15次為一個療程。 12.吳茱萸150克,研為細末,過篩。用時取適量藥末,加黃酒適量拌勻,入鍋內炒熱,攪成糊狀,乘熱攤于數塊干凈布上,分別貼于大椎、大杼、肩井、太溪穴,冷后再換。(貼后可能會出現水泡,為正常現象,無需處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