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城號是怎么沉的

熱心網友

扶桑級是日本1910年計劃建造主力艦的第二批。原計劃扶桑級建造8艘,建立一支“八。八艦隊”(注1),但由于資金和物資不能滿足數量,日本只好把原計劃改為4艘。前2艘于1910年撥款批準建造,1914年又撥款建造后2艘(后2艘為扶桑級改進型,即伊勢級戰列艦)。1912年3月11日首艦開始在吳縣海軍造船廠動工,并定名為“扶桑”和“山城”。扶桑級的主炮采用與金剛級戰列巡洋艦相同的英式356mm主炮,但由4座雙聯裝增加為6座雙聯裝,火力增加一倍,防護裝甲也比金剛級增強了不少,但是扶桑級的甲板還是很薄。航速為22節。同舊式戰列艦區別,其炮塔采用中央軸線布置,使射擊時有良好的穩定性。1號2號炮塔在艦橋前方;3號炮塔在1號煙囪前;4號炮塔在1號和2號煙囪之間;5號6號炮塔在后主桅后方。這樣布置優點是能發揮全部主炮的火力,而缺點是沒有改造的余地。后來在3號炮塔上布置水上飛機彈射器時發現可利用的空間十分狹窄。“山城”號的彈射器布置在4號炮塔上。1935年大改造之后,取消了一號煙囪。1936年華盛頓條約作廢之后,日本海軍開始對舊戰列艦進行改造。加強動力系統和防御系統。 二戰戰果   兩艘扶桑級戰列艦服役之后,均加入日本海軍戰列艦第一戰隊。二戰初期,由于日本海軍燃油儲備緊張,均在柱島泊地“待機”。后曾經作為艦載機空襲的練習靶艦使用。中途島之役時,“山城”號曾參與北上支援阿留申群島的攻擊任務,之后到1944年9月以前,她成了日本海軍各兵科學校的教育訓練艦,期間曾入塢加強防空火力,防空機槍多得驚人。1944年萊特灣大海戰時,“扶桑”號和“山城”號均加入西村艦隊(注2),充當突擊部隊(其實是送死部隊)。10月24日突入蘇里高海峽。25日凌晨,與美國奧登多夫少將所指揮的艦隊(注3)激戰。由于美軍利用雷達率先發現西村艦隊,于是登多夫少將下令多支驅逐艦編隊向西村艦隊發射魚雷。“山城”和“扶桑”當即命中魚雷(由于是夜戰很難確定命中多少魚雷,“扶桑”中雷起火退出編隊,“山城”入水,但還能繼續前進。隨后遭到美國戰列艦:“加利福尼亞”、“田納西”、“西弗吉尼亞”、“密西西比”和“馬里蘭”與巡洋艦編隊主炮攻擊,“山城”號被打成爛鐵。隨后由趕來的美國驅逐艦隊發射的魚雷將“山城”擊沉(美國驅逐艦Grant(DD-649)由于與日本艦隊相當近,被自己的炮擊艦隊攻擊,唯一在這次海戰中受損的船,可惜!)。至于“扶桑”號,到0430時,因命中魚雷太多沉沒。至此日本西村艦隊被全軍覆沒(只有驅逐艦“時雨”號混亂中逃走),西村中將戰死。 扶桑 1912。3。11建 1915。11。18服役 1944。10。25在蘇里高海峽,遭到美國艦隊襲擊沉沒。 山城 1913。11。20建 1917。3。31服役 1944。10。25在蘇里高海峽,遭到美國艦隊襲擊沉沒。 。

熱心網友

二次大戰日本海軍戰斗艦--扶桑級山城號 山城號 (1917造) 性能諸元一覽: ┌—————————————————┬—————————————————┐ │測試排水量(噸) : 30600      │ 武裝 (主炮) : 36cm X12      │ │水線長(公尺) : 202。69      │ (副炮)   : 15cm X16      │ │吃水深(公尺) : 8。69       │                 │ │最大船寬(公尺) : 28。65      │ 建造船廠  :橫須賀造船廠    │ │動力(馬力)   : 40000      │ 建造完工時間: 1917/ 3      │ │航速(節)    : 22。5       │ 沈沒時間  : 1944/10/25     │ │續航力(14節) : 8000      │ 沈沒地點  :斯利卡奧海峽    │ └—————————————————┴—————————————————┘ (以上資料由 DEFENCE INTERNATIONAL 轉載)(大致同扶桑號) 山城號簡史: 1910年日本的艦隊補充計畫中, 原本扶桑級戰艦要建造 8艘, 但由于造艦預算 被刪減, 最后只完成了扶桑號及山城號 2艘, 第三艘及第四艘兩艦則被修改設計成 伊勢級戰艦。 1913年11月本艦在橫須賀造船廠動工, 1915年11月下水, 1917年 3月完工。山城號 是日本自行設計的第二艘戰艦, 雖然改良了扶桑號的缺點, 但是整體而言仍舊 不理想, 是 故山城號完成之后原本還有兩艘同級的姊妹艦即重新設計為伊勢級戰艦。日本海軍造艦史上 有許多因設計不良而浪費資源與付出人命的例子, 山城號只是其中一例而已 (龍驤號航艦可 說是另一例) 。 到了1927年山城號進行了第一次的現代化改裝工程, 完工之后, 曾支援了多次的中國 侵略作戰: 如澎湖、秦皇島、舟山群島、青島、旅順、大連及高雄港均曾出現她的蹤跡。 1935年第二次改造工程完工, 與扶桑號開始有明顯的差異 (如第三號主炮山城朝后, 扶桑 則相反) ; 1938年一度被編入后備艦隊, 負責官兵訓練方面的任務。太平洋戰爭爆發以后, 山城號多半是擔任支援作戰的任務, 很少投入第一線作戰。最主要的理由是扶桑級戰艦在二 次大戰爆發后, 已屬于老舊的艦艇, 航速太慢, 加上新一代的弩級戰艦----大和級戰艦大和 號已出爐 (武藏號則正在興建中、信濃號將準備開工, 最后一艘則正在籌備中) 扶桑級戰艦 早已從弩級戰艦的地位中除名。 在中途島之役時, 她曾參與北上支援阿留申群島的攻擊任務, 之后到1944年 9月以前, 她成了日本海軍各兵科學校的教育訓練艦, 期間曾入塢加強防空火力, 防空機槍可說是多得 驚人。 9月以后納編為西村祥治第二戰隊的旗艦, 與扶桑號并肩作戰。10月投入『捷號作 戰』, 在進入雷伊泰海灣前的斯利卡奧海峽與美艦發生炮戰, 10月25日凌晨 4點10分被 美軍驅逐艦所發射的兩枚魚雷所擊傷, 10分鐘后就翻覆沈沒, 與扶桑號的沈沒時間相差不 過幾分鐘, 兩艘扶桑級戰艦可說是一同走上不歸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