謝謝
熱心網友
1。宋代商業和文化的繁榮歸功于經濟的繁榮,全國的分裂也促進了各國之間的貿易往來,文化專制比較弱2。對外軟弱有深層次的體制原因:宋朝的皇帝為了防止唐朝末年各路諸侯尾大不掉的現象重演,所以積極削弱地方勢力,加強中央集權,主要的政策包括:1.集中兵權:(1)逐漸解除大將軍權(2)禁軍制度:A.地方精兵選入禁軍,半數拱衛京師,半數駐守各地,“強干弱枝”、“內外相制”B.禁軍統領權一分為三,直接對皇帝負責(3)調兵權和統領權分離:樞密院掌握調兵權;將領掌握統領權(4)更戍法:防止武將專權2.集中行政權:(1)在中央:分割宰相權力,便于皇帝總攬大權A.設參知政事為副相,分割行政權B.設樞密使管理軍事,分割軍權C.設三司使管理財政收入,分割財政權(2)在地方:中央派遣文官擔任知州,在各州設立通判,二者互相牽制3.集中財權和司法權:(1)集中財權:在各路設轉運使,消除地方割據的物質基礎(2)集中司法權:地方司法人員由中央任免,死刑報請中央復審核準其影響如下:1.積極方面:鏟除藩鎮割據的基礎,維護國家統一和安定2.消極方面:種下積貧積弱的禍根(1)政府機構重疊,官員冗濫,財政開支巨大(2)軍隊作戰指揮不靈,戰斗力下降(3)地方財政困難正因此造成邊疆力量不足,難以抵御北方少數民族的進攻,而實際上論實力的話,宋朝有強大的積極后盾,如果真好好打仗勝算會更大,寇準和岳飛都是明證。
熱心網友
暈~
熱心網友
宋代初期,由于繼承先唐的先進文化和技術以及宋代本身在手工業和農業方面有較為先進的技術和發明,并且宋代的君主注重對外的交流.所以當時的商業和文化都比較繁榮.而到了宋代的后期,佞臣當道君主昏庸,許多忠良被陷害使軍隊的力量被嚴重削弱無力再抵抗外來侵略者,一直在不斷的妥協退卻,幻想著與金和蒙古談和,所以才會在最后被金和蒙古所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