操盤手向你訴說股市的全新理念 技術分析和能運用技術分析炒股賺錢是完全不同的兩個概念,就好象認識中國字不一定能寫小說,會一些定式不見得一定能下好圍棋,哆??咪算上高低音不過20多個音,專家排列的結果叫樂曲,一般人排列出來的可能就是噪音,所以,萬萬不要因為懂一點技術分析反而虧錢卻去抱怨技術分析沒用,其原理跟拉不出什么東西卻怪地球吸引力不夠大是一樣的。(抄大底 哪類股票將連續上漲停? 技術分析是一個內涵和外延都很廣的概念。且不說門類、流派各有不同,就是同一種類的技術分析,由于時間單位不同、參數不同等等,分析結果也是千差萬別的。打個比方說,一路上揚的股票,從“順勢而為”的角度說該買,若用其它某種分析可能意味著某上升目標已到達,則該拋了。同樣,一路下跌的股票繼續下跌的可能性是存在的,但也有可能是某一級別的回調正好到位,那就該買了。因此,只要涉及到分析就應該全面分析。 很多股民、網友都迷戀來自“莊家”的消息,卻不想想“莊家”的女朋友把消息告訴她的姐妹再因其二大爺在家吃飯時說漏嘴被隔壁老王家的保姆聽見了再轉告保姆的老鄉--也就是你的女朋友,這消息還有什么價值嗎?所以,任何消息絕對不會是第一手。(什么莊家“消息”等傳到你的耳朵里,那全世界都知道了,千萬不要不把自己當外人)。再說了,自己選股選錯了還可以說是手氣的問題,聽了假消息被套,那可就是“腳氣”的問題了。基本面是個什么東西,從某一個角度來看,它意味著股票該值多少錢。那么,若某股處于被低估狀態、有誰會拋?若處于被高估狀態、有誰買呢?事實上,被低估的股票持續走低、被高估的股票持續走高的現象倒是比比皆是,看看ST股票是怎么漲的就清楚了。也許有人會說,炒股是炒發展、炒未來,那就更奇怪了。虧損企業的未來一定會好、績優企業的未來反而暗淡嗎?如果這么說,二傻子的未來一定是最可觀--因為他已經見“底”了(也就是“利空出盡”了),一旦扭傻為聰,前程是多么不可估量啊 技術分析(或干脆說分析)之于股民大約有四種狀態:   一、眼里沒圖表,心中無分析(大部分在證券公司營業部大廳里看有如火車站的列車時刻表般的大屏幕的散戶同志們,普遍屬于這一類)。這類狀態的特點就是“捏著老伴的手,仿佛左手握右手,一點感覺都沒有”;  二、眼里有圖表,心中無分析;每周末買一份帶圖表的證券類報刊雜志的股民基本屬于這一類。面對如此豆腐塊般大小的圖表居然還能產生“靈感”,能不虧錢算成績,能賺錢則是奇跡,若能發財就是滑稽了。  三、對著電腦觀圖作分析,“十八般武藝”基本全會,雖也時有斬獲,更多的時候是在感慨“市場永遠是對的,錯的是自己的判斷有誤”、“技術分析永遠是對的,錯的是自己運用不當”。進入這種層次的朋友千萬別灰心,你就快找到感覺了。黎明前的黑暗是最黑的,過去了就是嶄新的一天!四、技術分析的最高境界是無須分析。雖也是憑感覺,但是,此感覺非彼感覺也。達到此境界者,眼中看到的不再是圖而是“勢”;心中想到的不再是“萬一會跌”而是“只要續漲”;第一反應不再是“要么…、要么…”而是“該出手時就出手”!  在股市中賺錢的辦法有很多種,但是任何一種都不是放之四海而皆準的。不同的人,不同的資金水平,不同的心理素質,不同的技術分析水平,在同一種運作模式下其結果也會是差別很大的,因此,“跟著贏家走”是沒有意義的,必須找出適合自己各方面情況的合理路子來。就好象周潤發與午馬就是兩種風格的演員,注定走的是兩條路。周潤發衣架子好,披風衣和穿大棉襖一樣有型,但要是午馬穿上大棉襖就咋看都是一位苦大仇深的老農民。同樣是低著頭,對周潤發而言是深沉,換成午馬就會讓人以為他在拾糞。  提防炒股理念上的幾個思維誤區   1、不要對某一天的行情變化過于敏感和關注。事實上,行情永遠呈趨勢(漲或跌)運動和無趨勢運動(盤整)。其雖然由每日、每周的行情組成,但某日或某周的行情不會必然地對整個趨勢的變化起決定性作用:牛市中不排除有局部回調,但其調整的程度和形態是不確定的、是隨機的,并不能直接證明行情是否見“頂”。因此,在上升趨勢能夠確認的情況下任一價位都是好的買點;此時,所謂“逢低吸納”是沒有意義的。  2、“填權”是一個虛假命題   由于國內股票分析軟件在開發上經歷了一個由低級到高級的過程,許多軟件“繪制”的日線圖和周線圖上存在著因股票除權而導致的“缺口”,于是股民對此展開了想象,除權后上揚叫“填權”、反之則叫“貼權”。事實上,填權與否與其運動趨勢的特征有很大關系,不考慮原趨勢特征,單純地去研究某只股票是否會“填權”是毫無意義的。因此,看圖表一定要看經過“復權”處理后的圖表,它體現的走勢才是真實的,是反映趨勢的。惟有在“復權”后的圖表上才可能測算出行情運動的目標(主要是中線目標)  3:許多股民自認為自己是散戶,所以無法把握大勢,只能炒炒短線。而在操作上往往是賺錢的股票“短線”出來了,虧損的股票卻作成了“長線”,其結果是常年處于浮動虧損狀態(或惡性斬倉)。試問:對大勢無法把握就一定能把握“小勢”嗎?事實上,大勢倒容易把握到差不多準的程度,眾人皆知“長江向東流”,但在局部卻不排除有向南、向北、甚至向西的地方,你說是大勢好把握還是“微觀”好掌握?96年5月買任何一只股票持到97年5月,都是很賺錢的;但是,任何一只股票在此期間也都有過局部調整的時候,真要帶著極端的短線思維去炒作,其結果不排除“賺了指數賠了個股”。所以,再次強調趨勢永遠是第一位的。 4、股票走勢圖是莊家隨意畫出來的,故技術分析是沒有用的;同一種說法還有就是“莊家總是反技術操作專整圖表派”。持此觀點的人肯定是“短線客”,故其往往過于關注某時某刻的行情變化并試圖尋找某種答案以證明其某個觀點。別忘了微觀世界本無規律。第二,所謂莊家,其也是股市投資者之一,也必須通過低買高賣來實現利潤。出于操作上的需要,其在“低買”的過程中希望有人愿意賣、在“高賣”的過程必須要有人能愿意買,為了低買,其或在熊市中直接承接(這是比較容易達到目的的)或在盤局中制造短暫的恐慌(向下打壓)誘發新的拋盤以達到“低吸”的目的(這里有“畫圖”的現象存在)但不能確保成功,上述兩種情況若做“過”了是會使某一種可能的走勢圖產生變化,但是,誰能說行情在沒有莊家行為的情況下該圖表原本應該如何走?誰又能證明其最后的結果就一定是莊家“隨意”之所為。這又是一個“虛假命題”。至于拉升出貨就更簡單了:莊家必須讓散戶相信某只股票還會有相當的上升空間才能實現順利出貨的目的,故第一步首先要拉高,在此過程中所有的持股者集體進入盈利階段,有炒短線愛好或習慣性“解套”者則不斷地將持股轉讓給莊家,令其持倉成本逐漸提高,也使其不得不繼續拉升以打開出貨空間,最后就相當可能變成其“自彈自唱”;此時,惟有向下打才有機會出貨(利用股民“撿便宜貨”或“搶反彈”的思想)。在此階段,隨意拉升是容易的,有錢就行。而隨意打壓是傷人傷己的,從機會成本上看,傷己更甚。因此,股市中大多數是“長莊股”,一莊做幾年是很正常的。站在“趨勢”的高度來看,莊家局部的一切行為都是“雕蟲小技”。

熱心網友

頂!

熱心網友

謝謝

熱心網友

值得好好讀一讀。

熱心網友

有理!!!

熱心網友

熱心網友

搬張椅子,學習學習.

熱心網友

雖然有點挖苦,但是比較真實。也頂。