熱心網友

《尚書》意為“上古之書”,是中國上古歷史文件和部分追述古代事跡作品的匯編。春秋戰國時稱《書》,到了漢代,才改稱《尚書》。儒家尊之為經典,故又稱《書經》。   《尚書》據說原有一百篇,秦代焚書后,漢初僅搜集到二十九篇,用當時通行的隸書寫定,稱今文《尚書》。漢武帝時,從孔子故宅中發現用古文字寫的《尚書》,比今文《尚書》多十六篇,稱為古文《尚書》,這十六篇不久亡佚。晉人偽造古文《尚書》二十五篇,又從今文《尚書》中析出數篇,連同原有的今文《尚書》共為五十八篇,也稱古文《尚書》。《十三經注疏》中的《尚書》,就是經過晉人手術的這種古文《尚書》。   《尚書》包括虞、夏、商、周書。《虞書》、《夏書》非虞夏時所作,是后世儒家根據古代傳聞編寫的假托之作。   《商書》是殷王朝史官所記的誓、命、訓、誥,其中《湯誓》按時代說應為最早的作品,但這篇文章語言流暢,可能經過后人的潤色。《盤庚》三篇古奧難讀,較多地保留了原貌。   這是殷王盤庚遷都時對臣民的演講記錄,雖然語辭古奧,但盤庚講話時充沛的感情、尖銳的談鋒,還是可以感受到的,如他說:   非予自荒茲德,惟汝含德,不惕予一人。予若觀火,予亦?隳保髂艘蕁H敉詬伲刑醵晃桑蝗襞┓锪︷#艘嚶星鎩#ā杜談飛希?  短短的一段話,用了三個比喻,貼切、生動,具有形象性。其中“有條不紊”作為成語,至今仍被沿用。又如盤庚告誡臣下不要煽動民心反對遷都,說那樣便會“若火之燎于原,不可向邇,其猶可撲滅”,弄得不可收拾,比喻也很生動。   《周書》包括周初到春秋前期的文獻。其中《牧誓》是武王伐紂時的誓師之詞,《多士》是周公以王命訓告殷遺民之詞;   《無逸》是周公告誡成王不要貪圖享受之詞。這些作品敘事清晰,而且能表達出人物的情感口吻。寫于春秋前期的《秦誓》,是秦穆公伐晉失敗后的悔過自責之詞,表達了愧悔、沉痛的感情,文章這樣寫道:   古人有言曰:“民訖自若是多盤。”責人斯無難,惟受責俾如流,是惟艱哉!我心之憂,日月逾邁,若弗云來!   他引用古人的話指出,如果自以為是,必將做出許多邪僻的事,又十分痛心地說明責備別人容易,從諫如流則十分艱難,寫得相當傳神。比起《商書》和周初的文字,要流暢得多,標志著散文在當時得到了進一步的發展。   《尚書》是我國最古老的文章匯編。其中殷商和周初的部分,所用語言同秦漢時的古漢語已有很大不同,加以年代久遠,傳寫訛誤,十分艱澀難讀。韓愈謂之“周誥殷盤,佶屈聱牙”(《進學解》)。但拋開文字的障礙不談,在情感的表達上,其實是樸素而簡要的。由于發表那些言辭的人,地位都很高,言語之間,具有居高臨下的自信。對于后人來說,古奧是一種特殊的美感,質樸自信,又顯示出征服的力度。所以《尚書》的文章,受到很高的推崇。漢代《尚書大傳》引子夏語,謂之“昭昭如日月之代明,離離若參辰之錯行”,也是有感于此吧。不過,這里也有崇古的心理作怪。 。

熱心網友

就是上古時代的政府文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