彌衡當眾戲弄曹操,看不起幾乎所有的人,到底算是狂妄,還是算生活中的弱智?難道他不想平生所學為當世所用,一展襟袍?曹為了名聲緣故不殺之,素以愛才著稱,卻又借口殺了楊修,許攸等正直之才,卻留司馬,后患無窮,其他如華歆,賈翔等也重用了,又是為何?高手請答!

熱心網友

這個問題很簡單呀,曹操性格很復雜又多變,既超級多疑又超級大度,不過他殺人與用人都不是空穴來風。先說楊修,他有才但是不足以和曹操抗衡(簡直差的太遠了),殺他因為他是曹植的智囊團。曹植失寵后,曹操鑒于袁紹袁術因寵愛小老婆而遺留的在繼承權上的弊端,唯恐他死了之后兄弟為爭權而自相殘殺,所以要打擊與曹植來往過密的人。比楊修更有才死的更冤的也有啊,如周不疑。再說彌衡吧,可以把孔融和他放在一起講。這兩人不僅是超級臭嘴,而且肯定有嚴重的心理障礙,尤其彌衡,若放在今天肯定被送進瘋人院,不殺他也是不想和瘋子一般見識。你會很奇怪地發現,如果說楊修還有點兒畏懼,他們兩人根本就沒有害怕過曹操,從來沒有過。他們以一種大無畏的精神,極盡尖酸刻薄地嘲諷曹操,嘲諷群雄,用現在的話說太自戀了,又重度精神分裂。他們是一點一點的將曹操的忍耐力逼到了極限。彌衡雖不是曹親手所殺,無疑也是借刀殺人,不殺他只因他實在不值得殺,他還不如孔融還有些辯才;孔融更倒霉,全家遭殃。(我覺得彌衡和孔融沒有什么真材,要有也是嘴上的,而不是筆下的)許攸那是找死,人都怕功高震主,他唯恐功高主不震。曹操度量在大,能容忍他在自己面前無禮,還能容忍他在別人面前也那么狂妄嗎?可謂是可忍孰不可忍。崔琰死于文字獄上,說道低不是曹操的猜疑,而是對于他所創建的江山基業的憂慮。"寧錯殺一千,不可放過一個。"死在此道上的還有婁圭,毛玠等。還有誰?反正多了,殺的也多了,重用的也多了,從他的三道"求賢令"就可看出他"唯才是舉"的用人主張。至于留司馬,也許曹操是對唯唯諾諾的曹丕不放心,也許是走眼,說不清楚。補充回答:彌衡與孔融天賦異稟不容置疑,二人強記之功足以傲世。我已經說過了,彌衡就是有重度的精神分裂癥,只是那時沒有心理學這一課題。他壓根兒就沒有把立書立傳、留名流芳作為抱負。他的快樂和全部的生存的意義就在于“罵人”,罵人還要罵的不留余地,罵的沒有道理;而且不罵人他難受,不罵人他活不下去。從他“裸衣罵曹”一回中你就能發現,他就是要做秀,他就是要張狂,不羞辱人到家他得羞愧死。你可以發現,無論他面對曹操,還是面對劉表、黃祖,他從來沒有對于自己那脆弱的生命的憂慮,也沒有對于奸雄莽夫的畏懼,他根本就是將生死置之度外了,當然有別于正常的人。至于他們的“才”,除了極盡張揚的口才外,恕我寡聞,不知他們有什么學術或義理留世。至于閣下將許攸歸為“正直之士”,學妹實難茍同。我覺得他就是一小人,稍微有一點兒功勛時馬上露出了小人得志的嘴臉,而且他那種心態就如同一個暴發戶,你不讓他顯擺是不可能的,簡直是壓抑他的人性。。

熱心網友

我想歷史沒有什么為什么的!

熱心網友

一部《三國演義》,以擁劉反曹為主線,對曹操的負面,極盡描寫渲染之能事,對反映曹操狡詐殘暴的野史傳聞一概收采。實際上曹操是一個具有雙重性格的多面體人物,例如他可以稱得上是一個偉人,但難言是君子;他是一個十足的英雄,但有時也會要無賴。對待人才問題也是一樣,他愛才如命,最善于招降納叛,但如果有水恃才傲物,對自己不尊敬,那不論其有多大的能耐,有多大的功勞,他也覺不容忍,格殺勿論。 彌衡的死其實是跟曹操有點關系的,可以說是死于曹操的借刀殺人。彌衡擊鼓罵曹,當晚曹操就把孔融叫了過去,讓他警告彌衡這個混蛋(衡罵辱操,操怒,謂融曰:“禰衡豎子,孤殺之,猶雀鼠耳;顧此人素有虛名,遠近將謂孤不能容之?!币姟吨瓮ㄨb·卷六二》)。后來曹操派彌衡到劉表處,彌衡把劉表也罵了一頓,劉表又送彌衡到江夏太守黃祖那里,這黃祖可是個粗人,一挨罵就把彌衡給宰了。楊?的死就是他自己自作自受了。作為袁術的外甥,本來出生不好,曹操沒有因為這個嫌棄他,但是他卻明知道袁紹的廢長立幼導致分裂的事情,仍然去輔佐曹植,即使曹操不殺他,他也一定會死在曹丕手上的。楊?不過是魏國皇室內部爭斗的犧牲品,死得并不其所。若非要參與皇子帝位之爭,也要站對立場,看準對象呀!曹植雖“以才見異”,但充其量不過是一個空頭的文學家,做什么事都是任性而為,不是一塊做政治家的材料。而太子曹丕“御之以術,矯情自飾,宮人左右,并為之說”,所以“遂定為嗣”。曹植雖對楊?“才捷愛幸”,數與?書,但所談亦不過吟詩作賦之事。而楊?抱著“士為知己者死”的古訓,一心替曹植出謀劃策,欲打敗太子曹丕,成為皇位繼承人??珊薏苤蔡粻帤?,只知沉湎于詩酒,不可自拔。遇上這樣的主子,楊?豈有不死之理?后人寫詩嘆楊?“身死因才誤”,言外之意,說楊修是聰明反被聰明誤,亦不無道理。許攸的死也是他自己的問題。作為一個君主,威嚴是重要的,即使是虛構的康熙也沒有允許韋小寶當著大臣的面叫他小玄子。何況是統領三軍的總帥?如果人人都立功,都當面叫曹操阿瞞,曹操以后如何帶兵?許攸這個人是非殺不可的。曹操殺許攸,這在《三國志》中是有明確記載的?!度龂尽ご掮鼈鳌氛f:“太祖性忌,有所不堪者,魯國孔融、南陽許攸、婁圭,皆以恃舊不虔見誅?!迸崴芍⒁段郝浴?,對許攸如何“不虔”于曹操有具體記載?!段郝浴氛f,許攸自幼與曹操十分要好,官渡之戰中,許攸背叛袁紹投奔曹操后,建議曹操偷襲烏巢,使草草大獲全勝。后曹操奪取冀州,亦有許攸之功。許攸因此居功自傲,乃至得意忘形,對曹操經??诔鰬蜓?,甚至稱呼曹操小名,在正式場合亦不知收斂。在一次聚會上,許攸對曹操說:“阿瞞,你沒有我,不會得到冀州?!辈懿僖宦牴笮Φ溃骸澳阏f的一點不錯?!弊焐想m這么說,心里卻非常不高興,以為許攸無禮太甚。后來,許攸率隨從出鄴城東門,有得意對左右從人說:“他們曹家沒有我,不可能出入此門?!贝嗽拏鞯讲懿俣?,終于忍無可忍,下令殺死許攸。 至于司馬一族,崛起是在曹丕繼位以后的事情了,這個是曹操無法控制的事情。曹操稱魏王后,司馬懿為太子中庶子,佐助曹丕,與陳群等同列“四友”,是曹丕智囊團的主要人物。曹丕代漢后,司馬懿節節高升,開始掌握重權。曹睿繼位后,司馬懿坐鎮宛城,督荊豫二州軍事,主持荊州對吳攻戰,后接替曹真總管對蜀防御工作,數次成功防御諸葛亮北伐。曹芳繼位后,司馬懿、曹爽共同輔政。司馬懿受曹爽排擠,后發動政變誅殺曹爽一族,自此掌握魏國大權。司馬懿病逝后,魏國政權仍由其兒子把持,多年后導致晉朝代魏的發生。司馬懿被后代追封為晉朝皇帝。華歆這個人極為清廉,為魏國作出了卓越的貢獻。難道不該重用么?華歆位極人臣,但他始終廉潔自奉。當初他受曹操征召將行,“賓客舊人送之者千余人,贈遺數百金”。華歆推辭不過,就暗暗在禮品上做上記號,事后一一送還。魏文帝時,華歆官拜相國,但“歆素清貧,祿賜以振施親戚故人,家無擔石之儲”?!度龂尽纷髡哧悏墼u價他“清純德素”,是恰如其分的。至于你說的賈翔,恕我不知道是誰。最后,可以發現,即使是張秀,賈詡這些對于曹操有重大打擊的人,只要你投降就可以既往不咎。曹操可以允許失敗,但是不能允許恃才傲物。曹操這樣做也是有道理的。舉個反例子,劉備手下的關羽。為人自大成狂,劉備封他前將軍,他自認為黃忠之流不能跟他相提并論,于是大怒勢不與老兵同列。劉備收了馬超,關羽聽說馬超神勇,馬上放下荊州的守備不管,一心想去西川跟馬超比武,最后孔明寫了個信安撫他,說馬超神勇,堪比益德,不及髯。試想,如果劉備死于關羽之前,諸葛亮如何能驅策這個大爺。

熱心網友

曹操畢竟不是圣人。

熱心網友

面子

熱心網友

馬有失蹄

熱心網友

樓上的回答太經典了!!!

熱心網友

殺雞給猴看很簡單啊

熱心網友

很重要的一點,每個人都要面子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