阿拉伯數字何時傳入中國的?中國古代書籍如《三國演義》中的“萬”表示千的十倍嗎?16進制又是何時廢除的?

熱心網友

印度—阿拉伯?底旨s在?汕昵壩捎《熱慫l明,西元七七三年左右?韉?|阿拉伯(現在的巴格達)後??魅胛靼⒗?現在的西班牙),直到十三世紀末,義大利??W家費伯那奇(LeonardFibonacci 1170~1250)?O力鼓吹,?W洲科?W界才熟悉使用。至於印度—阿拉伯?底殖霈F在中??校呀?是一八八O年清末光緒年間的事。清宮檔案里乾隆的演算草稿還用的是漢字數碼。從戰國到清朝在糧食上都使用1石 = 120斤, 1斤 = 16兩 1兩 = 10錢, 1錢 = 10分。所以才有半斤八兩的成語。到民國就逐漸去消十六兩制為十兩制,但一些偏遠地區還在使用,到解放后就徹底廢除了。

熱心網友

阿拉伯數字傳入中國,大約在十二三世紀,也就是元朝那時。傳入路徑是西域通道。誰都知道,元朝和那邊交往頻繁。但傳入后未被普遍采用,和“野蠻人”的這項發明在西方世界的遭遇(取代極不方便的羅馬數字)一樣。過了六七百年,直到20世紀初推行新政,通過日本的影響,國人才比較普遍的使用阿拉伯數字。但至今小寫漢字(一二三……)還在頑固的殘留著。比如,公文在成文日期等處的數字用法,不符合法規。 簡單說,上面這些就夠了。復雜的專家還未搞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