請于本月20日前將以下競賽題答案上傳,第一時間提供正確答案者將有機會獲得共計150的積分酬謝!因空間有限,故將此題分上下部分登出,每題50分。如有答案相同者,以發貼時間為準,先到先得!21.信訪工作機構應當組織相關社會團體、法律援助機構、相關專業人員、社會志愿者等(),運用咨詢、教育、協商、調解、聽證等方法,依法、及時、合理處理信訪人的投訴請求。 A:共同關注 B:共同參與 C:互相幫助 22.信訪人對行政機關及其工作人員;法律、法規授權的具有管理公共事務職能的組織及其工作人員;提供公共服務的企業、事業單位及其工作人員;社會團體或者其他企業、事業單位中由國家行政機關任命、派出的人員;村民委員會、居民委員會及其成員的()反映情況、提出建議、意見,或者不服上述組織、人員的職務行為,可以向有關行政機關提出信訪事項。 A:職務行為 B:行政行為 C:其他行為 23.對依法應當通過訴訟、仲裁、行政復議等()解決的投訴請求,信訪人應當依照有關法律、行政法規規定的程序向有關機關提出。 A:法定途徑 B:工作渠道 C:法律途徑 24.信訪人采用走訪形式提出信訪事項,應當向依法有權處理的本級或者上一級機關提出;信訪事項已經受理或者正在辦理的,信訪人在規定期限內向受理、辦理機關的上級機關再提出()的,該上級機關不予受理。 A:不同意見 B:同一信訪事項 C:其它信訪事項 25.信訪人采用走訪形式提出信訪事項的,應當到有關機關設立或者指定的()提出。 A:接待場所 B:辦公場所 C:工作場所 26.多人采用走訪形式提出共同的信訪事項的,應當推選代表,代表人數不得超過()。 A:5人 B:2人 C:4人 27.信訪人提出信訪事項,應當客觀真實,對其提供材料內容的()負責,不得捏造、歪曲事實,不得誣告、陷害他人。 A:客觀性 B:真實性 C:全面性 28.信訪人()事實、誣告陷害他人,構成犯罪的,依法追究刑事責任;尚不構成犯罪的,由公安機關依法給予治安管理處罰。 A:沒有弄清 B:不夠了解 C:捏造歪曲 29.信訪人在信訪過程中應當遵守法律、法規,不得損害國家、社會、集體的利益和其他公民的(),自覺維護社會公共秩序和信訪秩序。 A:政治權利 B:經濟利益 C:合法權利 30.縣級以上人民政府信訪工作機構收到信訪事項,應當予以登記,并區分情況,在()內分別按不同方式處理。 A:15日 B:20日 C:30日 31.縣級以上人民政府信訪工作機構對依照法定職責屬于本級人民政府或者其工作部門處理決定的信訪事項,應當轉送有權處理的(),情況重大、緊急的,應當及時提出建議,報請本級人民政府決定。 A:執法人員 B:人民法院 C:行政機關 32.縣級以上人民政府信訪工作機構收到信訪事項涉及下級行政機關或者其工作人員的,按照“屬地管理、分級負責,誰主管、誰負責”的原則,()有權處理的行政機關,并抄送下一級人民政府信訪工作機構。 A:及時通知 B:直接轉送 C:盡快轉送 33.縣級以上人民政府信訪工作機構對轉送信訪事項中的重要情況需要反饋辦理結果的,可以直接交由有權處理的行政機關辦理,要求其()反饋結果,提交辦結報告。 A:在指定期限內 B:根據情況 C:規定的時間內 34.有關行政機關收到信訪事項后,能夠當場答復是否受理的,應當當場書面答復;不能當場答復的,應當自收到信訪事項之日起15日內()信訪人。信訪人的姓名或名稱、住址不清的除外。 A:通知 B:答復 C:書面告知 35.行政機關及其工作人員()將信訪人的檢舉、揭發材料及有關情況透露或者轉給被檢舉、揭發的人員或者單位。 A:不應當 B:不得 C:不能 36.應當對信訪事項作出處理的行政機關分立、合并、撤消的,由繼續行使其職權的行政機關受理;職責不清的,由()或者其指定的機關受理。 A:上級行政機關 B:上級人民政府 C:本級人民政府 37.公民、法人或者其他組織發現可能造成社會影響的重大、緊急信訪事項和信訪信息時,()報告。地方各級人民政府接到報告后,應當立即報告上一級人民政府;必要時,通報有關主管部門。 A:可以就近向有關行政機關 B:應當向當地人民政府 C:立即向公安部門
熱心網友
還是我來回答,標準答案:21、B 22、A 23、A 24、B 25、A 26、A 27、A 28、C 29、C 30、A 31、C 32、B 33、A 34、C 35、B 36、C 37、A祝你成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