電腦術語
熱心網友
你喜歡cookie(小甜餅)嗎?"小甜餅"現在有"大用途"了。 現在,互聯網瀏覽器儲存在電腦里面的文件夾就被稱做cookies 。Cookies 是聯網用戶計算機硬盤中的一個記錄用戶個人資料、所用電腦系統的資料和該用戶瀏覽過的網頁等資料的資料卡。好多網站為了了解有多少人,什么樣的人訪問本站,要求第一次訪問他們的用戶輸入自己的姓名、地址、電話號碼、職業等個人資料,并將這些資料制作成一份訪問者資料卡通過訪問者的瀏覽器存儲在訪問者電腦的硬盤上,起名為cookies。txt。這就等于給初訪者發了一張會員卡。當該用戶下次重訪該網站時,他的電腦瀏覽器就會自動出示這張會員卡,不必重重驗關就可以進入該網站。 為何要將這種資料卡取名為cookies 沒有人能說清楚。有人說cookies 可能源于海外中國餐館在客人用完餐離開前向客人所贈"幸運小餅干"(fortune cookies)。這種說法不是沒有道理,因為掰開每塊"幸運小餅干",里面都有一張小字條,印有一句讓客人看后開心一笑的警句之類的吉祥話。有的還描繪客人的個性特點,為客人卜算前程。想必這也是個人化的信息吧。 還有一種說法,認為cookies 成為電腦術語和《艾麗斯奇境歷險記》中出現的magic cookie有關系。 Magic cookie可以神奇地使艾麗斯變大或變小,這和新用戶登錄網站時,電腦中的某一程序就會因cookie記錄相關信息而增加容量有共通之處。不過這個類比似乎站不住腳。因為艾麗斯變大后要想再縮回去的話,必須飲用裝在寫著"DRINK ME"的瓶子里面裝的東西或把"白兔扇"握在手里才行,而電腦術語中的cookie對此沒有什么對應。可見,小說情節里的magic cookie和電腦術語里的 cookie還不能完全對不上號。 話說回來,"幸運小餅干"給網上用戶帶來的未必是好運,因為它窺探用戶的隱私,使人如芒刺在背,感到不安。如果你想知道你電腦中的"小餅干"記錄了你哪些資料,不妨打開你的電腦硬盤瀏覽器目錄中"小餅干"文件看一看。
熱心網友
什么是Cookies?Cookies是數據包,可以讓網頁具有記憶功能,在某臺電腦上記憶一定的信息。Cookies的工作原理是,第一次由服務器端寫入到客戶端的系統中。以后每次訪問這個網頁,都是先由客戶端將Cookies發送到服務器端,再由服務器端進行判斷,然后再產生HTML代碼返回給客戶端,這是一個很重要的原理。關于服務器端和客戶端的概念,請點擊我寫的這篇:什么是服務器端和客戶端,舉了2個實例。?,ookies在ASP中的最常用的方法,請做好筆記:1。如何寫入Cookies?Response。Cookies("字段名")=變量或字符串,例如:Response。Cookies("name2")="Dingdang"2。如何設置Cookies時間?Response。Cookies("字段名")。expires=時間函數+N,例如:Response。Cookies("name2")。expires=date+1,表示Cookies保存1天,再比如:Response。Cookies("name2")。expires=Hour+8,表示Cookies保存8小時。3。在以往的ASP教程中,很少有介紹Cookies退出的方法。在“退出”這個ASP頁中可以這樣寫:Response。Cookies("字段名")=""之后,在客戶端的瀏覽器就清除了Cookies,并且Cookies文件會消失。注意有多少個字段,就要寫多少句來清除。4。如何讀取Cookies?變量名=Request。Cookies("字段名"),例如:name2=Request。Cookies("name2")如果網頁中寫入這句,則會顯示“Dingdang”。也可以這樣直接讀取Cookies,?,ookies是屬于Session對象的一種。但有不同,Cookies不會占服務器資源;而“Session”則會占用服務器資源。所以,盡量不要使用Session,而使用Cooki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