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局域網中,什么是集線器、交換機、路由器、中繼器。他們的特征,功能和作用各是什么?誰是用來提高數據傳輸速度的?
熱心網友
以河岸兩端的擺渡為例來說明這個問題。河南岸為發送,河北岸為接收,各有八個碼頭,從南往北需要時間,從北回南不需要時間,同號的碼頭不需要物品交換。集線器:河里只有一條船,從南一碼頭發個東西到北二,則南二到南八都不能發東西,北一和北三到北八都不能收東西。交換機:河里有八條船,每個碼頭一條,南岸每個碼頭隨時都可以向北岸發東西。路由器:河里又多了條大船,碼頭上的船可以把東西送到大船上,由大船送到其他河段或者海里。中繼器:河中間有條小船,南岸的船跑到一半把東西搬到船上,再由它運到對岸。
熱心網友
中繼器是最早提出來的一種概念,用來將網絡中的數據傳輸的信號進行放大,以保證能夠更準確的傳輸到目標的。而集線器呢,是基于中繼器發展起來的,是多端口的中繼器。作用呢和中繼器沒什么區別。交換機:是集線器的升級設備,屬于數據鏈路層的設備。以物理地址來尋址傳送的。路由器:用于不同網段,和不同網絡的設備,屬網輯設備,不是純硬件的設備,他有自己的操作系統。這是我所知道的,簡單匯總了一下,希望對你有所幫助
熱心網友
集線器(HUB)屬于數據通信系統中的基礎設備,它和雙絞線等傳輸介質一樣,是一種不需任何軟件支持或只需很少管理軟件管理的硬件設備。它被廣泛應用到各種場合。集線器工作在局域網(LAN)環境,像網卡一樣,應用于OSI參考模型第一層,因此又被稱為物理層設備。集線器內部采用了電器互聯,當維護LAN的環境是邏輯總線或環型結構時,完全可以用集線器建立一個物理上的星型或樹型網絡結構。在這方面,集線器所起的作用相當于多端口的中繼器。其實,集線器實際上就是中繼器的一種,其區別僅在于集線器能夠提供更多的端口服務,所以集線器又叫多口中繼器。 依據IEEE 802.3協議,集線器功能是隨機選出某一端口的設備,并讓它獨占全部帶寬,與集線器的上聯設備(交換機、路由器或服務器等)進行通信。由此可以看出,集線器在工作時具有以下兩個特點。 首先是Hub只是一個多端口的信號放大設備,工作中當一個端口接收到數據信號時,由于信號在從源端口到Hub的傳輸過程中已有了衰減,所以Hub便將該信號進行整形放大,使被衰減的信號再生(恢復)到發送時的狀態,緊接著轉發到其他所有處于工作狀態的端口上。從Hub的工作方式可以看出,它在網絡中只起到信號放大和重發作用,其目的是擴大網絡的傳輸范圍,而不具備信號的定向傳送能力,是—個標準的共享式設備。因此有人稱集線器為“傻Hub”或“啞Hub”。 其次是Hub只與它的上聯設備(如上層Hub、交換機或服務器)進行通信,同層的各端口之間不會直接進行通信,而是通過上聯設備再將信息廣播到所有端口上。由此可見,即使是在同一Hub的不同兩個端口之間進行通信,都必須要經過兩步操作:第一步是將信息上傳到上聯設備;第二步是上聯設備再將該信息廣播到所有端口上。以太網交換機,也稱為交換式集線器,是簡化(典型)的網橋,一般用于互連相同類型的LAN(例如:以太網/以太網的互連)。交換機和網橋的不同在于:交換機端口數較多;交換機的數據傳輸效較高。 以太網交換機采用存儲轉發(Store-Forward)技術或直通(Cut-Through)技術來實現信息幀的轉發。直通交換 :當接收到一個幀的目的地址(MAC地址)后馬上決定轉發的目的端口,并開始轉發,而不必等待接收到一個幀的全部字節后再進行轉發。相對存儲轉發技術而言,降低了傳輸延遲,但在傳輸過程中不能進行校驗,同時也可能傳遞廣播風暴。存儲轉發交換 :從功能上講,就是網橋所使用的技術,等到全部數據都接收后再進行處理,包括校驗、轉發等。相對于直通技術而言,傳輸延遲較大。一些交換機可以同時使用上述兩種技術。當網絡誤碼率較低時采用直通技術,當網絡誤碼率較高時則采用存儲轉發技術。這種交換機被稱為自適應交換機。路由器的功能 1、改進網絡分段(每個網段的結點數是有限的)。相同類型的局域網互連,劃分子網段,三層交換,避免“廣播風暴”。2、不同局域網之間的路由能力,實現三層的數據報文的轉換。3、連接WAN的路由能力。路由器通過軟件實現其功能,速度較慢,數據報文延遲較大,高性能的路由器比較昂貴。路由器的體系結構路由器執行OSI網絡層及其下層的協議轉換,可用于連接兩個或者多個僅在低三層有差異的網絡。中繼器(RP repeater)是連接網絡線路的一種裝置,常用于兩個網絡節點之間物理信號的雙向轉發工作。中繼器是最簡單的網絡互聯設備,主要完成物理層的功能,負責在兩個節點的物理層上按位傳遞信息,完成信號的復制、調整和放大功能,以此來延長網絡的長度。數百萬用戶都在用,HP激光打印機系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