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發現wma的大小比MP3的大小更小!~(占的內存小)它們之間有什么不同呢?還有就是下載到MP3里的歌是不是隨便什么網站的歌都行?(比較大一點的吧!)
熱心網友
他們的碼流不同,MP3的碼流比WMV的碼流要大,所以音質比WMA的要好一點,而且WMA的壓縮率比MP3要大,把很多的碼都壓縮掉了,所以音質不如MP3
熱心網友
把CD音樂由不可見的光盤上抓下來保存在硬盤上的過程就叫“抓軌”,得到的WAV文件也有800MB左右。如此巨大的文件盡管音質好但并不利于在網絡上傳輸!于是各種各樣的壓縮技術 出現了。MP3壓縮是對某些片斷進行取樣而成,屬于“有損壓縮”。320KB的MP3盡管號稱“接近CD音質”,但只要接入稍微好一點的功放和音箱,高音飄忽、低音混沌的毛病立馬便會原形畢露!對于一些高品質的HI-FI音樂唱片來說,MP3等于失去了意義。wma和mp3各有優缺點,wma格式因為推出的晚,在低速率、多聲道和環繞效果上有先天優勢,但因為編碼和解碼問題,在mp3播放器上的耗電量是比較高一些。mp3最高320K恒定速率編碼方式壓縮的歌曲效果非常好,但平均每首歌曲文件大小有10M之多。平衡音質和文件大小的推薦速率192K,VX也可很好的支持VBR編碼方式。現在網上下載的歌曲,壓縮速率是越來越高,從以前主流的128K,到現在192K,甚至追求320K。在電腦上,配合好的聲卡和音箱,高壓縮率的文件表現效果的確比低壓縮率的好。但是作為小小的mp3,機器本身的還原和表現能力有限,320K相比128K的速率,在mp3上的音質表現力差異沒有好耳機+金耳朵是很難分辨出來的。特別是在漫長的旅途中,我寧愿選擇128K速率多存一倍的文件,享受源源不斷的音樂。
熱心網友
格式不對,需要轉換才能聽
熱心網友
去百度搜索音樂,然后選擇MP3系列就可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