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來自偏遠、窮苦的農村,勤勞、善良、真誠、感情細膩,有點武斷和固執;她來自山區小城,純樸、率真、聰明,有點傳統,稍顯自私,我們都是通過學習努力來到同一個城市,組織了家庭,并有一個剛滿周歲的兒子,我們都說認可對方是好人,在目前這個比較經濟與務實的氛圍里,我們都還是相信精神的。可在歲月的磨礪中,我們因為在很多問題上的不同立場導致出現了很多爭論,總會有不愉快,舉個例子:我的育兒觀念是不必過于認真,只要健康、快樂就好,而她則是從飲食、起居等非要按書本來,講究科學化,現在小孩由我的父母幫我們在看護,他們根本不習慣城里這種封閉的生活,我建議到家里去帶,空氣好,父母也可以自由一些,她堅決不同意,說不放心家里的條件,再有點不舍,諸如此類的問題很多,我們越來越沒有了多少語言,也少有夫妻生活,我都不知道我該如何?
熱心網友
你也關心一下人家嗎
熱心網友
相互體諒,如果當初沒有共同語言你和她也不可能走到一起來,即是夫妻凡是雙方多商量,多方面考慮,我相信她也是明理之人她也是為了孩子著想,你應該也是如此吧,好的可以采訥不好可以換其它方式,多多理解對方。
熱心網友
你應該相信她的說法和做法,的確孩子在農村和城里成長和上學是不一樣的,真的,從聰穎程度和走路、說話、氣質上看都是不一樣的,而且飲食也是很重要的,特別現在的食品都是含有化學成分的,對身體本來都不利,相信她吧,她也是為了你,為了家,為了孩子。不要猶豫,也不要覺得這樣對你、對你的父母不公平,不是的,她也是想要家里的一切都好,你一定不想讓你的孩子將來是笨蛋吧。
熱心網友
相信這一切都會過去的,多聽聽她的意見,好一些吧,畢竟你一點小農意識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