各位軍事愛好者, 在下有一個戰事疑問, 想問大家.在十六世紀, 為什么蕞爾一角小小的英格蘭, 可以打敗西班牙無敵艦隊? 一舉奠定海洋大國地位

熱心網友

16世紀,是老牌西歐國家黃金時代的開始。但這并不是說這些國家內部發展加快,而是它們較早地走向了世界,通過掠奪世界財富來繁榮自己。一山容不得二虎,當兩個強盜把手伸向同一個地方的時候,爭奪和戰爭就在所難免了。 16世紀,封建的軍事殖民帝國西班牙在西半球不可一世,壟斷了許多地區的貿易,其殖民勢力范圍遍及歐、美、非,亞四大洲。據統計,公元1545—1560年間,西班牙海軍從海外運回的黃金即達5500公斤,白銀達24.6萬公斤。到16世紀末,世界貴重金屬開采中的83%為西班牙所得。為了保障其海上交通線和其在海外的利益,西班牙建立了一支擁有100多艘戰艦,3000余門大炮,數以萬計士兵的強大海上艦隊。無獨有偶,16世紀中葉,英國通過圈地運動、血腥立法、海外掠奪,特別是把海外貿易與赤裸裸的海盜行為結合在一起,并得到國王支持,也獲得了迅速發展,同時有著強烈的向外擴張愿望。 英國的擴張,必然同西班牙發生矛盾。對于西班牙來說,自然不允許其他國家分占他來自殖民地的利益。英國的海上搶劫以及對美洲的掠奪嚴重地威脅著西班牙對殖民地的壟斷地位,引起西班牙國王腓力二世的仇視。起先腓力二世不想訴諸武力,他勾結英國天主教勢力,企圖把信奉天主教的蘇格蘭女王瑪麗扶上英國王位。為此,他在英國組織顛覆活動。 瑪麗早在1568年就因蘇格蘭政變而逃到英國,被伊麗莎白所囚禁。當英國的天主教徒在西班牙的慫恿下謀刺伊麗莎白而另立瑪麗時,伊麗莎白乘機處死了瑪麗。腓力二世謀殺不成,就決心用武力征服英國。 當時,英國的海上實力并不強大,難以與西班牙海上艦隊相匹敵,只能靠海盜頭子德雷克、豪金斯和雷利等人組織的海盜集團在海上襲擊、攔劫西班牙運載金銀的船只,進行海盜活動,積蓄力量。而腓力二世卻擁有一支龐大的艦隊——“無敵艦隊”。 1588年5月大概是下旬吧,西班牙“無敵艦隊”從里斯本揚帆出航,遠征英國。這時“無敵艦隊”共有艦船134艘,船員和水手8000多人,搖槳奴隸2000多人,船上滿載2.1萬名步兵。顯然,腓力二世是要利用西班牙步兵的優勢,運用傳統戰法,沖撞敵艦,在強行登艦后進行肉搏,然后奪取英國船只,經英吉利海峽直搗倫敦。英國方面做了迎擊準備,由霍華德勛爵任統帥,德雷克任副帥。英軍共有100多艘戰艦,載有作戰人員9000多人,全是船員和水手,沒有步兵。英國的戰艦性能雖不如西班牙,但由豪金斯做了改進,船體小、速度快、機動性強,而且火炮數量多、射程遠。這種戰艦既可以躲開西班牙射程不遠的重型炮彈的轟擊,又可以在遠距離對敵艦開炮,以火炮優勢制勝。 8月6日,“無敵艦隊”到達法國加萊,停泊在海上,想與駐佛蘭德爾的西軍聯系。由于后者未能及時到達,會師計劃落空,后面又有英艦尾隨,無法等待,只得繼續前進。第二天夜間,昏暗無光,云霧重重,海面刮起強勁的東風,西班牙船員都已進入夢鄉。英國人巧施妙計,把6艘舊船點燃,船內裝滿易燃物品,船身涂滿柏油。6條火龍順風而下,向西班牙艦隊急馳而去。頓時,火海一片,烈焰熊熊,“無敵艦隊”一片混亂,在斷纜開航時各船亂成一團,有的相撞沉沒,許多船只燒毀。 8月8日,兩軍在加萊東北海上進行了會戰。西班牙的戰艦高聳在水面上,外形壯觀,但運轉不靈,雖然人數和噸位占優勢,卻成為英國戰艦集中炮火轟擊的明顯目標。英國戰艦行動輕快,在遠距離開炮,炮火又猛又狠,打得“無敵艦隊”許多艦只紛紛中彈起火。西班牙開炮向英艦射擊,卻不能命中英艦,英國艦只盡可能避免進入西班牙火炮射程之內,在遠處靈活閃避,活動自如。這種遠距離炮戰使西班牙艦隊的步兵和重炮不能充分發揮作用。激烈的炮戰持續了一整天,直到雙方彈藥用盡,轟擊才告終止。“無敵艦隊”被打得七零八落,兩只分艦隊的旗艦中彈、撞傷,一個分艦隊司令被俘。 剩下的西班牙艦只乘著風勢向北逃竄,準備繞過蘇格蘭、愛爾蘭回國。 狼狽逃竄的西班牙艦隊彈盡糧絕,更倒霉的是在海上接連遇到兩次大風暴,有的船只翻沉了。不少士兵、船員被風浪沖到愛爾蘭西海岸,被英軍殺死。到1588年10月,“無敵艦隊”僅剩43艘殘破船只返回西班牙,以近乎全軍覆沒的結局慘敗。而英艦沒有損失,陣亡海員水手只有百人左右。 英西加萊海上一戰表明,艦船的機動靈活和火炮優勢取代了以往海戰的短兵相接、強行登船的肉搏戰,海上戰爭從此呈現出一種全新的格局。這次海戰實質上是后起的殖民主義英國與老牌的殖民主義西班牙之間的一場決戰。英國在海上大獲全勝,擊敗了最強大的對手,從西班牙手中奪取了海上霸權,從此取得霸主地位。西班牙則因“無敵艦隊”的覆沒而一蹶不振,從此衰落下去。 由于英國取得了海上霸主地位,使其本來一個僅有數百萬人口的孤島小國一躍成為世界上頭號殖民帝國,并在以后好幾個世紀中保持著世界“第一強國”和“海上霸主”的地位。它憑其大炮利艦,在世界各地肆無忌憚,橫行霸道。16世紀末,英國幾次派艦隊去侵掠西印度群島。接著,英國開始組織向北美的殖民活動。1607年,3艘英國船航行到北美,在今天的弗吉尼亞沿海建立詹姆斯頓,這是英國在北美的第一個永久性的殖民地。英國殖民者巧取豪奪,蠶食印第安人的土地,在北美的大西洋沿岸逐步拓殖,不久又開始從非洲掠賣黑人到北美,在這里靠奴隸勞動榨取財富。從黑人奴隸的販賣中,英國也攫取了巨額的血腥利潤。16世紀后半期,英國國勢空前強盛,生產不斷增長,經濟走向繁榮,倫敦成為國際貿易和信貸的中心。1500年,倫敦大約有5萬人口,過了一個世紀,它的人口增加到原來的5倍左右,而且還在繼續增長。這種繁榮是建立在本國勞動人民和殖民地人民的血淚上面的。馬克思說:“資本來到世間,從頭到腳,每個毛孔都滴著血和骯臟的東西。” 加萊海戰及其英西由此興衰,向世人昭示了一個深刻的道理:誰擁有制海權,誰就是強大者;誰失去制海權,誰就要受制于人。14世紀起,西班牙成為海上強國,因此不斷強大;而當其“無敵艦隊”覆滅之后,便迅速從世界強國的頂峰上跌落下來。英國海軍從1546年正式組建以來,其強弱與國家興衰是緊密聯系在一起的。英國海軍開始僅是一支不起眼的力量,后經不斷擴充,發展成為世界上首屈一指的強大海軍,先后曾擊敗過16世紀末西班牙“無敵艦隊”,17世紀荷蘭艦隊、18世紀法國海軍,截至1938年,英國海軍艦船總噸位達214萬噸,數量近700艘。與此同時,英國國家實力也不斷強大,一度英國海外殖民地面積占全球總面積的四分之一,比英國本土幾乎大100倍,殖民地人口達4億多。經本世紀兩次世界大戰之后,英國海洋霸主地位直線下跌,逐漸淪為二等海上強國,其國際地位也隨之下降,在全球范圍內的影響逐步變小。所以,美國人馬漢認為:誰擁有優勢的海軍,誰就能控制海洋,奪取制海權,因而也就可以取得全球霸主地位。美國正是按照馬漢的這一思想,大力加強海軍建設。目前,它是世界一流海軍強國,同時也是富強發達之國。 。

熱心網友

簡單說下,英國人是海盜,西班牙人是富翁,強盜搶富翁。

熱心網友

西班牙無敵門隊是西班牙國王為遠征英國而組成的艦隊。英國自16世紀中葉起,資本主義獲得迅速發展,與西班牙殖民地經常進行走私貿易,攔劫西班牙運送財產的船隊,襲擊西班牙殖民據點。西班牙國王腓力二世決意派遣大軍遠征英國。1588年5月,由大貴族麥地納·西多尼亞率領的無敵艦隊駛離西班牙,這支朗隊包括130艘兵船和運輸船,7千名船員和水手,2萬3千名步兵。7月21日至29日(一說7月底至8月初),艦隊在英吉利海峽遭到英國海軍迎擊,損失慘重。后被迫繞道蘇格蘭返航。途經蘇格蘭北部海岸附近時,遭風暴,艦隊幾乎覆沒。從此,西班牙的海上霸權被英國所取代。還有,英國并不弱小,它是老牌資本主義國家,曾經號稱日不落帝國,世界各地都有它的殖民地,可見它海軍的強盛,直至第二次世界大戰海軍第一大國的位置才被美國取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