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世界豹(Panthera pardus)一共有幾個亞種?如何鑒別?想要中文的完整分類。

熱心網友

豹 英文名:loepard 拉丁學名:Panthera pardus豹身上的斑紋承不規則梅花狀,因此也稱為花豹。豹在中國常見的豹(Panthera pardus; leopard),也就是俗稱的金錢豹,與獅、虎一樣,是兇猛的食肉獸,它們在分類上同屬貓科,但它另為一屬 豹屬。豹體長約1 ~ 1。5米,體重約50千克,最重可達100千克,尾長近1米。全身橙黃或黃色,其上布滿黑色斑點(故名金錢豹),頸下,腹部及四肢內側均為白色,尾上也有黑斑,尾尖黑色,雌雄毛色一致。豹身體矯健,非常善于爬樹,常棲于山區森林、丘陵、草原。白天伏在樹上,或臥在草叢中,夜晚出來活動。其帶有黑色斑點的黃褐色皮毛,正是藏身于光影斑駁的樹叢或長草叢中的最佳偽裝。豹是一種沉靜、行蹤隱秘的獵食性動物,多采用隱蔽跟蹤接近獵物后突然出擊。主要以大型食草獸為食,如鹿、野豬,其他也包括羊、狍、麝、麂、貍、鼬等。豹常會把捕到的獵物帶到樹上,這樣獵物才不會被成群而來的鬣狗和胡狼搶光。豹過著獨來獨往的生活,無論雄豹或雌豹都會在樹枝和樹干上撒尿,標明領域范圍以嚇退入侵者。豹的膽量也大,敢于和虎棲于一個領域。它并不常發出巨吼,不過會發出刺耳的咆哮聲,互相溝通。豹每年2 ~ 3月交配,5 ~ 6月產仔,妊娠期90 ~ 105天,產仔2 ~ 3 個。豹廣布于亞洲和非洲各地。世界有20多亞種,我國有3個亞種:華南豹(rdusfusea);華北豹( ntanieri);東北豹(P。p。orientalis)。人們所說的黑豹則是豹的變種。毛色光亮的黑豹其實與一般的豹沒有什么差別,只不過斑點不明顯罷了。多分布于東南亞森林,蒙古等地。獵豹(Acinonyx jubatus; cheetah)是獵豹屬的單型種。外形似豹,但身材比豹瘦削,體長1。2 ~ 1。3米,體重30千克,尾長約0。76米,肩高0。75米。四肢細長,趾爪較直,爪子上沒有爪鞘,不象其他貓科動物那樣能伸縮自如,它們微彎的爪子強而有力,卻不銳利。頭小而圓,全身毛色淡黃,并雜有許多小黑點。獵豹頸部和肩膀上的毛比其他部位來得濃密,看起來就像鬃毛一樣。這圈鬃毛在成年獵豹身上不明顯,在幼豹身上則可以看得很清楚。獵豹眼下有兩條黑色的毛,像化妝的睫毛油流下的兩條痕跡。獵豹是奔跑最快的哺乳動物,每小時可達120公里,從起跑開始加速到最高的速度,只需三秒鐘。但獵豹以最高速奔跑的能力只能支撐170米。快速奔跑能力是獵豹適應非洲大草原生活環境而演化而來的。如此,它們才能與其他的肉食性動物競爭。所有貓科動物的狩獵方式都很相似,先緩慢,悄無聲息地跟蹤獵物,直到距離夠近了,才發動致命快速的突襲。各種羚羊,野兔,疣豬,鴕鳥等都可能成為它的食物。獵豹雖兇猛好斗,但易于馴養,成年的獵豹只要不給它充足的飲食和休息,經過半年左右的馴養就可以象家貓一樣馴順。古代人曾用它助獵。當時的獵人會先放出獵豹追逐獵物,等獵豹將其撲倒后,獵人再前來殺死獵物,并把尸體帶走。獵豹獨居,交配季節成對。雌性獵豹通常每胎可以產下一到八個幼豹。當幼豹很小的時候,雌豹會把它們藏在長草叢中。雌豹并沒有固定巢穴,所以每隔幾天就會把幼豹移到另一個地點去。獵豹分布于非洲的叢林和疏林等干燥地區和亞洲的印度,伊朗和巴勒斯坦,不過亞洲已為數極少,日趨滅絕。雪豹(Uncia uncia; snow leopard)雪豹屬僅此一種,又名艾葉豹。體長1。3米,體重40千克,體形似豹,比豹略矮小。它全身披著銀白色的長毛,遍體布滿黑色斑點和黑環,尾長近1米,尾毛蓬松, 是豹類中最美麗的一種。雪豹獨居,有固定的巢穴,一般建在巖石洞中。性兇猛而機警,嗅、聽覺敏銳,動作靈活,善跳躍。白天隱匿在巢穴中,黃昏和夜晚出來捕食高山上的各種野羊,也獵取兔、旱獺、鼠類和高山鳥類。雪豹是一種典型的高山動物,它一年四季都生活在高山積雪的雪線以上,所以叫雪豹。冬季雪豹追隨獵物下降到海拔2000---3500米的高度;夏季山下冰雪消融,雪豹又移往6000米以上的高山峻嶺,它們的毛色也與雪地的顏色相適應。雪豹是我國一級保護動物。多分布于亞洲中部的高原地帶,喜馬拉雅山以北、昆侖山、天山、阿爾泰山、祁連山和陰山等。活動在人煙稀少,地形復雜的高原地帶和海拔較高,寒冷的裸巖山地。云豹(Felis nebulosa)名稱雖多沾一個豹字,其實和豹沒有關系, 屬于貓屬。云豹體形象豹 ,但比豹要小。四肢較短,尾較長。全身黃褐色或灰黃色,猶如天上的云塊,所以叫云豹。成年云豹體重15千克左右,雌雄體型差異很大,雌獸要比雄獸小得多。云豹爬樹的本領比豹類更強,它能肚皮朝天,倒掛在樹枝下爬行;還能頭朝下從樹上爬下來。所以它也常倒吊在樹枝上,然后突然跳下撲食地上的獵物。憑著敏捷的動作和良好的保護色,云豹在樹上捕捉猴類、鳥類或其它小型哺乳動物為食。云豹每胎生2 ~ 4仔,初生幼獸重200克左右,分娩時要求有一個十分安靜和隱蔽的環境,否則母豹就會出現棄仔不育,甚至將“孩子”活活咬死的現象。云豹是熱帶和亞熱帶叢林動物,最南分布在蘇門答臘、加里曼丹島,也見于泰國、馬來西亞、越南、緬甸等國,我國南方許多省(區)都有分布。不過現已瀕臨絕種邊緣,不容易發現它們的蹤跡了。美洲豹(Panthera onca; jaguar)也是貓科豹屬的一種,又名美洲虎,廣泛分布在南北美洲各處。體型小于虎而大于豹,體長1 ~ 1。5米,肩高0。7米,尾長0。5 ~ 0。75米,體重55 ~ 115千克,略比豹肥壯。毛黃色,身上的黑色環紋稍大一些,環紋中間有1 ~ 2個黑斑點,這與豹有顯著差別。美洲豹是美洲最大型的貓科動物,也是美洲最兇猛的動物。其生活環境以熱帶密林為主,白天常隱匿在樹上。它嗅、聽覺較敏銳,在陸地上捕食鹿、野豬和較小的獸類為食;由于其很善于攀緣,連樹上的猴,鳥也難逃它的巨口,饑餓時還會竄入村莊盜食牛、馬、豬、羊等家畜,是美洲畜牧業最兇惡的敵人。美洲豹也善于游泳,它能在水中追逐龜、鱉、鱷魚和水蟒,捕魚更是不在話下,亞馬遜河流域的居民認為,美洲豹會把尾巴浸入水里引誘魚兒,再用腳掌把魚兒拍出水面大吃一頓。棲息在森林中的美洲豹,毛色比住在草原上的美洲豹深,它那沉重的身體看起來有點像獅子。美洲豹需要的領域范圍,由5平方千米到500平方千米不等,主要依照范圍內的獵物多寡來決定。和大部分大型貓科動物不同的是,美洲豹動作比較遲緩,也很少發出巨吼聲,狩獵時,它們通常只會發出低低的咕噥聲,受到驚嚇時才會發出咆哮聲。美洲豹是一種有價值的毛皮獸,由于盜獵盛行,現已屬于世界一級的瀕危動物,并列為保護動物。參考文獻[1]、譚邦杰著.《珍稀野生動物叢談》.科學普及出版社.1995年9月.[2]、《動物園的內幕》[3]、(英)克魯頓布羅克著。溫淑真譯。《目擊者叢書 自然博物館 貓科動物》.生活﹒讀書﹒新知三聯書店﹒英文漢聲出版有限公司.1995年11月.[4]、楊安峰編著.《脊椎動物學》.北京大學出版社.1992年5月.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