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種說法不對,研究歷史最不能假設。要是我也來假設:早知道國民黨不是東西,蘇聯不援助他的話,還會有北伐,建立國民政府嗎?蔣介石撐死了,是個上海證交所的搶帽子掮客。要是王明不出現,一直讓朱毛同蔣介石交手,怕是五次圍剿根本不會失敗,也就不會有后來的“長征”。.....大家覺得我說的有道理否?
熱心網友
有理!
熱心網友
有一定道理但蔣介石也不是一無是處的啊
熱心網友
日本不侵華那是不可能的。 1。日本蓄謀已久。為實現吞并中國,獨霸亞洲,稱雄世界的必然結果。 2。日軍積極備戰,1936年日制定了“國策基準”的侵略方針。一方面確保其在東亞大陸的地位,以及其向南方海洋發展。 3。為擺脫資本主義經濟危機,同英,法,美等國爭奪霸權。 遂于1937 年7月7日全面發動侵華戰爭。 國共兩黨為了共同抵制侵略 ,走上了國共兩黨的第二次合作。
熱心網友
你說的什么呀,我看不懂。
熱心網友
就算蘇聯不支持當時的國民黨。北洋政府在那種軍閥割據的時代一樣是砸的貨。當然共產黨能成功主要是因為其內部決定的。但是絕對不能否定歷史,日本的出現確實為紅軍制造了機會。不要忘了,日本發動戰爭的時候正是,北伐結束后經濟飛速發展的10年。所以有人說那是洋務運動后又一次日本扼殺了中國崛起的機會。其實那時候國內矛盾完全在國民黨能控制的范圍內。早期的共產黨也沒什么發展,一直就是當時很多的思想流派之一,就是戰爭爆發后,才抗起反日大旗取得發展的。其實不單單日本,就是德國的歐洲戰場也給共產黨創造了機會。不然美英一定會全力幫助國民黨穩定國內局勢解釋一下“武直”的概念 “堡壘進攻戰”是當時國民黨請的德國顧問用的戰術。當時德國的戰術水平相信大家是知道的。當時紅軍是用的蘇聯專家的“陣地戰”最后失敗了。但是第5次反圍剿和前4次不一樣的,正如“武直”說的,就是毛主席指揮也只能戰略轉移,哪怕僥幸取勝也是元氣大傷,無法應付第6次圍剿了。亂世出英雄,當時美國,英國的共產黨也很牛,但是還是沒機會。當然那也和社會矛盾有關。下面是我以前的回答。是的!!??!亂世出英雄?。?!如果國泰民安,尊么可能有發展機會。雖然國民黨當時說攘外必先安內,但是實際還是還是沒有全力對付紅軍,如果真要想松滬會戰或者兒莊那樣對付早期紅軍,我黨就沒機會了。而且在國共合作以后國民黨在正面戰場抗日,損失慘重,同時承受著巨大的因為戰爭而帶來經濟社會壓力。而共產黨在敵后抗日,實際上更主要的是為了建立根據地,發展自己力量。說良心話,不怪人家老蔣心里不爽??谷諔馉幗Y束后,根據地面積大量擴大,解放軍人數成倍曾長。當然只能說共產黨審時度勢,而不能說國民黨英雄短命。共產黨當時確實代表了廣大人民的意愿,而且有一批優秀的領導者和軍事天才。在偉大領袖毛主席的帶領下,玩掉國民黨是必然的。不是說要感謝日本鬼子,就是沒有日本鬼子,估計中國也會走上現在的道路。不過是方法不同罷了。
熱心網友
你這是什么論斷???日本在1931年九一八事件就開始了那時國民黨不在打紅軍嗎``要不真的不打紅軍``二十多萬關東軍在日本能占領東北那么容易嗎?一真到1935年的長征是國民黨不想打了嗎?不是是追不上了。1937年全面侵華開始那時候長征結束一年多了``
熱心網友
但事實如此,比如國民黨陷入內戰,無暇全力攻打紅軍,事實上,蔣總結作戰經驗,聘請德國軍事專家,修碉堡,步步為營,就是毛指揮也會一樣失利。
熱心網友
這個問題有點象“日本提出的由于日本的侵略,才有了東亞繁榮”的論調。你是中國人嗎?我好想認識老外?。。。?/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