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想知道結腸癌怎么發生的,還有能不能治好?還想知道黑龍江省哪家醫院是治療結腸癌最有名的?(本人現在很急著想知道,有知道的朋友請快點告訴我,,,謝謝)

熱心網友

一般認為高脂肪食譜和纖維素不足是主要發病原因。研究顯示,飽和脂肪酸的飲食可增加結腸中膽汁酸與中性固醇的濃度,并改變大腸菌群的組成。膽汁酸經細菌作用可生成3-甲基膽蒽等致癌物質,固醇環也可經細菌作用被芳香化而形成致癌物質。食物纖維包括纖維素、果膠、半纖維素、木質素等,吸收水分,增加糞便量,稀釋腸內殘留物濃度,能夠縮短糞便通過大腸的時間而減少致癌物質與腸粘膜接觸的時間,若膳食纖維不足時,已是結腸癌的發...

熱心網友

一般認為高脂肪食譜和纖維素不足是主要發病原因。研究顯示,飽和脂肪酸的飲食可增加結腸中膽汁酸與中性固醇的濃度,并改變大腸菌群的組成。膽汁酸經細菌作用可生成3-甲基膽蒽等致癌物質,固醇環也可經細菌作用被芳香化而形成致癌物質。食物纖維包括纖維素、果膠、半纖維素、木質素等,吸收水分,增加糞便量,稀釋腸內殘留物濃度,能夠縮短糞便通過大腸的時間而減少致癌物質與腸粘膜接觸的時間,若膳食纖維不足時,已是結腸癌的發病因素之一。  慢性大腸炎癥,如潰瘍性結腸炎的腸癌發生率高于一般人群,炎癥的增生性病變的發展過程中,常可形成息肉,進一步發展為腸癌;克隆氏(Crohn)病時,有結腸、直腸受累者可引起癌變。  血吸蟲流行區和非流行區的結腸癌發病率與死亡率有明顯區別,過去認為慢性血吸蟲病患者,因腸壁血吸蟲卵沉積與毒素刺激,導致大腸粘膜慢性潰瘍,炎性息肉等,進而引起癌變。這個觀點一直在爭論,據浙江省嘉善縣血吸蟲病日漸控制,新發病例明顯減少,晚期病人趨于消失,而結腸癌的發病率仍很高。  據一般資料統計,有結腸息肉的患者,結腸癌發病率是無結腸息肉患者的5倍。家族性多發性腸息肉瘤,癌變的發生率更高。  近幾年來,有報告結腸癌陽性家族者,其發病率是一般人群的四倍,說明遺傳因素可能參與結腸癌的發病。治療: 結腸癌的最佳治療方法,仍然是早期確診后徹底手術切除。醫院:哈爾濱醫科大學第二臨床醫學院專家檔案   張啟凡   哈爾濱醫科大學第二臨床醫學院院長、教授、主任醫師、博士研究生導師,中國抗癌協會副理事長、中華醫學會腫瘤專業委員常務委員、中國抗癌協會胃癌專家委員會副主任委員、中國抗癌協會肉瘤專業委員會常委、中國抗癌協會肝癌專業委員會委員。   自上個世紀80年代起對胃癌、直腸癌淋巴轉移規律及臨床病理學進行研究,在國內首次全面、系統地報告了胃癌及直腸癌淋巴轉移規律及影響淋巴轉移的臨床病理因素,據此率先開展并大力倡導擴大根治手術,使胃癌根治術后5年生存率從20%%提高到59%%,直腸癌從30%%提高到68%%,居國內領先地位。   曾被國務院、國家教委評為“做出突出貢獻的中國碩士學位獲得者”,曾獲國家衛生部“全國百名中青年醫學科技之星”榮譽稱號,2004年又被中華醫學會評為“全國優秀院長”殊榮。   秦華東   哈醫大二院普外四科主任、教授、主任醫師、博士、研究生導師。《中華新醫學雜志》編委、《中華中西醫雜志》編委、《中華現代外科雜志》常務編委、《中華醫藥雜志》常務編委、中國全科醫學專業委員會黑龍江分會委員、黑龍江普外科學會胃腸學組委員兼秘書、黑龍江省醫藥同行業評審委員會委員、哈爾濱外科營養專業委員會委員、黑龍江省醫療糾紛鑒定委員會委員。   從醫20余年來,一直工作在臨床第一線,熟練掌握普外科常見病、多發病的診斷及治療,對普外科疑難重癥的救治積累了豐富的經驗。   能夠獨立完成普外科大型手術,如胰十二指腸切除術、巨大肝臟腫瘤肝切除術等,對復雜肝臟手術、胃癌根治擴大根治手術有自己獨到的見解和方法。擅長肝膽胰腫瘤、胃癌、結腸癌、乳腺癌的綜合治療,門脈高壓癥外科治療,甲狀腺疾病外科治療,能夠率先引進并開展國內外先進醫療技術。   2000年由國家教委公派加拿大Calgary大學醫學院外科系留學,主攻肝、膽、胰、胃腸及乳腺外科。回國后開展了《選擇性肝靜脈阻斷在肝切除術中的應用》和《肝缺血性損傷保護作用的研究》等新技術,均獲院校級或省廳級醫療新技術獎。2002年10月由國家外專局公派美國匹茲堡大學研修乳腺外科,掌握治療乳腺良、惡性疾病的國際先進技術。 出診時間:每周一咨詢電話:0451 8660596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