熱心網友

地下連續墻基礎的構成是混凝土墻,不會是磚墻結構

熱心網友

準確的說他是一個叫法,其主要規范如下:8。3 地下連續墻  8。3。1 地下連續墻應根據工程要求和施工條件劃分單元槽段,應盡量減少槽段數量。墻體幅間接縫應避開拐角部位。  8。3。2 地下連續墻用作結構主體墻體時應符合下列規定:  1 不宜用作防水等級為一級的地下工程墻體;  2 墻的厚度宜大于600mm;  3 選擇合適的泥漿配合比或降低地下水位等措施,以防止塌方。挖槽期間,泥漿面必須高于地下水位500mm以上,遇有地下水含鹽或受化污染時應采取措施不得影響泥漿性能指標;  4 墻面垂直度的允許偏差應小于墻深的1/250;墻面局部突出不應大于100mm;  5 澆筑混凝土前必須清槽、置換泥漿和清除沉渣沉渣,厚度不應大于100mm,并將接縫面的泥土、雜物用專用刷壁器清刷干凈;  6 鋼筋籠浸泡泥漿時間不應超過10h。鋼筋保護層厚度不應小于70mm;  7 幅間接縫方式應優先選用工字鋼或十字鋼板接頭,并應符合設計要求。使用的鎖口管應能承受混凝土灌注時的側壓力,灌注混凝土時不得位移和發生混凝土繞 管現象;  8 混凝土用的水泥強度等級,不應低于32。5MPa,水泥用量不應少于370kg/m3,采用碎石時不應小于400kg/m3,水灰比應小于0。6,坍落度應為200±20mm,石子粒徑不宜大于導管直徑的1/8。澆筑導管埋入混凝土深度宜為1。5 6m,在槽段端部的澆筑導管與端部的距離宜為1    1。5m,混凝土澆筑必須連續進行冬季施工時應采取保溫措施,墻頂混凝土未達到設計強度50%時,不得受凍;  9 支撐的預埋件應設置止水片或遇水膨脹膩子條,支撐部位及墻體的裂縫、孔洞等缺陷應采用防水砂漿及時修。補墻體幅間接縫如有滲漏,應采用注漿嵌填彈性密封材料等進行防水處理,并做引排措施;  10 頂板、底板的防水措施應按本規范表3。3。1-1 選用。底板混凝土達到設計強度后方可停止降水,并應將降水井封堵密實;  11 墻體與工程頂板、底板、中樓板的連接處均應鑿毛,清洗干凈,并宜設置1~2道遇水膨脹止水條,其接駁器處宜噴涂水泥基滲透結晶型防水涂料或涂抹聚合物水泥防水砂漿。  8。3。3 做地下連續墻與內襯構成的復合式襯砌應符合下列規定:  1 用作防水等級為一、二級的工程;  2 墻體施工應符合本規范8。3。2 條3~10 款的規定,并按設計規定對墻面鑿毛與清洗,必要時施作水泥砂漿防水層或涂料防水層后,再澆筑內襯混凝土;  3 當地下連續墻與內襯間夾有塑料防水板的復合式襯砌時,應根據排水情況選用相應的緩沖層和塑料防水板,并按本規范4。5 和6。4 中的有關規定執行;  4 內襯墻應采用防水混凝土澆筑,其縫應與地下連續墻墻縫互相錯開。施工縫、變形縫、誘導縫的防水措施應按本規范表3。3。1-1選用,其施工要求應符合本規范。1。22 條及5。1 中的有關規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