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列停在火車站上的火車,遇到了-30度的嚴寒,車被凍住了,不能開動,若如此時間一長,車上的機器零件就會凍壞,延誤時間.可是車站工人有辦法,他們往火車輪上澆水,水在剎車用的機器上很快結冰,這樣就不會凍壞零件,車也能走了,請說出其中的科學道理..

熱心網友

水凝固需放熱,當它凝固后就放出熱,周圍環境的溫度就會保持或上升一點,這樣就起到保護的作用。

熱心網友

我解釋是對于-30攝氏度的低溫,即使是0攝氏度的水,也是有30度溫差的高溫了;用水澆車輪,相當于用水給車輪加熱。只要用足夠量的水、足夠長的時間澆車輪,就可以使車輪解凍。

熱心網友

因為此時環境溫度稍高于車輪溫度,將水倒在車輪上,水與車輪傳遞的熱量的速度比水與空氣傳遞熱量的速度快,使得車輪的溫度暫時上升,一旦火車開動了,水的凝固點為0攝氏度,但是在增加壓強的狀態下,凝固點的溫度會降低,使得車輪上的冰一下子就融化了,不影響火車的開動

熱心網友

因為水的凝固點為0℃,在-30℃的情況下會凝固,又因為在凝固過程中要放熱,使零件的溫度不致太低而凍壞.

熱心網友

我給你解釋一下。既然是水,那么溫度肯定不低于0攝氏度;車輪被凍住,說明車輪的溫度肯定不高于0攝氏度。用水澆車輪,相當于用水給車輪加熱。只要用足夠量的水、足夠長的時間澆車輪,就可以使車輪解凍。盡管澆的水有可能很快結冰,但水在結冰時也要放出熱量,用來加熱火車的部件,起到了防止凍壞的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