問題如上。這是現代人的創新,還是對傳統文化的不尊重?
熱心網友
“大話西游”、“水煮三國”現象也是商業化時代下“大眾快餐文化”的一種構成。應當承認這種現象也是經濟形勢良好、政治氛圍寬松的一種體現,但是發展到今天的濫俗及主流文化,則不是單純的一個“創新”就能掩蓋其“罪行”的了。現代人在市場經濟浪潮的沖擊下,摸爬滾打、疲于奔命,承載著各方面的競爭及壓力,已經鮮有精力及意識去探究精品文化。而與此同時,適應大眾口味的“快餐式”、“消費性”、“粗鄙化”文化如波濤洶涌般滾滾而來,在舒緩了現代人生存壓力的同時,更將日趨迷茫及浮躁的現代人推向了一個難以逾越的深淵。一個與傳統的經典的文化日益背離的深淵,一個使人逐漸喪失獨立思考能力的深淵,一個以罌粟般眩目也以罌粟般毒性荼毒人心的深淵。當電視上充斥著低品味的綜藝節目,當網絡上彌漫著欠格調的動漫游戲,當報紙上排滿的除了廣告就是花邊新聞,我不知道,依賴于強大媒介的現代人還能想什么?還能追求什么?商業文明催生出來的這種文化現象除了能滿足人們的娛樂、宣泄心理,帶給人們感官上的享受,還能帶給人們什么?更多的是思維能力、辨別能力的退化,是人生信條、價值取向的迷離,是理念的喪失,是精神的沉淪。當然,倡導精品文化,并不反對民間文化,但民間文化決不等同于商業文化。在無所不入的強大的媒體的作用下,民族的、傳統的、經典的文化奄奄一息,浮躁的、功利的、迷茫的現代人欲罷不能,但愿在這里能看到希望,使得精品文化得以小小的振興。。
熱心網友
為什么不好呢?能把古典的藝術改改編成現代的頗具幽默的文字不好么?現代人就是需要這樣的字字句句來清新一下自己的頭腦,對判別事物都有一定的好處,可以增加更多的理解方式。
熱心網友
文化總在創新,否則何以發展?咱們現在的白話,當年不也是市井語言?號稱經典的《三國演義》,當年也無非是個話本,豈不氣死陳壽?只要無害,就不必太在意。什么是傳統?歷代的積累,也包括我們這一代給后人的積累。若傳統只能抬頭仰望,不能注入新鮮的因素,就只能進博物館供人瞻仰了。
熱心網友
文化是不斷發展的,沒有永恒的不變的
熱心網友
這是創新意識,是現代人生活的調劑。但這種創作是建立在篡改歷史或原著的基礎上的,我認為這是對作者的不尊重,對傳統文化的不尊重。
熱心網友
極盡YY之能事!
熱心網友
掛羊頭買狗肉。
熱心網友
白日夢。
熱心網友
文字的畸形發展
熱心網友
現在的無厘頭文化,歸根溯源來自于金老先生的《鹿鼎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