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看大家提到陸軍詳細情況比較多,請問誰了解空軍?
熱心網友
中國人民解放軍空軍概況--主要武器裝備 殲擊航空兵的武器裝備: 殲擊航空兵裝備有國產的多種型號殲擊機和引進的第三代戰斗機。機載武器除航炮外,還可攜載航空火箭彈、航空炸彈和中、近距空空導彈,可用以在中距攔射和近距格斗中殲敵航空器。 轟炸航空兵的武器裝備: 轟炸航空兵裝備有轟炸機,它作戰半徑較大,載彈量多,可攜載各類常規炸彈(航爆彈、航殺彈、航殺爆彈、航穿彈、航燃彈、航子母彈、航坦彈等)、制導炸彈,也可攜載核彈,還可攜載照明彈、煙幕彈、照相彈等輔助炸彈。 強擊航空兵的武器裝備 :強擊航空兵裝備有強擊機。機載武器有航炮、航空火箭彈、航空炸彈等。 偵察航空兵的武器裝備 :偵察航空兵裝備有多種型號的偵察機。機載設備有航空照相機、側視雷達、電視和紅外偵察設備等。 運輸航空兵的武器裝備 :運輸航空兵裝備有運輸機和直升機。 此外,航空兵還有電子戰、空中加油等各種專業飛機。 地空導彈兵和高射炮兵的武器裝備: 地空導彈兵裝備有多種類型的地空導彈,其中引進的第三代地空導彈,是一種全天候、大空域、多通道、自行式防空導彈系統,可用于抗擊敵大規模空襲和在強電子干擾條件下,抗擊不同高度的集群目標及巡航導彈。高射炮兵裝備有57毫米、100米的高炮。這些高炮系統配有炮眼雷達,具有全自動、全天候作戰能力,射速快,可以連續射擊。 中國人民解放軍空軍概況--各軍兵種簡介 中國人民解放軍空軍 于1949年11月11日正式成立,經過半個世紀的建設,人民空軍已經發展成為一支由航空兵、地空導彈兵、高射炮兵、雷達兵、空降兵、電子對抗、氣象等多兵種合成,由殲擊機、強擊機、轟炸機、運輸機等多機種組成的現代化的高技術軍種。主要任務是擔負國土防空,支援陸、海軍作戰,對敵后方實施空襲,進行空運和航空偵察。 航空兵是空軍的主要組成部分和作戰力量,包括殲擊航空兵、強擊航空兵、轟炸航空兵、偵察航空兵、運輸航空兵等。殲擊航空兵是殲滅敵空中飛機和飛航式空襲兵器的兵種;強擊航空兵是攻擊敵地面部隊或其他目標的兵種;轟炸航空兵是對地面、水面目標實施轟炸的進攻兵種;偵察航空兵是以偵察機為基本裝備,從空中獲取情報的兵種;運輸航空兵是裝備軍用運輸機和直升機,遂行空中輸送任務的兵種。 地空導彈兵是裝備地空導彈、執行防空任務的兵種,通常與殲擊航空兵、高射炮兵共同行動。 高射炮兵主要用于防空作戰,殲滅敵空中目標,協助殲擊航空兵奪取制空權。 空降兵是以機降或傘降方式介入地面作戰的兵種,由步兵、裝甲兵、炮兵、工程兵、通信兵及其他專業部(分)隊組成,主要任務是奪取敵縱深內的重要目標或地域。 中國人民解放軍空軍的編制序列是:空軍、軍區空軍、空軍軍、師(旅)、團、飛行大隊(營)、飛行中隊(連)。 中國人民解放軍空軍領導機關設有司令部、政治部、后勤部、裝備部,其下的基本組織層次為:軍區空軍、空軍軍(基地)、師(旅)、團(站)、大隊(營)、中隊(連)。軍區空軍根據任務轄一至數個空軍軍(基地)或航空兵師,一至數個防空混成師、地空導彈師(旅、團)、雷達旅(團)或高炮旅(團)。空軍軍(基地)下轄數個航空兵師及必要的戰斗保障、勤務保障部(分)隊。 。
熱心網友
擁有3,500架戰機的中國,目前中國因臺灣第四代戰機的更新完成成軍,緊急向俄羅斯采購SU-27、SU-30約50 架,全數約200架外,J8-I及J8-II型、新式改良J8-M約有120架,500 架勉強堪用的J-7,所以說實際上能負擔第一線空優戰機任務僅有670 架,當 然中國目前積極與以色列研發J-10,及其數千架老舊的J-6、強5、轟6、轟7對日后可能臺海的戰役,多少還是帶著威脅“耳聽為虛,眼見為實。”英國專家的中國之行使他們對中國空軍戰斗機的現代化不得不刮目相看。本文僅供參考,不代表本刊證實或同意其觀點。 中國航空工業始建于朝鮮戰爭時期,長期以來一直以軍工生產為主,迄今共生產了1。4萬架軍用飛機和5萬多部航空發動機。不過,這個龐大的數字并未使中國空軍跨入現代化空軍的行列,因為它所生產的大多是第二、第三代戰斗機。2002年,在訪問了中國第一航空工業集團公司后,我對中國空軍戰斗機的現代化不得不刮目相看。 裝備自主研制的第四代戰機——殲-10 在中國空軍戰斗機的現代化進程中,最值得一提的是最近推出的殲-10戰斗機,這是中國在“嫁接”國外先進技術的基礎上,自主研制出的具有國際先進性能的第四代戰機。這不僅對中國航空工業具有深遠意義,而且戰機本身的優越性能也將賦予中國空軍更大的施展空間。 在殲-10的研制過程中,設計方案曾幾經修改,但有一點是確實的,它繼承了80年代中期以色列研制的“幼獅”戰斗機的特點。由于受美國阻撓,中以軍事技術合作一度中斷,90年代后期由于有俄羅斯的介入,殲-10戰斗機才最終得以問世。據中國航空工業部門的一位負責人披露,第一批10架殲-10A戰斗機已于2002年8月部署到南京戰區,參加訓練和作戰試驗,目的是為后續研發提供數據。據分析,殲-10戰斗機有望在2005—2007年實現量產。待裝備部隊后,殲-10系列戰機可用于執行防空、空中進攻和對地攻擊等任務。 殲-10戰斗機裝備了AL-32FN型高性?芪新址縞確⒍謔匝櫓薪蝦玫亟餼雋朔⒍裎侍狻P掄交共捎昧絲掌π閱芙蝦玫娜且恚約耙恢志哂興鬧毓δ艿氖質椒尚鋅刂葡低場<?10是一種具有空空和空地作戰能力的先進戰斗機。原型機的照片顯示,殲-10攜帶了霹靂-9(以色列“大蟒”3短程空中格斗導彈的中國型號)空空導彈。此外,一種和霹靂-10相近的半主動雷達制導的空空導彈也將裝備這種飛機,中國空軍還計劃為殲-10采購一種具有超視距攻擊能力的遠程空空導彈,名為霹靂-12。 殲-10最終選用何種雷達,這一直是人們關注的焦點。其中,以色列El-2035雷達的派生型被視為最佳選擇。此外,俄制雷達和國產狀鏌彩強贍艿暮蜓《韻蟆>荻礪匏雇患鈾倨魃杓憑值囊晃桓涸鶉送嘎叮嚴蛑泄峁┝?部“珍珠”雷達,這種雷達是N-010“甲蟲”雷達的派生型,最初是專門為米格-29M“支點”式戰斗機設計的,但這位負責人沒有證實這種雷達是否將用于殲-10。中國自己設計的平面相控陣雷達名為JL-10A,它在設計思想上嘗試著走一條與“甲蟲”雷達相反的道路。但是,俄羅斯對中國能否在短期內開發出與空中優勢作戰平臺相配套的雷達表示懷疑,迄今為止中國研制的雷達在搜索性能上相對較差,尤其是同時攻擊多個目標的能力有限。 成都飛機公司最近又研制出了殲-10戰斗機的一種派生型號殲-10B,這是一種雙座戰斗機,它不僅具備對地攻擊能力,還可用于海上反艦作戰。這種戰斗機2003年將正式投產,計劃裝備海軍航空兵。 除了殲-10外,中國航空工業還在繼續與巴基斯坦合作研制FC-1輕型攻擊機,巴基斯坦是這種戰斗機的潛在客戶。成飛研制的FC-1輕型戰斗機脫胎于中美超-7(Super-7)戰斗機計劃。FC-1項目的進展比較緩慢,中國空軍重點放在殲-10和“側衛”系列飛機上。 研制殲-8Ⅱ戰斗機的改進型——F-8ⅡM戰斗機 中國在發展國產戰斗機方面的另一個舉措,是提升現有戰斗機性能。其中,一個項目是在現有殲-8Ⅱ戰機的基礎上研制一種新的改進型F-8ⅡM戰斗機。據與中國航空工業部門保持著密切聯系的俄同位加速器設計局的一位負責人稱,F-8ⅡM原型機的飛行試驗和武器火力試驗目前已經結束。這種戰斗機很可能將裝備俄制“甲蟲”派生型雷達,因此可使用俄制和國產的各種中遠程空空導彈。據中國航空工業公司的負責人介紹,F-8ⅡM與中國空軍已投入戰場的殲-8B相比,在空戰能力方面有較大提升,最為突出的是它具備超視距攻擊能力。 不過,F-8ⅡM戰斗機的未來發展還存在著許多變數,首先是國內需求不足,與這種戰機性能相近的殲-8ⅡC至今仍未得到空軍的大量定購。與殲-10和蘇式系列戰機相比,F-8ⅡM戰機在空軍的最終裝備數量可能非常有限,因為它在提升空軍戰斗力方面只能起到補缺的作用。看來,這種機型的發展將更多地寄希望于出口,此前巴基斯坦和伊朗已對這種噴涂著淺亮色調的戰斗機表示出了興趣。不過,要得到國外客戶的公認,仍有一段路要走。 采購和生產先進的蘇式系列飛機 中國空軍先進戰機補充的一個重要來源,是從俄羅斯采購。1991年,中國從俄羅斯阿穆爾-共青城飛機制造廠訂購了27架蘇-27SK和4架蘇-27UBK戰斗機。1992年夏天,中國空軍開始接收俄羅斯首批交付的蘇-27SK戰斗機。1994年,又訂購了16架蘇-27SK和6架蘇-27UBK。1996年,中國人民解放軍簽署了一項價值20億美元的蘇-27SK國產化合同,在未來15年內由沈飛組裝生產200架蘇-27飛機。這種國產型蘇-27SK,裝備的是N-001“卡塞格倫”雷達的派生型,只支持空空作戰模式,除投擲非制導炸彈外,基本沒有對地攻擊能力。 此后,中國開始尋求獲得一種多用途的空中作戰平臺。1999年,中國與俄羅斯簽訂了購買60架蘇-30MKK雙坐戰斗機的合同,并于2000年下半年開始接裝。據媒體披露,最近中國不僅催促俄羅斯交貨,還提出了購買生產200架蘇-30MKK戰機許可證的要求。然而,出于安全上的考慮,俄羅斯在售華先進戰斗機方面一直心存顧慮,賣給中國的蘇-30足以說明問題。這種戰斗機有兩種型號,其外觀也有較大不同,賣給印度的蘇-30MKI是伊爾庫茨克飛機制造廠生產的,采用了鴨式翼和NIIP型被動式電子掃描相控陣雷達,與俄自己裝備的型號完全相同。而賣給中國的蘇-30MKK則是由阿穆爾-共青城飛機制造廠生產的,采用不帶鴨翼的機身,裝備的是N-001型派生雷達,其性能較蘇-30MKI有一定差距,尤其是需要提供目標高分辨率數據的導彈,在蘇-30MKK上無法使用。 已交付中國空軍的蘇-30MKK可使用某些型號的空地導彈,如Kh-59M(北約AS-18“卡祖笛”)電視制導空地導彈。對N-001雷達進行改進后,還可使用R-77(AA-12“蝰蛇”)主動雷達制導的導彈,但不能同時攻擊多個目標。據悉,N-001雷達的改進型,將裝備在中國最新訂購的蘇-30MK2上,它可使用Kh-31A(AS-17“氪”)反艦導彈。2002年底,俄同位加速器設計局在蘇-30MK3機身上進行了“甲蟲”-MS雷達的飛行試驗。據該設計局證實,蘇-30MK3將賣給中國。“甲蟲”-MS是N-010雷達的改進型,帶有一個較大的平面相控陣天線,具有空空和空地兩種作戰模式,可使用Kh-59M導彈的未來型——主動雷達導引的Kh-59MK空地導?? 研制和裝備殲轟-7改進型戰斗機 與采購蘇-30MKK戰斗機并行的一個項目,是研制國產殲轟-7改進型戰斗機。擔負這項任務的是西安飛機制造公司。殲轟-7的研制工作已經持續了近20年,首架原型機1988年12月試飛成功。現有少量這種戰機在海軍航空兵服役,主要用于執行海上攻擊任務。 殲轟-7最初的設計是用來執行封鎖和攻擊任務,由于發動機功率不足和電子系統落后,而使其執行任務的能力大大受限。因此,軍方提出對其作進一步改進。上世紀80年代初,西安航空發動機公司開始與英國勞斯萊斯公司談判,試圖購買“斯佩”(Spey)航空發動機的生產許可證。這個計劃原來準備用于另一個項目,因為該項目下馬才將最初購買的一批斯佩發動機改用于殲轟-7戰斗機項目。 實踐證明,西安航空發動機公司獲取發動機生產許可證的努力是成功的。2000年雙方做成了一筆交易,它包括將英國剩余的“斯佩”Mk。202發動機進行翻新,同時英方也表達了出售生產許可證的意向,最終可望在2005—2006年開始根據許可證進行生產。一旦擁有了先進的“斯佩”發動機,殲轟-7的升級計劃將得到大大推進。殲轟-7的升級型有殲轟-7A和殲轟-7D兩種,不管是哪個升級版本,都將具有更好的航空電子系統和更好的武器系統。據悉,這種飛機主要裝備海軍航空兵,至于空軍是否裝備目前還不得而知。 研制隱形戰斗機殲-13A 中國實現空戰裝備跨越式發展的另一大舉措,是研制先進的隱形戰斗機。據中國第一航空工業公司的負責人披露,沈陽飛機公司已被選作研發新型重型戰斗機的牽頭企業。研制新型戰斗機配套發動機和武器系統的工作已展開了一段時間,目前已形成了多個設計方案,風洞試驗也將于近期開始。從展示的模型看,這種戰斗機與美空軍正在試驗的F/A-22隱形多用途戰斗機在外型上有許多相似之處,其武器掛架是內嵌式的。不過,中國的設計方案保留了更傳統的機翼。這種新式戰斗機暫時命名為殲-X,最終服役時的名稱可能是殲-13A。 殲-13A將使用沈陽“黎明”發動機公司設計的WS10A渦輪風扇發動機,這種發動機目前正在研制試驗之中。WS10A的原型WS10發動機曾安裝在蘇-27SK(北約命名“側衛-B”)戰斗機上,已于2002年上半年完成了空中試驗。WS10A是為中國空軍殲-10A戰斗機設計生產的,目前它還沒有正式揭開面紗。 據江澤民視察該項目的電視畫面顯示,新型WS10A發動機裝有矢量推力裝置,其矢量推力噴管可在上下15度的范圍內向任何一個方向偏轉,這將大大提高殲-13A戰斗機的機動性能。對新式隱形戰斗機計劃使用的多功能火控雷達系統的評估,目前也在進行之中。候選對象包括國產的1473型設計方案,它采用的是相控陣雷達天線。來自中國航空工業部門的消息說,這種系統的搜索距離為150公里,可同時跟蹤15個目標,同時攻擊其中的6—8個目標。另外一種選擇方案是俄羅斯的“珍珠”雷達系統,使用這種雷達可使未來的海軍型殲-10戰斗機使用更先進的武器,比如Kh-31A(AS-17“氪”)中程反艦導彈。 盡管第一航空工業公司的消息來源沒有預測新式戰斗機何時進行試飛,如果該項目與殲-10A和殲-8D項目配套的話,預期在2010年前后將首次亮相。相關武器可望從俄羅斯和烏克蘭購買,中國政府已保證將為殲-13A的發展作進一步的投資。 研制和采購轟炸機與加油機 目前,中國空軍還在努力爭取更新其戰略作戰平臺——轟-6。這種轟炸機是根據許可證生產的一種老式圖-16“獾”式轟炸機。90年代初中國空軍曾向俄羅斯表示,購買少量圖-22M3“逆火”C型遠程轟炸機,但沒有得到正面答復。雖然俄羅斯愿意向中提供各種各樣的戰術作戰平臺,但迄今一直避談具有戰略意義的武器系統。不過,“逆火”式戰斗機的采購談判仍將繼續下去。中國空軍在保持戰略進攻能力方面,另一個更有希望的途徑是獲取空射巡航導彈技術。中國正在研制適用于轟-6以及其他攻擊平臺的空射武器系統。 轟-6還被改裝成一種加油平臺,在它的機翼下裝有2個加油橡膠軟管用來空中加油之用。在改裝轟-6加油機的同時,中國空軍還從俄羅斯引進了伊爾-78“富翁”加油機作為蘇-30MKK的專用加油平臺。在發展早期預警能力方面,中國曾與以色列合作,將俄制伊爾-76“耿直”運輸機與以色列飛機工業公司的“埃爾塔·費爾康”早期預警系統結合在一起,但這一項目因美國阻撓而流產。后來,中國空軍又與俄羅斯達成了引進俄制A-50預警機的意向,不管中國最終是否外購預警機,獲取空中預警能力的努力都將進行下去。這是我們的J-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