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香港、澳門都是中國,所以不是中外合發!我看到一條新聞:“?和下西洋600周年這是香港郵政、中?]政及澳門郵政第五度?手發行郵品。”那么前四度是那幾套???
熱心網友
三地同發郵票 據5月18日《郵政周報·集郵資訊》報道,國家郵政局定于8月22日發行《鄧小平同志誕生一百周年》紀念郵票,中國香港郵政和中國澳門郵政也將于同日各自發行郵票。這是自香港、澳門回歸之后,中國內地與香港、澳門再次攜手發行郵票。近日,香港郵政公布這套郵票為1套2枚,面值1。4港元,主圖印有鄧小平的影像,并以香港的日景與夜景作為背景;小型張主圖印有鄧小平的生平及香港演變成世界大都會的過程,面值10港元。同時發行包括4套郵票的小版張。 2001年7月14日,北京申奧成功的次日,中國國家郵政局臨時增發特2《北京申辦2008年奧運會成功紀念》特別郵票。讓人感到更意外的是, 香港和澳門郵政也在同一天發行同題材、同規格郵票。三地的《北京申辦2008年奧運會成功紀念》郵票主圖相同,為北京新奧申委徽志。特2面值80分,附圖是雍容華貴的牡丹花;香港的面值港幣1。30元,附圖是區花紫荊花;澳門的郵票志號為S025,面值1澳門元,附圖是區花荷花。小版張的各自特色更加明顯:特2的過橋票以北京天壇祈年殿和排球運動員身影為圖案;香港的以中銀大廈為中心的維多利亞海灣夜景為圖案;澳門的以大三巴牌坊和自行車運動員身影為圖案,再分別輔以相協調的邊紙色彩。三地小版張連印大版張改用彩虹般的過渡色作邊飾,其中的三地小版張邊紙下方分別印流水號(香港、澳門的單獨小版張自有流水號),流水號前綴“A”“B”“C”分別代表小版張系國家郵政局、香港郵政、澳門郵政發行的。盡管三地《北京申辦2008年奧運會成功紀念》票、張悉數由北京郵票廠印制,但畢竟在細節上各家有不同要求。所以,三地小版張連印大版張不僅要兼顧不同的設計差異,還需整合票、張用色、紙張、雕刻線數、磷光條等不同細節部分,印制難度非常人所想。可以說,三地連發郵票系列在創意之初,注定將代表中國郵票印制的最高水準。 2001年底,中國隊首次打入世界杯決賽圈,三地以此為選題再次同時發行郵票。這次雖依舊由北京郵票廠統一印制,卻表現出較大的個性。2002年5月16日,國家郵政局如期發行2002-11J《2002年世界杯足球賽》紀念郵票1套2枚。(2-1)“新的起點”,面值 80分;(2-2)“團結拼搏”,面值 2元,設計成圓形郵票外套矩形橫連印。郵票畫面統一以足球為背景,圓、方形齒孔間點綴“中國之隊”徽志,分別以斜視的手法突出表現一名球員帶球和過人的動感場景。香港、澳門同一天發行的紀念郵票名為《中國隊參加2002年世界杯足球賽紀念》,各為1套2枚,都是傳統的矩形,郵票畫面分別選取了足球運動員在場上拼搏的動作。香港2枚郵票面值均為1。4元港幣,每枚郵票左右齒孔中間各有一個橢圓形齒孔;澳門的郵票志號為S030,2枚郵票面值分別為1澳門元、1。5澳門元,每枚郵票上下齒中間各有一星形齒孔,這些別致的齒孔既點綴了票面,又是極佳的防偽手段。3家的小版張各自含16枚、10枚、10枚郵票,式樣、風格迥異。在此基礎上,3家二度聯袂推出的《中國隊參加2002年世界杯足球賽紀念》三地郵票小全張,通過一片綠茵場將祖國內地、香港、澳門三地的紀念郵票各1套共6枚組成一支“大中國足球隊”,邊紙采用一幅照片:一名運動員一腳定乾坤的射門動作,預祝中國隊沖擊世界杯決賽階段比賽成功。小全張僅印300萬張。 到了2003年,中國內地、香港、澳門三地同發郵票再翻新花樣。10月15日至16日,“神舟”五號飛船載著航天員楊利偉短短21小時的太空之旅,使中國成為美俄之后世界上第三個以自主技術發射宇宙載人航天器的國家。國家郵政局第一時刻啟動近年建立的突發題材郵資票品發行機制,10月16日與中國香港郵政署、中國澳門郵政局聯手推出《中國首次載人航天飛行成功》紀念郵票各1套2枚。國家郵政局的編號為特5,郵票名稱分別為(2-1)“英姿” 80分,(2-2)“ 凱旋 ”2元,與3年前發行的2000-22J構成了中國宇宙飛船郵票系列。區別于港、澳的是,特5的2枚郵票均以宇航員的身影為主圖,凸現載人飛船目標的實現,一改往日中國航天題材郵品中只出現航天器的面貌;背景分別是“神舟”五號載人飛船翱翔太空的靚影和深邃浩渺的太空以及象征中國的長城和飄揚的五星紅旗,第一枚深藍色的太空同第二枚灑滿金色陽光的地球形成強烈的冷暖色調對比。皆是首度涉足航天題材的香港郵政、澳門郵政各自選用一枚郵票表現宇航員,另一枚則分別展示了將“神舟”五號送上太空的長征火箭和“神舟”五號載人飛船。香港郵政的2枚名稱分別為“騰飛”和“遨游”。“騰飛”表現了火箭發射、升空的瞬間狀態,并用透疊的形式,多角度表現了發射場景;“遨游”著重刻畫高舉手臂的航天員形象,這一劃時代的點觸,標志著中國載人航天技術將向更高、更遠的目標前進。澳門郵政的2枚名稱分別為“待發”和“測控”:“待發”將航天員升空這一瞬間定格,重點強調此次飛行的特別意義;“測控”通過對海、陸測控形象的組合,意在強調測控的重要性,同時也表明測控是載人航天這一系統工程中極其重要的一個環節。以上6枚郵票合在一起正好體現了中國航天工程的主要環節,而每兩枚郵票又能單獨成套。香港2枚郵票面值均為1。4元港幣,澳門2枚郵票面值分別為1澳門元、1。5澳門元。澳門《中國首次載人航天飛行成功》紀念郵票的志號是S048。三地郵票小版張所含5套雙連郵票的布局近似,上下分兩列,整個小版票的設計與郵票一氣呵成,票張相互呼應的思路十分清晰,令觀賞性大為增加。照例,3家要合發一種票品,這次選中了小本票,國家郵政局為小本票編號為SB(25)2003,內含3家發行的郵票小全張各1張。小本票封面設計圖以香港第一枚郵票為主,宇航員高舉右手指,正好觸及中國的英文字母“CHINA”的中間,形成一個炫耀的光點,似乎在向世人宣告,中國已成為太空的耀眼明星。承印此次郵票的北京郵票廠,再次顯示高科技印制水平。。
熱心網友
首先要糾正一個錯誤,國名,地區名稱要規范。正確名稱應為:中國、中國香港、中國澳門。其二,三地聯手發行的郵票基本上是以上乖女孩3047 所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