熱心網友
正常
熱心網友
正常現象,這是企業運營不利和人們炒作的結果。
熱心網友
運營不利和人們炒作的結果。
熱心網友
一家基金公司一時的業績并不是最重要的,只要它能一直堅持價值投資的理念,嚴守基金契約就值得期待。干銀行的,接受最多的咨詢就是有關開放式基金的問題。有客戶問: “你們總在理財規劃里提倡購買開放式基金。可投資快一年了,虧到現在,怎么解釋?”有客戶問: “我那個基金去年還是明星基金,怎么今年就牛不起來了?”平時被問得多,也就多想一點,寫出來,和大家一起探討。一、投資開放式基金首先是一個信心問題2004年上證綜指下跌約15%,同期,股票型基金平均下跌4。83%,債券型基金平均下跌0。99%,其他各類混合型開放式基金則有0。99%~2。74%不同幅度的正向回報,而貨幣市場基金的平均收益已在2。7%之上。在如此幅度的宏觀調控下,開放式基金能跑贏大盤,取得這樣的成績實屬不易。如果考察2003年開放式基金整體業績的話,兩年平均8%的收益是有的。開放式基金,講究的是中長線投資,投資者不要因為一時的賬面虧損就喪失了投資的信心。從一定程度上講,在當前的開放式基金市場上,你買的是宏觀經濟而不是某某基金。要相信未來中國的經濟是向好的,還要相信中國的資本市場能夠分享中國經濟的快速增長。如果沒有這個信心,不要奢望開放式基金能夠超脫于大盤走勢。二、嚴守基金契約的基金公司值得期待購買開放式基金是一種較好的投資方式,但并不意味著開放式基金市場就沒有“地雷”。在巨大的業績壓力下,“債性”不純的開放式基金有一批,接受封閉式基金“利益輸送”的開放式基金有一批,“關聯交易”的開放式基金有一批,屢屢跳槽的基金經理也有一批。“邊緣化”傾向的基金自有其被清算的那天,關鍵是作為弱勢群體的投資者不要被“陪綁”。提醒大家選擇基金公司時,一定要分清消費產品和投資產品的區別,千萬不要被“明星基金”、“絕對收益高”之類的商業字句晃暈了頭。還有就是,別老跟著“7天年化收益率”的招牌周旋于各大貨幣基金之間,忘記了時間也是成本。在我看來,一家基金公司一時的業績并不是最重要的,只要它能一直堅持價值投資的理念,嚴守基金契約就值得期待。三、豐富的基金產品線為資產的靈活配置創造了有利條件2004年是開放式基金大發展的一年。在基金數量增多的同時,各類創新產品也日趨完善,從原有的股票型基金、混合型基金、債券型基金、貨幣市場基金、保本基金發展到LOF、上證50ETF。目前基金的產品線已相當完備,為各類風格的投資者提供了豐富的資產配置手段。就我個人的觀察與實踐,在中國這個特殊的金融市場里,投資開放式基金,做中長線的信心要有,然而偶爾嘗試短線操作也未嘗不可。開放式基金的投資機會不僅僅停留在某個基金類別中,而是更多地輪換于各個基金類別之間。與單純的股票投資相比,開放式基金投資更強調個人投資者對國家宏觀經濟形勢的判斷能力和資產配置能力。人民幣升息,股市創新低,創新產品上市,基金規模異動,基金參與IPO詢價……既是機遇也是風險。正是基于此,我認為開放式基金是一種非常好的投資理財產品。想一想,基金經理親赴上市公司調研都看不出“問題高管”,早九晚五的散戶投資者又怎么可能看出?看好股市,又看不懂股市的投資者可以通過購買開放式基金節省大量研究精力,同時也有利于把自己提升到炒股之上的理財新高度,以更加寬廣的視野尋求投資機會,平抑個人投資風險。(本文作者系建行上海市分行徐匯支行個人客戶部副經理,具備證券基金從業人員資格,有7年的銀行從業經歷, 是建行上海市分行“十佳個人客戶經理”之一。) 。
熱心網友
正常現象,這是企業運營不利和人們炒作的結果。
熱心網友
如何看待基金的虧損2005-10-5 8:00:00 來源:理財周刊 一家基金公司一時的業績并不是最重要的,只要它能一直堅持價值投資的理念,嚴守基金契約就值得期待。 干銀行的,接受最多的咨詢就是有關開放式基金的問題。有客戶問: “你們總在理財規劃里提倡購買開放式基金。可投資快一年了,虧到現在,怎么解釋?”有客戶問: “我那個基金去年還是明星基金,怎么今年就牛不起來了?”平時被問得多,也就多想一點,寫出來,和大家一起探討。一、投資開放式基金首先是一個信心問題 2004年上證綜指下跌約15%,同期,股票型基金平均下跌4。83%,債券型基金平均下跌0。99%,其他各類混合型開放式基金則有0。99%~2。74%不同幅度的正向回報,而貨幣市場基金的平均收益已在2。7%之上。在如此幅度的宏觀調控下,開放式基金能跑贏大盤,取得這樣的成績實屬不易。如果考察2003年開放式基金整體業績的話,兩年平均8%的收益是有的。開放式基金,講究的是中長線投資,投資者不要因為一時的賬面虧損就喪失了投資的信心。從一定程度上講,在當前的開放式基金市場上,你買的是宏觀經濟而不是某某基金。要相信未來中國的經濟是向好的,還要相信中國的資本市場能夠分享中國經濟的快速增長。如果沒有這個信心,不要奢望開放式基金能夠超脫于大盤走勢。二、嚴守基金契約的基金公司值得期待 購買開放式基金是一種較好的投資方式,但并不意味著開放式基金市場就沒有“地雷”。在巨大的業績壓力下,“債性”不純的開放式基金有一批,接受封閉式基金“利益輸送”的開放式基金有一批,“關聯交易”的開放式基金有一批,屢屢跳槽的基金經理也有一批。“邊緣化”傾向的基金自有其被清算的那天,關鍵是作為弱勢群體的投資者不要被“陪綁”。提醒大家選擇基金公司時,一定要分清消費產品和投資產品的區別,千萬不要被“明星基金”、“絕對收益高”之類的商業字句晃暈了頭。還有就是,別老跟著“7天年化收益率”的招牌周旋于各大貨幣基金之間,忘記了時間也是成本。在我看來,一家基金公司一時的業績并不是最重要的,只要它能一直堅持價值投資的理念,嚴守基金契約就值得期待。三、豐富的基金產品線為資產的靈活配置創造了有利條件 2004年是開放式基金大發展的一年。在基金數量增多的同時,各類創新產品也日趨完善,從原有的股票型基金、混合型基金、債券型基金、貨幣市場基金、保本基金發展到LOF、上證50ETF。目前基金的產品線已相當完備,為各類風格的投資者提供了豐富的資產配置手段。就我個人的觀察與實踐,在中國這個特殊的金融市場里,投資開放式基金,做中長線的信心要有,然而偶爾嘗試短線操作也未嘗不可。開放式基金的投資機會不僅僅停留在某個基金類別中,而是更多地輪換于各個基金類別之間。與單純的股票投資相比,開放式基金投資更強調個人投資者對國家宏觀經濟形勢的判斷能力和資產配置能力。人民幣升息,股市創新低,創新產品上市,基金規模異動,基金參與IPO詢價……既是機遇也是風險。正是基于此,我認為開放式基金是一種非常好的投資理財產品。想一想,基金經理親赴上市公司調研都看不出“問題高管”,早九晚五的散戶投資者又怎么可能看出?看好股市,又看不懂股市的投資者可以通過購買開放式基金節省大量研究精力,同時也有利于把自己提升到炒股之上的理財新高度,以更加寬廣的視野尋求投資機會,平抑個人投資風險。 (本文作者系建行上海市分行徐匯支行個人客戶部副經理,具備證券基金從業人員資格,有7年的銀行從業經歷, 是建行上海市分行“十佳個人客戶經理”之一。) 。
熱心網友
正常現象,這是企業運營不利和人們炒作的結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