現在010411能不能買?我的資金是10萬以下,在證券交易所買沒有大問題吧?我沒有積分了,對不起,常十四你這么辛苦,新浪怎樣給你付報酬?
熱心網友
如果這筆資金在一年半后(最后半年屬超短期、收益率會很低)可能要動用或考慮加息因素,則此券可買。本人對國債較為熟悉的主要原因是手里有些余錢,被不公正的股市趕到了債市、從苦民饑民轉為齋民:只想喝粥、或能延年益壽?沒能早進房市是我的痛處!本人專業審計:會計師事務所業務經理,與新浪沒有任何業務經濟關系。我看到本欄內有許多股票專家、基金專家,居然還有專家分!也覺得很可笑。納悶的是唯獨債券沒有專家?
熱心網友
我認為買什么國債與你的資金在多長期限內不使用有關系,例如:1、假定你的資金2年以后要使用,不要因為看到一種長期國債(例如5-7年期)的利息較高就去買,因為萬一升息,由于長期的國債未到期,他的票面價格會折讓,反而會使你的投資(本金)有損失。2、如果你的資金5年以內基本不會使用,我建議你買7年左右的國債,因為5年以后你想使用該資金時,7年期的國債已經變為2年期的短期國債了,短期國債對利率變動不敏感,此時即便升息,你拋出國債票面折讓損失也較小,而目前7年期國債的利率較高(一般長期國債的利率總比短期高)。用5年的相對高收益搏2年的風險應該是值得的。3、如果你的資金10年不用(例如你準備積攢一筆錢為孩子上大學用),那么我建議你買15-20年長期國債,目前收益率在5。5%左右,如果你同樣用這筆錢到保險公司買"子女讀書或養老保險類的保險"還不如自己投資收益更高。 證交所掛牌的國債價格是市場交易行為的集中體現,因此,期限相同的利率水平應該差不多。只要你確定資金可以投資的期限,具體買什么品種到證券公司一問就可以了(證券公司收交易傭金,他們提供服務是應該的)。
熱心網友
我覺得未來的利率走向、CPI等數據只能是構成現成國債投資判斷的一個方面,更重要的是投資者資金使用的機會成本。上述的明年利率上漲75個基點、CPI上升4%左右等等,都是預期,并不是木已成舟的事實,須知若為了這種預期而刻意將資金閑置,其機會成本(即:單位時間的國債利息收入-單位時間的活期存款利息收入)相對于單位時間內國債市場價格的波動幅度而言,已是一個不小的數字。另外,即使預期都已兌現,肯定會誘發進一步的同向預期,也就是說,就算到了明年底,也未必是最佳的投資時機。機構巨額資金投資和個人閑散資金投資有本質性差別:首先機構在追求較高收益的同時,還要考慮其所持資產的流動性,有時甚至不惜犧牲收益換取流動性,而個人購買國債多數都希望持有到期,沒有流動性的困擾;其次機構投資因其金額巨大,對各種宏觀經濟指標非常敏感,如利率、匯率、通漲率、價格指數,甚至一些跟個人投資者毫無關系的國家金融監管政策等,而這些要素多數對個人投資者直接的生活影響微乎其微。如CPI雖在上漲,但許多工業品的價格反而在下降,試問造成今年CPI上漲的主要因素食品價格在投資國債的個人消費者的生活開銷中又能占有多少比重呢?因此建議有心投資國債的朋友,不要在被機構壟斷的市場中被一些不重要的數據和假相所迷惑,最重要的是根據自有的現金流特點作合理的配置,來獲取最大的收益。
熱心網友
如果沒有比這收益率更高的投資產品,我覺得可以買。不過據各大券商,和各金融機構分析,明年有可能利率的上升空間大約還有75個基點,且明年的通貨膨脹率在4%左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