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經常口苦,而且舌苔白而厚,胃部灼熱,也看過醫生但沒有任何效果。

熱心網友

健康人口腔一般感覺是清爽舒適的,只是夜間醒來或晨起后片刻會有輕微的口苦或口里酸澀的感覺。疾病狀態下不少人會有味覺異常:清淡、干澀、酸、甜、苦、辣、麻等,其中口苦的味覺異常最多見。味覺異常不同于口臭,它是病人的主觀感覺,周圍人無法體驗。  精神性口苦或情緒性口苦常在精神緊張、氣憤、煩躁、焦慮、恐懼、忐忑不安、失眠時出現或加重。國內有醫生調查分析的286位口苦病人中171位(60%)為精神...

熱心網友

健康人口腔一般感覺是清爽舒適的,只是夜間醒來或晨起后片刻會有輕微的口苦或口里酸澀的感覺。疾病狀態下不少人會有味覺異常:清淡、干澀、酸、甜、苦、辣、麻等,其中口苦的味覺異常最多見。味覺異常不同于口臭,它是病人的主觀感覺,周圍人無法體驗。  精神性口苦或情緒性口苦常在精神緊張、氣憤、煩躁、焦慮、恐懼、忐忑不安、失眠時出現或加重。國內有醫生調查分析的286位口苦病人中171位(60%)為精神性口苦,他們還伴有功能性消化不良和腸易激綜合征等功能性胃腸病等。俄羅斯醫生弗羅里根葉的資料表明,功能性疾病患者30%有味覺異常,其中54%為口苦;伏洛爾基耶醫生也描述神經過敏的病人會有精神性口苦、精神性口臭、精神性喉中異物感和精神性嘔吐等癥狀交替或同時出現;卡拉列伊金也觀察到神經衰弱的病人的口苦易與負性情緒同時出現。  精神性口苦一般并無特殊臨床意義,當口苦成為明顯的癥狀時,常引起病人對自己健康的憂慮:是不是什幺重要器官出了毛病?對嚴重的精神性口苦,重要的是對患者予以心理疏導,放松情緒,轉移注意力,避免應激,反復說明單一口苦癥狀并無特殊臨床意義更是不可少的。西醫:心理因素也能引起口苦 .口苦多由于膽囊功能差,特別是膽囊疾病(膽囊炎、膽石癥等)的病人的一種反應。還有一些由于胃動力差,食道存在炎癥的人也可為膽汁反流至胃,也會引起口苦。另一方面,有的人生活不規律,睡眠休息不足,以及打呼嚕、張口睡覺、口腔發炎等人群也易出現口苦的情況。同時有研究顯示,現在也存在一種精神性口苦現象。一些人由于工作、學習壓力過大,精神緊張、氣憤、煩躁、焦慮、恐懼、忐忑不安、失眠時都可能出現口苦。這也要引起注意。     西醫建議:1.口苦應該引起人們的重視,如果長時間或者經常出現口苦應及時到醫院查找病因。2.有規律的生活起居,保持良好的心理狀態,適當調整好自己的情緒。  中醫:口苦是由濕熱引起的     北京某醫院偉醫生介紹,時常產生口苦,中醫認為這主要是由于濕熱引起的,其中又包括肝膽濕熱和胃熱兩種。肝膽濕熱口苦,可能是由于肝膽部位存在炎癥引起的。胃熱產生的口苦,部分人肝膽沒有炎癥,但由于飲食不合理,食用了過多的辛辣食品,也會引起口苦。同時,一些患慢性疾病(如糖尿病人等)的人也會有口苦的情況。   另一方面,很多腦力工作者,由于工作精神壓力大,再加上飲食不當、不規律、活動少等特點,其腸胃功能呆滯,進食的食物在胃腸停留時間過長,很容易產生濕熱,也會引起口苦。     中醫建議:1.患有慢性疾病的人應在醫生的指導下,針對病因治療引起的口苦.2.對于壓力大的人,應該盡量使飲食規律、食物結構合理,少食辛辣,多吃水果、蔬菜等。3.適當運動,從而促進消化功能的正常運轉,尤其是腦力工作者,運動要加強,而且要有規律性。進餐時,應盡量少考慮工作的事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