孩子快該上學了,我非常矛盾,上好小學,不在轄區,需要交贊助費,轄區內的學校又很一般,怎么辦
熱心網友
上小學的孩子不要過分的強調“擇校”!原因在于,小學的學習內容及程度并不十分高深,好學校的優勢并不突出。另外要強調的是好學校的優勢在于培養孩子的學習習慣,在于養成教育。這些事情其實只要家長上心,即使孩子在一般學校就讀,學習成績也差不到哪里去。 孩子擇校,上學的距離很遠,每天早出晚歸,接接送送,家長、孩子都不堪其苦……再有就是為了上小學的孩子,付出數萬元的擇校費,實在是得不償失。當年,我侄子就在北京市十分有名的府學小學上學,后來,因為搬家,離學校遠了,我嫂子就給他轉學到離家不遠的一個新建的小區公立小學。就這樣,他一路學了下來……在2004年的高考中,考上了北京大學的法學院…… 孩子上小學,最關鍵的是幫助孩子養成一個好的學習習慣和好的學習方法,再有就是和孩子的班主任加強聯系,及時、準確地了解教學進度和孩子在學校學習的狀況,并不動聲色的引導孩子,說實話,只要家長的方法得當,上小學的孩子的成績一般都是會很不錯的……。
熱心網友
同意laomao0512的說法。就近上學,重視孩子好習慣的養成是最重要的。
熱心網友
上學的首要問題是讓孩子對學習感興趣,如果孩子在轄區內有比較熟悉的伙伴,而這些伙伴對學習已有了一定的興趣,那么我建議還是就近比較好,雖然環境只是一個外因,但是對于孩子來說,熟悉一個新環境并不是一件容易的事。
熱心網友
(這是我寫過的一個帖子中的一段話,希望能對您有所參考) 要選擇適合自己孩子的學校。 記得當年木橋幼兒園組織的系列活動中有一項是到學校參觀,讓孩子感受學校生活,看升旗、坐在教室上示范課等,也指導我們家長如何去考察學校、考察老師,我想說說,我們當時是怎樣考察、選擇學校的。 當年老師在孩子即將畢業的時候,針對木橋提出了幾點建議,這幾點建議,成為木橋上學以來我對孩子實施教育的方向性的指導,我把它當成“金玉良言”,其中第一點就談到“擇校”問題,她說:木橋最好去上一個幼小銜接好的、注重孩子個性發展的,小班化的學校,重點是要選擇一個有經驗的好教師,當時的說法叫“先選老師,后選學校”,遵照這個建議我們去考察了幾所小學。選擇學校時考慮了多種因素,進行了綜合的評估: 1、辦學理念:雖然幾乎每所學校都稱自己實施的是“素質教育”,但某些學校真正推行的卻是應試教育,孩子的負擔很重。因此,了解學校的辦學理念是至關重要的,要看看學校是否真正“以學生發展為本”。和校長交談的過程中,她提到“小班化精致教學、打造教育品牌”“以人為本,激發自主”“注重孩子的個性發展,要張揚個性”。我們也找到一些上了學的孩子家長了解了其他學校的情況作比較。 2、學校設施: 當來到木橋現在就讀的學校時,看到學校的環境非常好,大操場、新教學樓、硬件十分誘人,當時王校長對我們說,以前在太平路小學的時候,我們都限制孩子在操場上跳繩,現在東部分校我都可以讓孩子放風箏。 3、 師資力量 通過了解接新生的老師,就是木橋現在的班主任,使我們更加堅定了去這所學校的信心,這位老師是原太平路小學的優秀教師,多年從事班主任工作,十分擅長教低年級的孩子,最早是幼兒示范畢業的,先從事數學教學,后改為語文教學,有一個上三年級的兒子。 4、家庭條件 相比之下一學年3000的費用有些貴,但現在看來確實很值得,我不認為每個孩子又要選這樣的學校,但是您一定要在家庭條件允許的情況下,盡可能地選擇適合自己孩子的學校 5、孩子情況 并不是最好的學校就最適合自己的孩子,比如對那些藝術特色學校、雙語特色學校、體育特色學校,父母應該根據孩子的實際情況來選擇,不要好高騖遠。開始我還一直以為海利豐是個足球學校,通過了解才知道他是一個改制學校是太平路小學的東部分校。 6、學校路途:有些父母為了給孩子選擇一個好學校,不顧路途遙遠,其實這對孩子并不好。即使學校有校車接送,車程也不宜超過40分鐘。如果孩子睡眠不足,再經舟車勞頓,根本就打不起精神來上課了。 在綜合了這些條件之后,使我們毫不猶豫的選擇了那里。那么怎樣的學校才是最適合您的孩子的呢?請您首先結合自己孩子的特點,再多向幼兒園老師請教、向已經上了學的家長們請教,相信您定會找到一個完美的答案。更多“幼小銜接”相關文摘請參看: 如要就此回答繼續提問,歡迎登陸新浪親子中心“家有小學生”論壇 。
熱心網友
小學是培養學習興趣 開發學生智力 使學生在各方面都能得到發展 , 特別是發展學生的個性特長的階段.你所說的好學校是能使學生考高分的學校還是其它方面都很好的學校?如果你所在轄區的學校雖然不能使學生考很高的分,但能使他的智力得到很好的開發,你可以選擇就近入學.
熱心網友
小學沒有多大關系,如果教學質量不好最多請個家教。讓孩子保持名列前茅一樣可以進比較好的初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