熱心網友
疊羅漢歷史悠久,其形成來歷相傳不一,部份資料記載,明朝末年,葉村的惠安和尚云游四方,隱身考得科舉“解元”稱號,事后皇帝準其所求回鄉興建了“解元寺”。葉村當時在繁忙的商道上,商旅多,土匪也多,惠安及其徒弟常除暴安良,保得一方平安,后來官匪勾結,在一場戰斗中,惠安及其徒弟全部陣亡。葉村村民為感念惠安的恩德,也為了祈求惠安的在天之靈保佑村民,數十名青壯年扮成羅漢模樣于大年元霄佳節登臺獻藝以示崇敬和紀念,此種風俗延續中形成奇特的疊羅漢民俗。而當地民間流傳的卻是另一種說法,解元寺和尚為非作歹,激怒百姓,村中婦女于秋收時將稻草堆放寺旁,夜晚,男子漢搭成人梯將稻草傳入寺內縱火燃寺。寺廟化為灰燼后,村民們將早已準備好的種在木板上的蔬菜鋪放其廢墟上,瞞過了與寺僧勾結的官府。此后,葉村遂疊羅漢,一則慶祝勝利,二則以力量威懾邪惡,盡管說法不同,神秘費解,但祈佑平安卻是共同的目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