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身皮膚瘙癢已經3年了,雖未影響工作,但有心理壓力。不是很嚴重,四肢最明顯,怕涼水涼氣,晚上厲害。服用撲爾敏有效,但不解決根本,停藥就癢。
熱心網友
皮膚瘙癢癥 皮膚瘙癢癥為一種僅有皮膚瘙癢而無原發損害的皮膚病,分全身性和局限性兩種。全身性的可由系統性疾病如糖尿病、肝膽病、腎病、神經精神疾病、腸道寄生蟲和病灶感染等;氣候改變如寒冷、干燥或炎熱等;理化因素如光線、化學品等,以及皮膚本身干燥等引起。局限性的可由痔瘺、蟯蟲、滴蟲和局部多汗等引起。[臨床表現]1.起病時只有瘙癢,沒有任何原發皮疹。2.癢呈陳發性,此外...
熱心網友
皮膚瘙癢癥 皮膚瘙癢癥為一種僅有皮膚瘙癢而無原發損害的皮膚病,分全身性和局限性兩種。全身性的可由系統性疾病如糖尿病、肝膽病、腎病、神經精神疾病、腸道寄生蟲和病灶感染等;氣候改變如寒冷、干燥或炎熱等;理化因素如光線、化學品等,以及皮膚本身干燥等引起。局限性的可由痔瘺、蟯蟲、滴蟲和局部多汗等引起。[臨床表現]1.起病時只有瘙癢,沒有任何原發皮疹。2.癢呈陳發性,此外尚有燒灼、蟲爬、蟻走等感覺。感情沖動、溫度變化、衣服摩擦等刺激,都可引起發作或加重。3.皮損呈條狀抓痕,色素沉著或減退,日久可呈濕疹樣變。4.本病可泛發全身,亦可局限于身體某部,以外陰、肛門、頭部、下腿、掌跖、外耳道等處多見。5.本病發生隨年齡、季節有所不同。一般老年人多見,冬季和夏季易發生。[診斷]1.在無繼發性皮疹時,容易診斷。一旦出現繼發性皮疹,則需根據病史,證明其初發病時僅有瘙癢而無皮疹,方能確診為瘙癢病。為了尋找致病因素,常需作全面的體格檢查和實驗室檢查。2.本病應與神經性皮炎鑒別。后者因搔抓迅速出現皮膚苔蘚樣變,好發于頸項、尾骶、肘部、小腿伸側等處。還需與虱病、蕁麻疹、蟲咬、疥瘡等鑒別。[治療]1.西醫藥治療(1)去除發病原因,及時治療伴發疾病。(2)避免局部刺激,盡量不抓,忌用熱水、肥皂燙洗和不適當外用藥,忌食刺激性食物。(3)外用藥可根據病情選用含止癢劑的爐甘石洗劑、皮質類固醇激素軟膏或霜劑,以及含止癢劑的霜劑等。(4)瘙癢劇烈或外用藥治療效果欠佳者,可內服抗組胺類藥物、鎮靜安眠藥等,還可應用維生素C、鈣劑靜脈注射。全身性瘙癢病可用鹽酸普魯卡因靜脈封閉,局限性瘙癢病可用確炎舒松、地塞米松或強的松龍等藥物作局部封閉。2.中醫藥治療(1)內治法①血虛風燥:皮膚干燥、脫屑,有明顯抓痕、血痂,面色無華或見頭暈,失眠,舌淡苔薄,脈弦細。多見于老年人,冬春發病。治法:養血潤燥,消風止癢。方藥:當歸10克、生熟地各10克、赤白芍各15克、首烏藤10克、麥冬10克、白蒺藜15克、荊芥10克、防風10克、麻仁10克、甘草6克。②風濕蘊阻:皮膚瘙癢,經久搔抓而繼發感染或濕疹樣變、舌苔白膩,脈弦滑。多見于青壯年,夏秋季節發病。治法:祛風勝濕,清熱止癢。方藥:荊芥10克、防風10克、羌活10克、蟬衣5克、生地10克、苦參15克、金銀花15克、茯苓12克、陳皮10克、丹皮12克、丹參30克、甘草6克。(2)外治法:可用苦參、地膚子、蛇床子、百部、蒼術、黃柏、川椒、野菊花、艾葉各20克,加水2000~3000ml,煎后熏洗。(3)針刺治療:全身瘙癢可取合谷、曲池、足三里、三陰交、委中等穴。陰部瘙癢可取大腸俞、長強、會陰、關元、中極等穴。肛門瘙癢可取白環俞、腎俞、脾俞、長強、承山穴。耳針治療可取肺、腎上腺、神門、皮質下等。[預防與調養]避免用力搔抓,及時尋找引發瘙癢的病因,針對病因,采取預防措施。
熱心網友
涂點潤膚露試試.
熱心網友
找皮膚科大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