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好意思。很慚愧的說。但一直想問一下這個“基本”問題:怎樣才能讓自己深信“因果報應”呢?我本因感受人生苦海無邊,才有緣有幸得近佛法。期間也有聽一些講解,主動找蠻多佛教資料閱讀,思考一些高僧大德所訓言,堅持一些念經修身的行為。雖然盡是最最初級的修行,但已讓心態豁朗不少,健康不少,精神不少。肉眼外,也能有分心眼看待世界。近來,我想在修佛路上更進一步,但卻舉步維艱。一段困擾之后,竟發現自己在一個信佛的根本問題上仍未得到解決。就是,尚未能做到“深信因果報應”! 暈~因果報應類似于“能量守恒”的理解,能理解;“不昧因果”而令野狐得度的故事,能體會;靈異三界六道的存在,能確信;…….但為何自己仍做不到深信“因果報應”呢?! 莫非就因為自己沒有確切親歷體會深刻感受到“因果報應”之事?莫非因為自己始終擺脫不了“人之道,損不足補有余”的“求生”觀念(或曰“生存之道”?)?善知識,請幫幫我~能說說您們是怎樣才深信因果報應的么?而我應該怎樣去做才能做到深信不疑呢?非常謝謝啊~~-----另外,為什么自己很難擺脫“進化論”的觀點啊(因為實在太多證據與資料了)~ 比如,幾乎深信人類會和恐龍一樣,很快也滅亡。人類歷史才200萬年,文明歷史5000年。很短。但佛經上常有一些“百世”、“萬千劫來”等時間名詞。我很想理解的是:為何佛法只在人類歷史在出現呢?但為何燃燈古佛,等等,又那么久遠便已存在,甚至在單細胞剛剛進化到多細胞時便已存在….而人類必亡的,人類后,很可能另一種生物統治地球,那時的佛法又怎辦呢?——請不要笑我的問題“秀逗”啊…. 雖然簡單,卻是真的困擾自身。南無觀世音菩薩~再次謝謝~

熱心網友

經中沒說過信佛必須像你說得那樣“深信因果”。實際上,我看還沒有幾個佛教徒“深信因果”,否則中國自古至今這么多的佛教徒,國家的精神文明和物質文明面貌早就該煥然一新了,早就是“人間凈土”了。標志佛教特質的三法印是:諸行無常,諸法無我,寂靜涅盤。我覺得你的信仰很健康,比如你說:“我本因感受人生苦海無邊,才有緣有幸得近佛法。期間也有聽一些講解,主動找蠻多佛教資料閱讀,思考一些高僧大德所訓言,堅持一些念經修身的行為。雖然盡是最最初級的修行,但已讓心態豁朗不少,健康不少,精神不少。肉眼外,也能有分心眼看待世界。”這不是信得很好嗎?如果你不信,會這樣思考和行動嗎?自身文明素質提高了,心態安詳了,思想境界不同了,更懂得珍惜彼此的人生,懂得珍惜彼此的相識和善緣,學佛就算沒有白學!你想在修佛路上更進一步,我覺得障礙不是“尚未能做到深信因果報應”的問題,而是自身缺少戒、定、慧、解脫、解脫知見、法喜、禪悅這種種修行的實踐和體驗。體驗能增長人的信心和慧根。佛教是實踐之道,不是空想的理論;若無實踐效應,這個宗教在歷史洪流中早就被淹沒了,豈能流傳至今?從你的想法可以看出你是內心深處是需要佛法、甚至渴求佛法的,否則也不會問這種問題,這就叫信,不要再“頭上安頭”了。如果你能夠認同“三法印”,我建議你受持三皈五戒,業余時間勤修懺悔,并進行一定的修禪實踐(念咒、誦經也可以看成是一種禪修)。第二個問題:關于進化論。你說的那些進化論的證據,歸根到底就是一句話~物種之間的相似性! 這就能說明A是從B變來的嗎? 這其實恰恰證明了佛理~一切眾生輪回生死,無明為根本,種種煩惱為助緣,起身語意做種種善惡業。為什么說“物種之間的相似性”恰恰證明業報之說?因為,業報中很大成分是“共業”~相似因感相似果。眾生一切心想無外乎《百法明門論》歸納的那些心心數法,眾生一切身語意行為無非是善、惡、無記三類。所以,大千世界相似性乃是普遍,有何稀奇?進化論只不過是對“物種相似性”的原因的另一種分析理論。為什么佛陀應世以人道為主,這個在佛經中常說,這里不談了,而且對于我們也不是很重要吧?《金剛經》云:“所有眾生,若干種心,如來悉知。何以故?如來說諸心皆為非心,是名為心。所以者何?須菩提,過去心不可得,現在心不可得,未來心不可得”你說你想深信因果,是以哪個心?若過去心,過去心已滅,信有何用?若未來心,未來心未至,如何得信?若現在心,當下一心起疑,后心問時,疑心已去,為誰作答?。

熱心網友

怎樣才能讓自己深信“因果報應”呢?********你可以讀一讀佛說因果經,先看看種什么因會得什么果?我們學佛信佛,當然要信受佛說的話了。不必免強自己“深信”,能信即可。重點在佛說了什么?你都學到了什么?懂得了什么?。。。。。。。。。。。。。。。。。。。。。。。。。。。。。。。。。。。。。。。。。。。。。。。。。。。。。。。。。。。。。。。。。。。。。。。。。。。。。能說說您們是怎樣才深信因果報應的么?而我應該怎樣去做才能做到深信不疑呢?*******。“因果報應”用“能量守恒”,“進化論”和“人之道,損不足補有余”的道理來解釋,我還是第一次聽說。挺有意思的。而“野狐禪的故事”來證實因果報應,那是參禪錯悟一個字的果報,錯悟一個字而當了500年野狐,距離我們一般人的生活太個別且遙遠。所以你還是不能深信因果。佛法講“三界唯心,萬法唯識”。此心不只是指我們能思維,能善解人意的意識心,而是八識心王。尤其是指每一個眾生人人都具有的第八識---如來藏。它可以含藏執持一個人所有的善惡業種貫通三世。它生生世世都伴隨著你。有個故事說,在一個朦朧的傍晚,三位青年在沙灘上漫步。不遠的前方,三人同時看到海水沖上來一具女尸。青年甲感到非常厭惡,匆忙離去。青年乙頓生憐憫之心,脫下自己的衣服蓋在女尸身上,不忍再看而離去。只有青年丙,把女尸拖走掩埋了。人雖處在正死位,第八識-如來藏依然存在,是不生不滅,不垢不凈,不增不減的。佛經上還說它“了眾生心行”。所以來世后,因緣成熟,這三個青年又遇到了這位女子。此女子這一世,居然有羞花落葉之貌,三位青年都想追求她。而青年甲和乙無論這世如何表現努力,女子始終不喜歡他們, 和乙只能是好朋友。而只有遇到了丙,則是一見衷情,并很快結了婚。(故事歸故事,如真遇到死者,應立即報案,不要破壞現場。)還有在古典小說,三言二拍上就見有的人,素不相識,卻一見之下,怒發沖冠,無明業火高三千丈。原來是遇到了前世殺害過自己的仇人。仇人相見當然分外眼紅。雖第一次見面就想殺了對方。現在知道如來藏可是了得,所以因果業報絲毫不爽,完全能夠接受和理解。。

熱心網友

是的,佛教相信因果定律的正確性,正像大家相信吃飯可使胃囊滿足那樣的正確。一般人懷疑因果律的可靠性,是因為僅僅站在當下一生的立足點上,來看善惡報應的不公平:有人吃苦行善一輩子,不但沒有好報,甚至還不得好死!有人貪贓枉法、為非作歹,卻在法律的漏洞里逍遙自在、福壽雙全。其實,佛教的因果律是通看三世的。人,除了現在一生,已有過去的無量數生,尚有未來的無量數生。現在這一生,若將過去及未來的生命之流連貫起來看,其實還不及石火光影那樣的短促渺小。善惡因果是貫通了三世,漸次受報的,業力的大小輕重,便決定了受報的先后等次。今生的修善作惡,未必即生受報;今生的禍福苦樂,未必是由于即生的因素;今生多半的遭遇,是由于往世業力的果報;今生的所作所為,多半尚代到后世感報。若把三世看通了,心理也就平服了。再說,佛教所講的因果律,也不是象一般人所誤解的宿命論。佛教相信,唯有重大的業力不能轉變而被稱為定業之外,人是可以憑借后天的努力而來改善先天的業因的。通常認為若要了解三世因果,必須籍宿命通知道過去,用天眼通知道未來,才能親見三世因果。其實,這是似是而非的觀念。有些人因為不能見到過去和未來,所以不能相信過去和未來的存在。其實,如果沒有見到的就不能相信或不能接受的話,那即使在現生之中,也有許多不能相信和不能接受的事了。例如:民族的歷史、宗族的族譜、家族的家譜,所記載的先民和祖先的事跡,有誰親眼見到的?曾經見過曾祖父或高曾祖父的人,就很少了,但不能因此否定祖先的存在吧?所以,肉體生命的遺傳,是來自列祖、列宗,亦能傳之于子孫萬代,這就是肉體的三世因果。而今生之前,必然有無始的源頭和未來的去向。物質的肉體之外,必有佛教所說的神識的遷流。如果認為“人死如燈滅”,除物質外,沒有精神,是不正確的。。

熱心網友

因為最最初級的修行,所以已讓心態豁朗不少,健康不少,精神不少。肉眼外,也能有分心眼看待世界。這就是體現在你身上的因果報應.

熱心網友

首先,進化論在佛教的觀點來看,毫無疑問是錯誤的,因為佛經上說的很明確----和進化論恰好相反----最初的人是天人墮落而來,從光音天飛到地球上來的。你之所以接受進化論,估計不是你對它有多了解,而是和大家一樣,被灌輸的太多了而已,大多數人都把它當作真理了,所謂的證據其實都只是推論后才能成立的,符合事實的在邏輯上能完全站的住腳的“進化論”,實際上并不存在,也就是說,進化論實質上還只是一個未經理論和事實證實的假說而已,但是大多數人過早的把它當作科學真理了。其次,深信因果,毫無疑問是學佛有所成就的基礎,如果不是深信因果,那么學佛必然不能成就,而且很難說是在學佛了,當然信有深淺之別,信的深度和廣度,自然是需要一步步來,逐步深化和擴展的。加深對因果學說的認識,我想可以從兩方面入手:事實和理論。從事實上來說,樓上說的《了凡四訓》應該是必讀的,印光大師特別贊嘆這本書,說它是菩薩示現而來的。除了《了凡四訓》外,要多看看各種因果故事,這方面的文章很多,書也不少,看的多了,潛移默化的自然就慢慢接受了。最主要的,更要從平時自己的生活中去體會因果的道理,這要結合因果學說來進行,這就要從理論上搞清因果學說的基本內容和要點,所以找一兩本專門介紹因果學說的書,來研讀研讀也是特別有必要的,特別是對年輕人來說,有精力時間應該好好研究下才對。------------------另外,f。l。g就不要在這摻合了阿,在佛教看f。l。g,好聽的說法是附佛外道,實際上就是邪教。。

熱心網友

朋友:《了凡四訊》這本書及其注解,或者電影可以幫助你的。參考阿彌陀佛。

熱心網友

關于深信“因果報應”問題,是一個及基本又深刻的老問題。弘一法師曾言:“我以為不論哪一派哪一宗學僧,卻要非深信不可,那就是佛教的基本原則,就是深信因果報應的道理。同時還應深信佛菩薩的靈感!這不僅初級學僧應該這樣,就是升到佛教大學也應一樣。因果報應和佛菩薩靈感道理,雖然很容易懂,可能徹底相信的卻不多。這所謂深信,不是口頭說說的信,而是內心切切實實的去信。咳!這很容易的道理,若要切切實實的去信,卻很不容易啊!”從此角度看,末學認為我們學習佛法的過程,就是通向深信“因果報應”的過程,你現在尚未做到“深信”不足為怪,應當以“戒”為師,勤奮用功,爭取早日實現自己“深信”。

熱心網友

是的,同意樓上的回答,這書我也看過,真正的答案就在那本書里面。愿你早日覺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